笔趣阁>军事历史>宋枭>第68章张大人的小鞋

第六十八章 张大人的小鞋

“说吧,到底是谁做的!某自然为你主持公道。”

张大人淡淡的说了一句,但其中却透露着深深地杀意。

这杀意有若实质,赵怀仁感觉自己的后背上,都冒出了汗珠儿。而且不知道为何,他竟然闻到了一股血腥味!

好在这股杀气不是针对自己,虽然赵怀仁依旧心虚,但他还是说道:

“是清泉村老赵家的四儿子,赵钧!如今他人已经伏法,并签字画押。现在被孙大人命人收押了起来。”

听到这里,张小二的脸色才好看了几分。但却依旧带着淡淡的杀意。

“如此呐……也好!孙大人,赵钧之事,且暂时收押。之后的处置,某再与你细说。”

他的话,孙县令自然明白什么意思。

再怎么说,这赵钧也是当今官家的远方亲戚。所以如何处置,还是需得官家来亲自定夺。

但张小二也有一些自己的判断,不然也不会让孙县令暂且收押起来。

说完了正事儿,二人便开始了官场上特有的客套时间。

赵怀仁听着无聊,便回到村里开展了收购鸭苗的“正事儿”。

张小二则是随孙县令回到了洛汭县府衙。他从洛汭人民医堂那边,带回去足足一车的高度数白酒。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至于刘太后薨逝一事,反而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

接下来的几日里,老赵家真可谓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整个家乱作一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赵怀仁的悠闲。这期间,老赵家也不是没派人找上门来,但赵怀仁一家,却坚持闭门不见。如此持续了几日,便也没有人来他们家门口。

如今正是农忙季节,清泉村家家户户都盼着自家的庄稼能早些长出来。

这日赵怀仁正靠在躺椅上,享受着春天的暖阳。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开门一看,却是一青衣打扮的小吏。

这小吏见到开门的是赵怀仁,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

“赵神医,恭喜恭喜呐!”

他说着,伸手递出了一张崭新的地契,开口道:

“请您过目,这是地契,孙大人先前答应您的那两百亩盐碱地。另外孙大人还说了,这几日里,他便会安排一群流民过来,跟你学习这改良盐碱地的法子。跟着这批流民一道来的,还有孙都尉和他手下的那批乡兵。他们这些人,统一听从您的差遣。”

“某知晓了。”

赵怀仁淡淡的点了点头,心里却盘算起,自己怎么能多赚取些好处。

隐隐的,他感觉自己似乎有些亏了!不然孙县令那老头,什么时候效率这么高过!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闪了一下。毕竟对于赵怀仁来说,改良盐碱地什么的,都只不过是洒洒水了。

他真正在乎的,是那个山洞里来自于未来的农作物。

无论是土豆,玉米,还是花生。这些才是他真正安身立命的东西。

“对了,孙大人可是今年便要在这些盐碱地里种植庄稼?”

听了他的问题,小吏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

“什么种庄稼,某不知晓呐!不过那些劳力们,明日应该就到了。到时候,希望赵神医能跟大伙儿见个面,熟络下。这样也方便今后的工作不是!”

“这你放心吧,某自然是知道轻重缓急的!进来喝些水吧,跑这一趟舟车劳顿的。”

“不了不了,赵神医您客气了。某还有些事,就不多叨扰了。”

小吏说着,转身便离开了清泉村。

却说老赵家这边,因为赵钧被关进了大牢,这几日赵家老爷子急的嘴上都起泡了!

他这段时间,到处奔波。不为别的,就是想着能让赵钧先放出来。

可谁成想,他找了孙县令,又去了河南府。但从上到下仿佛统一了口径一般,任凭赵老族长怎么托关系,就是不放人。

赵老族长无奈,只好修书一封,写给了自己家大儿子。

说起老赵家的长子,可谓是老赵家的天才。弱冠之年,便考上了进士,并深得先帝的器重。如今更是丁相公麾下第一谋士,一时之间,可谓是风头无两。

但如今先后刚刚薨逝,正是朝堂上敏感的时期。是故之前赵老族长,一直不愿意让自己的大儿子掺和进来。奈何如今的情况,赵钧是铁定出不来了。老族长心疼小儿子,只得修书一封,请大儿子出手相助。

……

另一边,张小二回京之后,便马不停蹄地给赵祯献上了高度数白酒。

赵祯半倚在龙榻上,本来有些困倦。结果一闻到这酒味,顿时眼前一亮!

“什么酒?为何如此的醇香!某肚里的酒虫都被勾起来了!”

张小二闻言,赶忙跪在地上,双手捧着一坛白酒举过了头顶。

“官家万岁,臣幸不辱使命。从洛汭县带回白酒一车,特来复命。此乃洛汭人民医堂之白酒,请官家品尝。”

“拿酒来!”

赵祯说着,激动地搓了搓手。一双眼睛,则是盯在酒坛子上,挪不开半分。

张小二哪里敢犹豫,赶紧恭敬地把白酒奉上。

赵祯接过白酒,先是贪婪的吮吸了一口。浓烈的酒香味,几乎要刺破他的喉咙!

但他非但没有觉得不适,反而脸上的表情更加欢喜。

“好酒,让某尝尝!”

他说着,竟然举起酒坛子,便往嘴里猛灌。

这一幕,差点儿吓坏了张小二!

“官家不可,官


状态提示:第68章张大人的小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