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1640四海扬帆>第60章 海南大十字路

到了晚明,应该说,汉人朝廷对海南岛地理摸的是比较熟悉的,海南地图完整、清晰。

海述祖铺开地图。

海南由外及内,大体可分为三圈,最外层的海岸线是国家郡县所在,编户齐民。第二圈属于熟黎,与汉族交往日益深厚,说汉话用汉字,采用汉族生产方式,几与一般百姓无异。最内圈属于生黎,五指山为中心的生黎区,明朝军队多次深入其中,对地理也不陌生。

唐胄的《正德琼台志》有全岛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很科学。地图要素很全,包括各地县治、社稷坛、河泊所、巡检司及境内主要山川、森林;基层乡村、主要墟市分布标注很清晰。

军事上则标注了沿海烽燧、校场、驿站窝铺、屯田分布,甚至内圈26个黎垌位置也很明确。唐胄在地图中用黑底白字标识生黎垌,与普通乡村和熟黎相区别。另一对军事和政治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河流和道路,地图均有清晰展示。唐胄用实心曲线标识道路,水纹波浪形标识河流,兼以黑色间隔细线表示河流宽度,提示发源地和流向。

守序结合各种地图,打开《平黎疏》,一行行看下去。

“夫琼地,琼山县处其北,崖州处其南,万州处其东,昌化县处其西。自琼山县转西。历澄迈县、临高县、儋州、昌化县、感恩县至崖州,计程一千一百里。自崖州转东,历陵水县、万州、乐会县、会同县、文昌县复之琼山县,计程九百四十里。是琼州府自南徂北,自东徂西。以围三径一计之。大约七百里程也。……黎岐盘踞地,不过方四百里而已。”

平黎疏后面附有海瑞自己制作的地图,与其它地图有明显区别。

正德后,黎乱渐多,地图越来越偏向军事。到名将俞大猷驻防海南,他一共制作了10幅琼州地图。分别标出名山大川、州县军堡、交通道路等。用10幅图,一事一图一议,显得更简洁,比较适合明朝军人使用。俞大猷的地图,海南已是不规则的圆形,这显示军队对海南形状已经有了接近真实的认识。

《上兵部图说》是海瑞送给兵部的地图,海忠介付出了极大心血之作。比起俞大猷的地图,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山脉体系复杂远过之,细致之处各生态圈交汇处生黎垌与汉人、熟黎交错分布,并非以往简单的圆环布局。

从地图侧重点也能看出,海瑞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彻底征服黎垌。

海瑞在地理后说的是黎乱屡剿不止的原因。

“……是以大兵一退,即旋转耕其田,处其地。数年生长积聚,仍为州县寇害,不少衰止。”

海述祖解释道,“琼州生黎不过数万人口,我朝屡兴大军,每次都能犁庭扫穴,却始终不能剿灭。其中内情,家祖在《平黎疏》中也只是点到即止,并未深究。”

守序对这个问题也很好奇,海南黎垌虽处于深山中,可毕竟在海岛上,并无纵深回旋余地。

自汉朝起朝廷就在琼州设郡县,搞了快2000年都没搞定,实属奇葩。就以明朝为例,明朝中期的国力,调几万大军并不难,四面合围怎么着也都屠尽了。

明朝在征服战争中对南方各族从不手下留情,整村整寨屠灭,妇幼掠买为奴赏给士兵。

当然比鞑靼人还是好不少,明朝对服从王化的土司待遇相对较优。征服的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明,如果真在和平交往中出现军人欺负少民的情况,北京惩治自己的军队也不手软。嘉靖、万历年多有案例,皇帝下旨痛骂基层军官,正是他们在少民地区横征暴敛,才激起反抗。汉族就是这点好,皇帝和朝廷视天下百姓为子民,只要接受汉族的文明,无论血缘起源是哪里,都是华夏一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华夏才占据了世界上最广袤,最好的国土。

无论是武力征服还是怀柔,拿生黎没办法都是很奇怪的事。

守序问起,海述祖微叹,答道:“这事背后牵扯原因甚多。其核心要害为琼州府内,汉民既要缴纳赋税,又要服徭役。熟黎只纳税不服役,生黎则税役皆不纳。这就导致了一面朝廷教化,化黎为汉,另一面,汉也在化黎。”

军队进去剿灭了作乱的黎垌,因气候恶劣,朝廷不设郡县治理。没过多久,逃亡的汉人又会深入五指山中。在生产力没有突破的情况下,黎垌的生产、生活方式最适合当地,这些汉人会迅速黎化。甚至很多生黎垌的头人原先都是汉人。

守序立即明白过来,海南的黎乱根本不是民族矛盾,而是经济矛盾。所谓的生黎不过是幌子,简直可以理解为是在山中生聚,生黎化的汉人起义军。

经济原因当然无法剿灭了,军队一走,过几年新的逃亡汉人就会占据山间肥沃的泉涌田,繁衍生息,实力壮大后下山劫掠。

海瑞看问题比俞大猷更直面本质,俞大猷作为将军只考虑了军事进剿。而海瑞是文官,更是琼州本地人,对黎乱的理解更深刻,提出的解决办法直指根本。

“若使兵威震迭之后,从而计久长,开通十字道路,设县所城池。峙其中间,则立犄角之形,成蚕食之势矣。日磨月化,今日宁复有黎乎。”

海南的交通大体是两条环线,沿海一圈官道是主要地面道路,可通行商旅。只是南渡江、昌江、万泉河等河道在夏季涨水期河面太过宽阔,无法修筑桥梁。水位季节落差大,也搭不了浮桥。这些河道得靠船只摆渡通过,阻


状态提示:第60章 海南大十字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