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大明领主>第八百七十四章 将日本变成我们的东瀛州4

孔有性将自己手里的中国岛守备旅移动到五百米处的战壕前线,然后指挥一万三千东南亚土著上去,接受日本仆从兵大队的指挥。

哪里还有九千兵力,足够应付敌人的反扑。

给东南亚仆从兵的命令就是冲到敌人一线阵地前三百米,然后火力压制敌人,一边挖战壕,一边对敌人发起冲击。

而后备他们将继续冲锋,大约一个万人队日本仆从兵将支援他们,其实这是朱哥手里最后的日本仆从兵兵力了,昨天就是他们第二个冲到前线帮助东南亚土著稳定阵地,挖掘战壕的。

他们将守备东南亚土著挖掘好的离着敌人城墙五百米处敌人一线战壕的三百米处的出发阵地。

必要的时候他们要发起冲锋支援东南亚土著。

当一万三千东南亚土著仆从兵冲上去以后,日本人铺天盖地的火力打的他们南北都找不到了,还没有冲出五百米,队形就有些乱了,死伤一地,毕竟日军也知道,如果让华夏军占据了最后一道战壕,那么他们离着城墙就只有五百米了,城墙下面的那道浅浅的护城河根本挡不住华夏军。

日本的城墙相比华夏的城墙要低矮的很多,即便是大城,也只有五米高的城墙,这对于华夏军来说,只能算是小县城的城墙,一般雄壮一些的城墙,华夏的城墙一般都在十五米上下,也有二十多米的,当然那是少数的少数,十米多是绝大多数,因为太高了没有什么价值,太低了挡不住人,比如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建立的城池,不过两米来高的土坯墙,一个人奔跑一下,就能攀登上去。

东南亚土著仆从军不想冲了,但后面的日本仆从军可是毫不可怜他们,弹雨比打敌人还要密集,很快东南亚土著人在一百米的战壕外面丢下了大约三千具尸体,然后咬着牙冲向敌人。

一边冲一边胡乱放枪,也不知道他们手中的金改2火绳枪能不能打中一千五百米外的敌人,反正放枪浪费弹药的目的是给自己壮胆。

日军那边没有放枪,他们都知道自己手中的金改1仿制火绳枪只有五十五米的有效射程,直等到一万东南亚土著叫喊着,胡乱放枪跑着,到达了一百米距离,他们才开枪,用排枪和流弹射击来杀伤那些华夏军的各族仆从军士兵。

东南亚土著其实有时候认真起来比日本人有头脑,因为懒人都喜欢动脑筋,他们冲到一百米距离上就开始趴在地上了,然后用敬爱火绳枪和日本兵对射。

不过他们枪法烂,没有杀伤多少日本人,自己这边因为地形不利,加上又是开阔地,所以伤亡比较重,但不要紧,他们不敢爬起来,也不敢撤回去,趴在还能躲避日军的火炮杀伤,只要不是倒霉鬼,一般日军的火炮杀伤力反而比他们站起来冲锋更加损伤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造成的伤害让城墙上的日本大名将军感到心痛,这一阵子他们有两千兵力的伤亡,而敌人那边的伤亡不过一千来人,加上先前被自己炮火和华夏军的日本仆从军杀掉的三千多人,看起来己方占便宜,可己方的兵都是从前面的一线战壕退回来的士气低落的士兵,战壕里面的五千士兵是一些新征召的下等平民,这样的人中没有日本武士,没有日本武士就没有血气,就很容易在重大损伤以后崩溃。

可他又不能派兵出去,因为一旦被敌人埋伏,夺取城门,那么整个城里面的日军就全完了,敌人的精锐兵力还没有上来,发动突袭的这些都是仆从军,他了解过的,和华夏军打了这么多年战争,眼看着就要亡国灭种了,他们比任何一家都要了解华夏军。

现在华夏军可是四面包围,没有给他们留下出路。

就在他焦急的时候,东南亚土著仆从军在两面夹击下也被激发出了血性,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血性,都有不甘被消灭的人物,于是有人带着后面的士兵们开始给日军制造麻烦。

两千东南亚土著仆从军红着眼睛跳起来,扑向一百米外的日军战壕,快到五十五米的时候突然扑倒在地上,然后一顿排枪,压制着日军战壕守军的火力,然后五六百仆从兵突然跑向前,等到他们冲了二十米远,虽然受到了来自两个方向的日军火力的打击,倒下两百多人,但依然有两百多人再次起来射击,继续压制日军战壕守军。

整个两千人的中队,最后扑进战壕的有两百多人,但这两百多人给日军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被第一轮日本仆从军打怕的了的退回来的日军转眼间跳出战壕扔掉手中的枪支往后逃跑。

这边后面的近六千守军猛地站起来冒着敌人的弹雨一股气冲进了战壕,惨烈的搏杀开始了,日军战壕守军两万五千多士兵崩溃了,五千多人倒在战壕,两万多人扔掉枪支弹药掉头就跑,士气这个东西是很神奇的。

后面跟进的一万日本仆从兵马上占据了战壕,然后看着五千多剩余的东南亚士兵追赶着屠杀那些日军,战场上最大的伤亡不是发生在正面交战的时候,往往发生在敌人溃逃,胜利者追击的时候,这一战,真正跑到护城河的日军士兵不多,大约五千士兵,护城河里面,他们又死了一千多人,最后有四千士兵被接应的城里面的守军接应了回去。

至此,华夏军死伤了近四万仆从兵全面夺取了日军的城外阵地,将京都府府城包围住了。

孔有性马上将阵地向前推进,拉着大炮进入日军火炮射程,然后架起大炮同日军城墙上的火炮对轰,


状态提示:第八百七十四章 将日本变成我们的东瀛州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