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这个天国不太平>第611章 南方战事

八月中旬,武昌城中的主要湘军创始人罗泽南、王錱等,率领一干湘乡同乡将领多人,离开武昌返回湘乡。随后陈玉成率领甲三师、彭玉麟率领甲七师和乙十师,投降的韦俊、张子鹏率领原本的太平水师一共四万五千将士,于八月下旬攻破武昌城。曾国藩自尽,不过临时前命手下的湘军将士全部投降讨虏军,除了鲍超、李续宜、褚汝航和夏銮四将忠于满清,全部战死外,其余的湘军将领,悉数归降!另外还有俘虏的糊北巡抚青麟,也归降圣国。

随后,在九月初,甲三师和甲七师再加五千韦俊太平军,一同进军菏南,目前已经占领光州和信阳等地,正往南阳府、汝宁府和颍州府三地进军。

而最西路的川蜀之地,梁立泰率甲四师、罗琼树率甲六师,一北一南,夹击緟庆府城。沿长江一路攻占夔州府、忠州直隶州、石砫厅和叙州府、泸州、永川江津等地,不过緟庆城坚固异常,到九月中旬,仍是一直未能攻克。

东路京杭大运河上,这一路讨虏军进军最为坎坷曲折。

乙三师和乙六师以及石家兄弟率领的义一师,近四万水陆将士,在过了长江后,得到太平军水师黎振辉一部的投靠,大败清兵于三汊河大营,合力攻破了江北大营,斩杀清军四千余人,俘虏九千余人,缴获无数。尔后,于九月上旬围攻扬州城。

两江总督怡良和钦差大臣托明阿两人相互弹劾攻击,惹怒了咸丰,两人均被罢免官职,去职留任。

由于扬州城内的粮食都运往江北大营,导致城内缺粮,守城的两江总督怡良和一干手下,从城内百姓身上搜刮钱粮,大肆抢掠,终于逼起扬州城内的地方豪族不堪重负,暗暗组织乡民和团勇充当内应,联络城外的讨虏军一同攻城,在城内地方乡勇的配合下,于九月中旬攻克扬州城。

江总督怡良吞金自尽,刑部侍郎雷以諴和提督陈金绶城破时战死,总兵陈胜元和秦定三两人投降讨虏军。而江南提督和春趁乱化妆逃走,投奔已经逃至宝应城的托明阿。

随后,九月底,乙三师和乙六师以及投降的太平军将士,一路攻占高邮、宝应等城,一路北上准备围攻淮安府。

清妖派内阁学士胜保为统管黄淮军务的钦差大臣,会同汕东巡抚崇恩等地方官吏,督兵赶到淮安府的黄河边上的清河县,为了攻击讨虏军,清妖竟然不顾淮安的清江浦至板闸、杨家庙集和淮安府城这段运河沿线一带,聚集有近六十万人口,悍然决口黄河,水淹整个淮安府一带的水系。

幸好,运河与黄河相通,板闸过后才,黄河之水才开始汹涌而下,冲入淮安城及各处密布的河网。尽管有板闸的阻挡限制,但毕竟是黄河之水决口,哪怕是小决口,依旧将本就低洼的整个淮安城区一带淹没。

幸而有少量甲十师的水师和太平军水师黎振辉一部的大量船只,讨虏军将士损失不是太惨,但仍旧让乙三师和乙六师被洪水吞没近一千五百余人,军粮和沿途的俘获财物更是悉数被洪水冲走。

最为惨烈的是淮安府城外、运河沿岸的城镇、村庄里的百姓,有上十万人家园被毁,上万人被洪水冲走,数千浮尸水面,而淮安府城内,幸得城墙阻挡,水势上升较慢,但也死伤数千人。一时间,整个淮安府一带,尸横遍野,处处哭声。而且,最关键的是,粮食没了,洪水退去之后,马上便面临着饥荒和瘟疫,只怕到时死的人还要更多。

清妖的这一决口,确实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讨虏军无力再继续北上进军了。而淮安府知府恒廉率亲信逃窜,山阳县知县顾思尧率领乡绅百姓开淮安城投降讨虏军。虽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地占领了淮安府城,但也接过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不过,讨虏军在以林启荣为首的将领率领下,组织营救。数百船只四处搭救落难百姓,并将城中被淹百姓移往高处。

幸好,山阳知县顾思尧倒算为民的清官,对于清廷如此做派,不顾百姓故意决口黄河,异常失望,又看见讨虏军将士对待百姓甚是关爱,便率领乡勇,配合讨虏军将士,维护城内治安,积极安抚、营救百姓。

淮安府一带在四年前便发生过一次黄河自然决口,当时洪泽湖、六塘河大溢,洪泽湖最高水位也让淮安城进水,而咸丰二年开始,淮北大旱,运河断流,沟塘无水,地表开裂,遍野如焚。淮河流域又遭蝗灾,飞蝗蔽日,黑压压,乌沉沉,滚作隐雷,过境处齿噬牙咬,禾苗草木俱尽。

遭灾后的淮安,直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又遇此次洪灾,众百姓本以为没了活路,不想在讨虏军的积极赈灾下,甚至将军中的兵粮也拿了一半出来赈灾,活人无数,让淮安一带的百姓活命无数。

于是乎,乡野间奔走相告,人人愤怒清廷的残暴罪恶,称道圣国的宽厚仁慈,善待百姓,一时间,讨虏军声势大振,乡民向讨虏军提供满清的情报,各地驻防塘汛哨兵,被乡民俘获扣押,交送讨虏军处理。

待洪水退去,驻留在淮安府城一带半个月的讨虏军,加入了二万余名山阳青壮充当勇壮胁从军,一路随行,往北征战。

林启荣等率讨虏军将士从洪泽湖和运河两路杀出,进入黄河,将胜保率领的一万不到的清兵杀得大败。在淮安周边百姓的拥护支持下,讨虏军兵分两路,分别沿黄河和京杭大运河西进北上,进军神速,乙三师和万余太平军攻往徐州府城;乙


状态提示:第611章 南方战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