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44章 义军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后一天,

感谢青草味百果香、第一近卫坦克旅、永夜飞扬、宁肯跪着死、喧癫空隧、雨落无声09,感谢六位大大的打赏!非常感谢!

.............

廣东巡抚衙门内。

冯云山看着眼前古代版的“周彗敏”,在衙门内擦桌扫地,不由一阵感叹。

想想前世,自己吊丝一枚,青春年少时候的偶像便是那位周彗敏。可惜,等成年后,那位偶像也容颜老去,亦嫁为商人妇。自己只能空怀念叹息而已。

没想到,穿越到这里,竟然有个古代版的“周彗敏”做丫鬟,这酸爽,可惜无人能懂,爽与谁人说啊?

正当冯云山意吟万千之际,左宗棠推门进来了!

“圣王,想何事如此入神?”左宗棠见自己进来,冯云山都没反应,不由笑问道。

“季高找本王何事?”冯云山总不能告诉他自己是在思春吧。

“圣王,刚才陆顺德那边的消息传来。陈开义军又跟洋人火拼了一次,双方都折损严重。不过,伍崇曜和刘胜邦已经赶到港岛劝和,眼下双方已经停战。”

“唔,顺德兄弟的手下损失大不大?前阵子不是休战了吗,怎么突然又交上火了?”冯云山好奇地问。

“这次陈开义军几乎全军出动,陆顺德和手下也全部参加了,不过他倒是损失不大。”左宗棠回答完,进一步解释道:“说是林洸隆出的主意。林洸隆有亲戚在洋人的码头上当杂役,知道洋人巡逻军舰的大致行踪,便透露了出去。林洸隆便找陈开,说是避开军舰,直接上岛攻打洋人的老窝。陈开被说服了。”

左宗棠接着说道:“陈开他们知道单靠义军抢来的小渔船木排之类的,打不过洋人的军舰。便不再正面进攻,改成晚上,趁风平浪静的夜里偷偷绕过洋人的巡逻区域。”

“等第二天一早洋人发现了,已经来不及拦截了!”左宗棠幸灾乐祸地笑着,看来他对洋人没什么好感。

“洋人及时组织港岛上的八百多洋枪兵在港口拦截,但陈开他们都是些小渔船,随处可以停靠。洋人只得分头堵截,兵力分散,义军的一部分便趁乱进了岛。”

“义军进攻洋人在岛上的总督府几次,但均被打退,死伤惨重。不过,义军虽然没能攻下总督府,但在一些岛上民壮的带领下,占了洋人在岛上的二个仓库,发现了一批火器和鸦片,全瓜分了个干净。”左宗棠有些惋惜地说道。

“后来洋人的一个叫什么少将的头领,指挥军舰和那几百洋枪兵,联合起来沿海岸排成一排开火。义军抵挡不住,见岛上也没见有多少财物,便纷纷乘船逃散,在岛上没能逃出的义军,被打死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都被关押了起来。”

“哎,这么说来,这次义军伤亡很大啊!”冯云山有些伤痛,毕竟那些也是汉人同胞。

“是啊。义军估计折损近万吧。据陆顺德的消息,单单在岛上没来得及撤走的义军便有近三千人,被洋人打死近千,剩下二千被俘虏关押着。”左宗棠叹息道,显然也很是同情义军。

“不过,洋人虽胜,也折算不少人手。单陆顺德他们知道的,就打死近百人。还被烧毁两艘划艇,现在仅有的四艘军舰,除那艘巡洋旗舰和另外一艘排水量稍大的木帆快船外,另两艘军舰也船体受损进水,被旗舰拖回码头等待修理。”

“太好了!洋人的军舰受损,如今港岛地区只剩两艘主力兵舰。就算其他地方的兵舰赶过来,也起码是一两个月之后的事情。”冯云山笑道,他担心的是洋人仗着自己的武力,直接以军舰开进内河来干涉广州。

如今洋人军舰不足,底气自然不会那么足了。是时候和他们谈判了。

不过,冯云山马上又想到,经历这一次义军的“疯狂”,也将洋人给警醒了。估计以后,在这港岛一带,布置的军舰和兵力也会更多,届时,太平圣军承受的压力就会更大了。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而且,冯云山想到的是,明年7月,沙俄便会开始行动,到10月便入侵奥斯曼帝国,双方开战后,又会引发英法两国在后年初对沙俄宣战。这个会持续三年多的克里米亚战争,会牵扯英法俄大量兵力。

如今已经是年底,也就十个月左右的时间。

洋人将此消息,先用帆船送到苏伊士,改由陆路送到亚历山大,最后用帆船送到伦敦,这样最快也需要2个月时间,更何况派遣军舰就得从非洲的好望角绕道而来,需要长达四个月。就算从印度洋派遣军舰过来支援,恐怕刚到就得再叫回去。

洋人在远东的兵力,主要便是英法两国。他们要是派不出兵来,便是我的大好发展良机。

想到这,冯云山立马底气十足。

“伍崇曜到了港岛劝和义军和洋人?他们居然答应停战?”冯云山先是一惊。再仔细想想,也是,双方都承受不住再大的损失,只能停战。即便是没面子。

义军虽然人数多,但缺乏统一指挥,武器和兵员军事素质又差,肯定是打不过洋人,估计陈开他们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便有心退却了。

而洋人这边,远东驻扎的兵力本就不多,兵员宝贵。哪怕损失一两百人,都是难以承受的。

只是,这个面子和赔偿问题,就难办了。特别是洋人,无端受了这么大的损失,简直是飞来横祸,即便是暂时停战,以后必定也不会善罢甘休,定会讨回去。

冯云山还在思索着,左宗棠又接着


状态提示:第144章 义军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后一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