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大明1630>第一百三十四章,准备(2)

王知县除了注意到了那些福建军队奇怪的战壕之外,还发现了福建人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而且不仅是王知县,静海城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福建人的一个特色,那。无论是干什么事情,福建人都喜欢唱着歌儿干。

福建军队的营地距离静海城不算远,所以军营里面有些什么大的声响,静海人是都听得到的。一般来说,每天清早,太阳才刚出来,福建人就会首先吹响号角,然后士兵们立刻起床,出来唱歌。唱完了一首歌之后,大家就吃早饭,吃完早饭,又是唱歌,然后开始训练或者是干活,而训练干活的一段时间之后,号声一响,大家就可以休息一段时间,而这段休息时间里,福建人也会唱歌。然后吃午饭唱歌,吃晚饭唱歌,上床睡觉之前,还要再唱一次歌。福建人喜欢唱歌喜欢到这样的程度,这倒是真令人咋舌。

于是,在一段时间里,听福建人唱歌居然成了静海的一道风景。甚至于有些无聊的人会专门大清早的爬起来,跑到东门那边去等着,就为了听天亮的时候,福建人唱歌。以前静海人说天都大亮了,往往说:“鸡都叫了三遍了。”而到了现在,很多人干脆把这句话改成了:“福建人都唱了三首歌了。”

而且王知县还发现,福建人不但喜欢唱歌,而且他们的歌也唱得很好听。比如每天早晨日出的时候,他们经常唱的那些歌虽然调子很是古怪,但是听着他们伴随着泰西的鼓乐高歌起来,却也格外的铿锵有力,比如这样的一首:

“华夏,华夏,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无论何时,为了捍卫祖国,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从蒙恬到卫青,

从霍去病到岳鹏举,

华夏,华夏,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又比如这样的一首:

“华夏——我们神圣的祖国,

华夏——我们挚爱的祖国。

自强的精神,辉煌的荣耀——

是你永恒的财富!

光荣啊,我们伟大的祖国,

列祖列宗的古老国度”

这样直白的歌词在王知县看来自然是太过粗鄙不文,不过指望一群丘八能唱出什么高雅的东西也不现实不是?后来王知县还不无遗憾的和郭参将谈起过这首歌,称这首歌曲调绝,只可惜歌词太过直白,毫无意蕴。郭参将则解释说,这曲子是从泰西传教士那里听来的,就连这词都是那传教士编出来的,外国人写的东西,当然没什么文采。再说,要是真的有文采了,只怕那些大头兵又都不懂了,这不懂了自然就不爱唱了不是。至于为什么士兵们喜欢唱歌,郭参将的解释是:当兵的没事了不唱歌,还能干啥?没事了唱唱歌,总比没事可干强。

这个说法王知县倒是很满意的,正所谓下里巴人,其和者众;阳春白雪,其和者寡。若是连那些粗鄙的士兵们,一开口,唱的也都是“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样“高雅”的东西,那还让王知县这样的读书人如何保持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呢?

只是这两首歌的曲调确实出色「这是自然,因为这两首歌曲本身就是郑森直接抄袭的后世的,第一首其实是德国的国歌德意志高于一切,从歌词到曲调全是如此。而第二首则是苏联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而德意志高于一切的曲调,是大音乐家海顿谱写的。自然不错。牢不可破的联盟虽然后来解体了,但是单就这首歌而言,也绝对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国歌之一。而且郑森也不担心有人会指责他抄袭,反正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海顿还是亚历山德罗夫,无论是德国还是苏联都并不存在。」,加上士兵们反复的唱,强迫着王知县必须一遍遍听,结果,王知县发现,自己没事一放松,结果一不小心也哼起了歌,而哼哼的歌词居然也是“华夏,华夏,高于一切”或者“华夏——我们神圣的祖国”其实这种现象也很常见,比如说者一旦都不喜欢小苹果,但是听得多了,一不留神,无意中哼起歌来,居然也是“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歌曲在洗脑的方面确实有着独到的作用。

的确,歌曲有着不容忽视的宣传作用,郑森在护厂队的学习科目中加上音乐课,教给他们这些歌曲,绝不是闲得无聊的恶趣味,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目的的,那就是为了洗脑,为了向护厂队的少年们宣传民族主义的思想。

有人说过,在世界上有所谓古典军队、封建军队、近代军队和现代军队的区别,这个区别并不全在使用的武器,而在于组织的方式。

古典军队强调纪律和训练,他们普遍拥有相当出色的战斗力,但是因为国家经济的限制,所以他的军队人数不会太多,一旦蒙受重大损失,就很难恢复。

封建军队则是建立在人身依附关系上的军队,它的战斗力完全是靠将领本身的能力来保证的,虽然其中也不乏精锐能战的部队,但是大多数时候,封建军队的组织度相对较差,虽然人数往往很多,但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往往只是其中的极少数精锐。 ,

而近代军队,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古典军队的复活,只是这时候的国家的经济力量变得更为强大,足以维持更多数量的这样强调纪律,训练有素的部队。因为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所以指挥官在战场上可以如臂使指一样的指挥这些军队,完成各种复杂而灵活地战场机动,而不至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四章,准备(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