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大明1630>第十二章 争辩

“禀告总督,这贼人所说的都是一派胡言,无一字属实!”贺人龙恶狠狠的答道,他好不容易才压抑住自己胸中的怒气:“分明是想要诓骗过关被发现,暗箭伤了我那侄儿,现在又来诓骗老大人,想要逃出生天!“

杨鹤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虽然是进士出身,但历任县令、知府、御使、出掌过盐务,历练极多,并非是那种不经世事的京官。他对于贺人龙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也有所耳闻,刘成所说的贺锦企图杀良夺功事败反而被杀很可能是实情,但一个不过是个路人,另外一个是以勇猛而闻名的得力部将,这样两个人在杨鹤心中的地位是完全不对等的,假如他承认刘成所言是真事,那么就得治贺人龙一个治下不严的罪,在陕西民变四起,正值用兵之际时候是不可能的。若是一个其他的明朝官员,恐怕早已将一顶哄骗上官的帽子扣到刘成头上,让贺人龙将其拉出去砍了了事。但杨鹤是那种明末为数不多的胸中还存有正义感的官员,他决定还是尝试一下能不能找到一个即能够不扫了贺人龙面子,又能救刘成一命的办法。

“俗话说口说无凭,你方才说你是击斩乱兵,可有什么凭证?”杨鹤稍微斟酌了一下,沉声问道,他很小心的避开了贺锦是否诬陷这个关节,至于刘成是否能够听得出他的用意,那就要看对方是否够机灵了。

无疑刘成听出了杨鹤的弦外之音,自从贺人龙刚才在上官面前犯了拔刀出鞘这种大错,却只被叫到一边,刘成就明白自己能够争取到的最大胜利就是保住自己和手下性命了。他小心的斟酌了一下词句,答道:“杜如虎、杜国英叔侄两人都在外面,首级兵器旗帜也都在,老大人可以查证。”

看到刘成没有愚蠢的提起贺锦诬陷之事,杨鹤的眉头舒展开来了,他做了个手势,不一会儿士兵们便将首级、兵器、旗帜,以及杜如虎、杜国英叔侄二人带了上来。随着杜家叔侄叙述的战事经过,城楼上围观的文武官员发出了一阵低沉的惊叹声,以他们的眼光自然能看出那些首级、兵器、旗帜绝不可能是杀良冒功得来的,看到这一切,杨鹤的脸上也禁不住显露出高兴的神色。

在场唯一不开心的人就是贺人龙了,他那张本来颇为文秀的脸也变得越来越阴沉,突然他走出行列,躬身朝杨鹤拜了一拜:“老大人,以下官所见此事颇有蹊跷!”

“哦?贺将军何处此言?”

“老大人!”贺人龙指着刘成道:“杜如虎叔侄乃至我们延绥镇的老人了,本事大家都清楚,带去勤王的又是各镇的精锐,火器甲胄齐全。村中百姓能够据险自守就不错了,还能将其一网打尽?再说此人长衣髡发,不僧不俗的,来历蹊跷,依末将看应当严加拷问,必能有所获。”

听到贺人龙这番话,杨鹤也沉吟了起来。他虽然不愿意滥杀无辜,但刘成身材高大魁梧,谈吐不俗,又打扮的那么奇怪,显然不是寻常农家子弟,有没有可能是居心叵测之人呢?现在陕西已经数年饥荒,民变四起,即使是较为富庶的关中平原一带,也已经是遍地干柴只缺一颗火星了,杨鹤熟读史书,心里清楚若是有张角、孙恩之流起事,西北立刻糜烂,在大明与东虏连战连败的情况下,是绝对无法接受西北再引发这样一场叛乱的。

“先生仙乡何处?为何做这般打扮?此去何方呢?“杨鹤改变了对刘成的称呼,但从他脸上的神色看,与其说这是尊重还不如说是一种警惕。

“禀告老大人!“刘成也感觉到了危险的迫近,他不由得庆幸徐鹤城替自己想的周到,他从怀中取出文牒答道:”小人是西京人氏,幼时因为身体虚弱,家父便舍给了寺庙,向神佛许了愿,及冠方得还俗。“

杨鹤接过文牒,粗粗的看了看就递给一旁的文吏,自然有人去查证,随口又问了几个问题,幸好都是于何事先提点过的,刘成都一一回答了,皆无破绽。最后杨鹤问道:“先生你自小在寺庙中长大,为何如此熟悉兵事?“

刘成心知杨鹤问到关键了,虽说明末随便抓个士大夫都喜欢谈论兵事,各种火攻兵法的书籍堆积如山,但是其中绝大部分都不过是毫无事实根据的臆想罢了。城楼上要么是天天刀口子舔血的丘八,要么是指挥丘八打仗的帅臣,自己要说是看《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学到这些的肯定会没人信,因为戚继光的这两本书当时还只在军中和上层文官中流传,属于保密材料,而且关键之处还语焉不详,寺庙里面怎么可能能学到这些?于是刘成装出一副为难样子,稍一犹豫后答道:“小人在寺庙时的师傅是浙江人,曾经在戚少保麾下做到都司,因为杀孽太多后来出家为僧祈请来世之福,小人学会的那点都是师傅教导的。“

“原来如此!“杨鹤的神态变得和蔼了起来,戚少保凭借少林僧兵平倭的故事早已流传天下,既然如此有将佐年纪大了入寺为僧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了。他看了看一旁的贺人龙,低声咳嗽了一下:”你破贼有功,但误伤了关口守将,其罪难恕,将功折罪——“

“大人!“贺人龙在一旁听到这里,赶忙站了出来:”刘成破贼未必是实,可擅杀朝廷将吏可是事实呀!“

“贺将军!”杨鹤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阴沉了起来:“圣上有西顾之忧,我等做臣子就要替圣上解忧,好不容易打了胜仗,那不是刘成破贼,是何人破贼?难道你要我在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争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