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无罪释放>第九十四章 第七窃

熊炎端详着活了101岁的民国老太,他还是第一次火化寿命这么长的死者。

据说民国老太是袁世凯在北平建立国民政府那年出生的,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那年嫁的人,西安事变爆发那年生了第一个孩子。

后来民国老太又连续生了五个孩子,总的有四女二男。说来也怪,持续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倭寇侵袭,国共抗争,民国老太的孩子都顺利长大成人,没有一个因为兵荒马乱夭折、病亡。

对于民国老太的吊唁活动是盛大的。鼓,号,喇叭,短笛,长管一刻也不消停,乐师们把哀乐应该烘托的气氛,演变为一场跟吊唁相关的狂欢。

民国老太的儿女,孙子女,重孙,还有重孙们的娃,多得不计其数。殡仪馆如同被挤兑的早市,这些儿孙们平时很少聚集,现在因为老祖宗的仙逝,聚在一起问个家长里短,问问孩子的学业,问问这几年经济的景象,还有身体的变化……似乎可以有无穷的唠叨,无限的想象,不绝的叮咛……

民国老太活着的时候,是民政部门关怀的典型人物,每年重阳节少不了一番嘘寒问暖,还会获得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实物,比如,被子、枕套,暖水壶,有的时候会有西洋参之类的补益之品。

民国老太不管在哪朝哪代都能逆来顺受,高唱政府的赞歌,即便碰到抨击政府的,民国老太就会说:“哪个人身上没有几个疙瘩,脸上没有几颗麻子啊?”这样,想挑唆她的人最后都灰溜溜地走了。

就是因为这样,她的几个儿子,孙子,国民党没有拉他们做壮丁,先进组织也没有邀他们入伙,连日本人都觉得他们做不了好汉奸,于是,虽处战火纷飞的年代,民国老太一家还是犹如身处世外桃源之中,悠游自在。

这样男耕女织,粗茶淡饭,一晃眼,民国老太置身百年。

民国老太九十高龄以后,耳根不能清净,常常有些人来打探长寿秘诀,有广播电台的记者,有养生频道的主持人,还有一些营养专家,偶尔也有一些高官家属……民国老太的回答千篇一律,自己种菜,吃自己种的菜,自己种田,喝自家的稻米熬的粥。

民国老太的穿着很喜气,对襟的衣衫是紫红的,耀眼异常,裤腿宽肥,使得羸瘦的老人显得更加干瘪,因为上下衣颜色比较一致,民国老太看上去好像被装在一个红色的布兜里,要不是脚露在外面,你都觉察不了这个铺板上还躺着一个将要被火化的人。

这时,有人敲通道的门。熊炎已经习惯门被敲响,因为在火化的前一瞬间,死者家属表示关怀的大多会派一个代表来看望一下死者,或者拿出点烟酒塞给火化师,要求不要用铁钩扒拉死者等等。

进来的是一个六十左右的中老年妇女,她的左臂上缠着黑纱,腰间环状系着一条白布,她的头上披着一块三角状的白布,熊炎一看就知道是死者的直系亲属来了。

这位中老年妇女的手里拿着一个布袋,她向布袋里掏东西的时候,熊炎以为会掏出几包香烟或者几瓶老酒之类的东西,熊炎已经准备好了客套话,他惯用的的客套话是:“啊呀,这些都用不着的,你们客气了,这是我们的工作,你们不说,我们也是一样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可是这句话准备说出来的时候,熊炎发现这位中老年妇女掏出的是一双布鞋,这双布鞋还算精致,鞋跟比较厚实,鞋面是很颜色鲜艳的绒布,鞋帮上有电脑绣花。

熊炎把准备说的客套话刚咽下去,只听这位中老年妇女说:“我们小辈粗心,奶奶走了也没给她换上新鞋子,看,这是刚买来的,正好能赶上,我给奶奶换上新鞋子吧!”

熊炎有点诧异,还真没有人到火化间里给死者换衣物的,这还是头一次呢,可这是人家儿孙辈的孝心,熊炎也觉得不便阻止,于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这位中老年妇女径直走到民国老太的脚跟旁,掀起半遮半掩的白布,立时露出民国老太的一双小脚。

其实脚是看不到的,看到的只是一双鞋,这双鞋是熊炎这辈没有看到过的,这些是平跟的,鞋面是薄薄的丝绸,鞋帮上是明快,看上起清新典雅的苏绣,一朵朵小花含苞绽放……

有趣的是这双鞋左右脚不分,左脚可以穿右脚的鞋,右脚可以穿左脚的鞋,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自不待说。

熊炎看得入神,只听这位中老年妇女对死者说:“奶奶,孙女给你换新鞋啦,你一路走好啊!”

民国老太自然是听不见她孙女说的话。


状态提示:第九十四章 第七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