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疯狂的军团>第五十三章 钢铁洪流 (四)

“苏联第79空降师在大庆实施大规模空降,已经与守卫大庆油田及市区的部队激烈交火!”

“雷达监测到,苏军第二波运输机又起飞了,足有七十架以上!”

“苏军动用大批远程火炮和远程火箭炮朝我黑龙江沿岸发动空前猛烈的炮击,并架起了十几条浮桥,苏联前锋部队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开始渡江了!”

“苏军猛烈炮击和轰炸牡丹江沿岸,并且大量施放烟幕弹,多个渡口都跟苏军突击队交上火了!”

“苏军二十架图-22m逆火超音速轰炸机猛烈轰炸大连和葫芦岛!”

“预计苏军即将在黑龙江和吉林接壤地区发动全面进攻,投入兵力不少于二十五个师!”

“苏联赤塔军区精锐尽出,正朝内蒙席卷而来,兵力不少于三十个师!”

“苏联潜伏在东海的潜艇朝沿海城市发射了至少一百枚巡航导弹!”

“旅顺港遭到弹道导弹袭击,有三枚弹道导弹命中,长春号驱逐舰被炸沉!”

……

从战场各个角落传递过来的情报汇集到沈阳军区总部,再经过沈阳军区总部的整理筛选之后通过加密频道发送到北京。十几年的卧薪尝胆终于有了回报:尽管苏联对沈阳军区实施规模空前的电子干扰甚至黑客攻击,沈阳军区的情报网络和指挥系统却依然能正常运转,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杨思澜中将静静的站在卫星地图前,神情沉重。他一手策划的第一波反击虽然取得了很大战果,重创了苏联太平洋舰队,炸平了北方四岛军事基地,更打残了苏联的天基武器系统,但是对最重要的两个战略目标————萨雷沙甘粒子束发射基地和海参葳港的攻击却完全失败了。兰州军区空七军老虎团在萨雷沙甘沙漠遭到苏联空军精锐和粒子束武器的联手攻击,几乎损失殆尽,整整一个团,只剩下三架战机全须全尾的返回东昌机场,这还是托了那两架歼-14的福,要不是这两架隐形歼击机拼尽全力接连击落了六架米格-29,在包围圈里撕开一道大口子,只怕全团没有一架飞机能飞回来的!而对海参葳港的攻击就更不用说了,攻击机群意外的跟太平洋舰队莫斯科号航母战斗群打了一场遭遇战,空一师付出了损失三分之一的惨重代价,打残了这个航母战斗群,但是连海参葳的边都没摸着就不得不撤回来了。t/倒是先期潜入的特种部队取得了战果,指引一艘明级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轰平了苏联国土防空军远东分部的指挥部,炸死了数名

苏军将领,但是随后这艘执行斩首任务的潜艇遭到苏军潜艇和反潜飞机的追杀,已经凶多吉少。

战果辉煌,但是战略目标没能完成,这就是这一波反击的最真实的写照。

沈阳军区目前的形势极为严峻。苏军的航空炸弹和弹道导弹一记刻不停的朝着各大城市倾泄,那百万大军形成的钢铁洪流已经冲过国境线,席卷而来!就在这要命的关头,朝鲜半岛也开始硝烟弥漫,朝鲜和韩国这两个隔着三八线对峙了三十多年的死对头已经按捺不住了,双头鹰已经被逐出了亚洲,东瀛去年刚被华国狠狠的修理了一顿到现在都还窝在四大岛舔伤口,现在华国和苏联又大打出手,阻碍他们统一的几个大国强国都自顾无暇,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此时不沟通沟通,更待何时?韩国人心惶惶,朝鲜却摩拳擦掌频频调动兵力,随时准备开片。老军长对第二次朝鲜战争本来是持无所谓的态度,只要双头鹰和东瀛别浑水摸鱼,北棒和南棒爱打就让他们打去好了,等他们打够了,自然也就消停了,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朝鲜跟苏联是穿一条裤子的,这个奇葩的国家一边与南方邻居隔着鬼门关似的的三八线对峙,一边往鸭绿江这边部署大量火炮,几千门火炮对着丹东这边,谁也不知道平壤那位自比太阳的首相大人会不会突然抽疯,在某一天的凌晨下令开火,然后朝鲜人民军渡过鸭绿江朝辽宁杀过来!这种可能性虽然很小,但谁也不敢担保会不会变成现实,老军长不得不防,把第39集团军调往边境地区,这支在朝鲜战争中攻下过平壤和汉城的虎狼之师会让金太阳燥热的头脑冷静下来的。

以一个集团军盯住一国,也太托大了点,但是老军长没有办法,他拿不出更多兵力来了。现在他手里还有第40、第64、第16以及a集团军共四个集团军,兵力称得上雄厚,但是在苏联那推土机一般的攻势面前,这点兵力还远远不够。苏军的轰炸机和导弹正没日没夜的轰炸着关内通往东北的铁路和公路,增援部队寸步难行,他现在是以一个军区对抗一个超级大国!最要命的是东北出了名的地广人稀,人民战争受到了极大的局限————很多地方连个人都没有,玩个鬼人民战争啊?更要命的是现在天气依然寒冷而干燥,地面冻得死硬死硬的,再加上东北平原众多,正是机械化部队大逞凶威的理想战场,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样能占优势,这仗还怎么打!

“一旦共和国跟苏联全面开战,别说一百万边防军,再多一百万也挡不住苏联的钢铁洪流……别不服气,你是想说我们可以打人民战争是吧?那我

,我想请问一下,东北、华北、西北、内蒙这些地区几乎是一马平川,地广人稀,连人都没有多少,你的人民战争从何打起!?大兴安岭防线、小兴安岭防线、燕山防线、阴山防线这几道防线固然坚固,我也相信共和国的军人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钢铁洪流 (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