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疯狂的军团>第七十三章 焚风 (一)

柳维平和军长正紧张的盯着前线战事。

实在是太混乱了,南安迪枪声一起,爪洼猴子全疯了,至少九个师的部队迎着快速反应师、第一步兵师以及炎龙军团各个旅进攻的矛头发动了反冲击,兵力至少是柳哲的三倍,而且得到了东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支援!现在,从南安迪到万隆,炮火连天,血流成河,打从内战结束后就没有见过死伤如此惨重的战役了!

最让人揪心的还是柳哲那个主力团。一个团硬抗敌军两个师,想想都觉得揪心!柳哲最擅长以坚攻坚,但防御实在不是他的长处,他能顶得住吗?

整个指挥部此时开了锅,每一名参谋都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人,忙里忙外,就没有一分钟能坐定的。各部队的情况源源不断的汇集过来,供他们分析,归纳,总结,判断,敌情瞬息万变,我军的情况同样在变,而真正的对手至今按兵不动,他们想不紧张都难。还有一个重要情况,那就是炎龙军团跟远征军虽然是出自同一支军队,但毕竟雇佣军当得久了,军中那严格的纪律性怎么说也放松了一点,而且柳哲也没有过多的战术安排,只是命令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攻,再进攻,于是一开打炎龙军团那几个旅就发飙了,像狂风一样扫荡着战场!速度最快的是狂风旅,无愧于狂风之名,仅仅一天就放倒一千多敌人,往前推进了七十八公里,现在这个旅正揪住爪洼国防军第114步兵师外加一堆民兵团警察兵狂扁,爪洼人败得溃不成军,他们也赢得溃不成军————旅长大人现在还能指挥的部队只剩下一个工兵营,其他的都在狂追敌人,部队的位置频频变化,连旅长都不知道他的主力到底在哪儿了。旅长打电话到前线营长那里询问部队的位置,那些营长也很头痛的告诉他: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营到底打到哪里了,指挥部已经跟不上部队的推进速度了。他再直接把电话打到连长那里,得到的回答更为经典:“满世界都是!”

高度信息化的炎龙军团居然也有将不知兵的时候,旅长大人觉得自己的面子都挂不住了,没有办法,请空军帮忙侦察兵。空军侦察机交到他手里的侦察结果令他绝倒:狂风旅的尖刀部队已经打到北加海岸了!我的乖乖啊,北加海岸是那么好打的吗,那里可是有整整三个师团的东瀛陆上自卫队啊!可怜的旅长差点吓出心脏病来,十万火急打电旅到总指挥部,总指挥部动用军事卫星进行严密侦察后,回给他两个字:扯淡!

连旅部都如此被动,爪洼国防军更不用说了,总共七个团的大军被不到七个营的狂风旅日夜不停的追杀围剿,只

觉得四面八方全是华军士兵,天空中更是下火雨一般一个劲的往下砸炮弹和航空炸弹,这仗简直就没法打了!狂风扫过,这些惊弓之鸟在山林里,村镇里,田野里,山路上,公路上······变成了一堆堆一剁剁的死尸。这场昏天黑地的混战打了足足四十八小时,直到狂风旅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逐步恢复畅通才算结束————那时候的战斗已经从暗无天日的混战转变成一边倒的大屠杀了。

狂风旅冲得最快,而黑色闪电旅却成了最慢的一个。他们的进展慢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上午报告说他们正在某某城镇与爪洼猴子激战,下午报告说他们还在某某城镇跟爪洼猴子激战,到深夜仍然报告说他们仍在某某城镇激战,敢情一整天都在同一块地方打转啊。搞得柳维平都有点儿想发火了,黑色闪电旅搞什么鬼,虽然在南亚战场伤亡巨大,但是已经休整了三个月,应该恢复元气了啊,再说这个旅可是从第一空中突击师两个连的基础上扩编的,算得上是他的嫡系了,什么时候惹上了龟行蚁爬的臭毛病了!师长大人发火归发火,黑色闪电旅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报告他们已经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开始朝下一座城市动刀子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让柳维平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消息:

那座拖住了他一个旅打了足足二十四小时的城镇在开战前足有七万多人,等到黑色闪电旅离开,活着的人连九千都不到了,手段之狠,就连他也觉得一股寒气顺着脊柱直冲脑门!敢情黑色闪电旅是在憋着一股劲要跟柳哲的快速反应师比赛看谁杀得快谁杀得狠呢!空中突击师和快速反应师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什么都要比,这毛病打从两支部队组建以来就存在了,但是连这个都要比,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

总的来说,战况虽然混乱,但一切都比较乐观,各部进展神速,势如破竹,杀得爪洼国防军尸积成山。但是快速反应师主力团被围困在南安迪郊外给近乎完美的战局蒙上了一层阴影,毕竟那是一个团对两个精锐步兵师,更惨的是这两个步兵师还有空中支援,这样的局面相信没有人乐观得起来。

军长眉头皱起,问柳维平:“是不是该让空军对在南安迪空域活动的东瀛空军来一次正面硬碰,将那些倭奴赶走,好减轻快速反应师的压力?”

柳维平摇头:“不,东瀛空中自卫队在南安迪下了血本,至少四十架f-15j和数量相当的f-16随时可以加入战场,如果我们的空军在南安迪跟他们硬拼,只怕正中倭猪的下怀————论战机数量和飞

行员的素质,他们都稳占上风啊,主角还没有出场我们的空军就伤了元气,这仗就难打了。”

军长的心都揪了起来:“那我们就这样看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 焚风 (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