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疯狂的军团>第九十章 鏖战西线北 (二)

巴军进攻的方向是军事重镇乌里,这是克什米尔东部通往斯利那加的重要据点,而且相对于别的方向,这里的地势也更适合进攻部队。它处于一个突出的三角地带,处在巴基斯坦军队一南一北的夹攻之中。本来巴军无论如何也不敢对实力雄厚的西线北集群动刀子的,问题是现在因陀罗的西线南集群已经成了搁浅的巨鲸,动都动不了了,巴军取得了空前的战略优势,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揍死丫就是了!为了这次战略反击,巴军几乎搬空了自己的军火库,超过一半的空军和三分之二的导弹部队、炮兵部队都压了上去!

霍希尔中将早就知道西线南集群陷入困境,并由此判断出巴军绝对不会在丝卡尼亚谷地跟西线南集群这条搁浅的鲸鱼纠缠太久,在困住西线南集群之后,巴军那雷霆一般的打击必然会落到西线北集群身身!他果断地改变了作战计划,命令各部调整部署,准备迎击巴军主力。应该说这位中将的反应是够快的了,部署也没有问题,如果单纯是巴军,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问题是这次他碰上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这个对手可从来都没有打算过要像巴巴羊那么老实!那位老兄盯着因陀罗的防线嘎嘎怪笑:老子真的很想试一下那些新东西啊!

在空军的掩护下,各路大军迅速完成集结,一切准备就绪,炮兵将前线几十公里区域打得天崩地裂,烟焰弥漫,火力之凶猛,连远远看着的巴军都暗暗心寒。柳哲笑了笑,转头对一位大校说:“开始吧,先给阿三来个火雨洗尘!”

那个瘦不拉叽的看起来大约五十来岁还戴着副老花镜的大校敬了个军礼,拿起对讲机大声下令:“发射!”

数公里开外,松散配置的三四十辆远程自行火箭炮像一群史前巨兽一样发出了恐怖的咆哮声,滚滚而出的炽热气浪使得积雪汽化,地面刮起灼热的风,条条火龙冲天而起,狂啸着扑向因陀罗境内的目标————并不仅仅包括克什米尔哦。口径嘛,从还勉强算正常的三百毫米到丧心病狂的五百毫米都有,一出手,至少四百枚就这么布满了因陀罗军的雷达屏幕!

因陀罗雷达兵快要疯了,使劲扇了自己几个耳光,没错,痛得要命,不是在做梦啊,而且······而且那些密密麻麻的信号还在!他脸青嘴唇白,放声狂叫:“巴军朝我们发射了到少四百枚短程导弹!”

四百枚短程导弹!!!

整个监控站所有人都给雷了个外焦内嫩,四百枚短程导弹是什么概念?把他们前线所有固定目标平一次都够了!监控站负

责人怒骂:“你抽风了是吧?整个巴基斯坦的短程导弹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想了想,挤出一丝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说:“马上向上级报告,来袭的极有可能是华军的远程火箭炮炮弹,让各部做好拦截准备······那个,这类炮弹虽然打得远,但是精确度不怎么样,不足为虑。”

这位老兄的判断也不能说是错误的,那确实是火箭炮发射的,问题是火箭炮发射的并不一定就是炮弹或者简易制导炮弹,导弹一样可以的,大家对熊猫在贝兰战场大发神威,至今让人不寒而栗的四联装五百毫米口径火箭炮印象深刻,这一轮炮击就是以这种火箭炮为主力,向因陀罗送上了一份大礼。超过数十枚炮射战术导弹冲天而起,在南亚次大陆上空拉出道道极为壮观的火龙。因陀罗人不是不想将这些恐怖的导弹击落,实在是有心无力啊,导弹防御系统这东东可不是愿意花钱买就能买到的。激光炮?他们炮弹都要进口,还激光炮呢,让他们去死吧!西线北集群呆呆的看着一枚枚导弹像暴龙一样自九天之上狂冲而下,然后————没有然后了,随着一团团火球凌空而起,雷达站、情报监控站、仓库、军火库、重要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前线机场、油库、发电站、导弹发射场······一个接一个被血与火的漩涡给卷了进去,变成一片火海!这套导弹雨战术早在数年前安南人就尝过了,现在轮到因陀罗人,调料更加丰富,味道自然更佳。因陀罗的天空对于弹道导弹来说,基本上是敞开的,导弹密如飞梭,一波紧接一波,似乎无穷无尽!

被炸得最狠的当属因陀罗的装甲部队。一个正奉命朝乌里方向增援过来的装甲团正在隆隆前进,突然头顶的天空变亮了,而且亮得刺眼,装甲兵们抬头去看,正好看到一群导弹从万米高空一头扎了下来,在他们头顶炸开,光是冲击波就压扁了不少装甲车。爆炸释放出无数破甲弹丸,像钢雨一样将地面打得开了锅,不管是坦克还是装甲车,在这轮钢雨的洗礼下都变成了漏斗。团长左肩挨了一枚钢珠,当场痛得昏迷过去,然后被粗暴地弄醒————忠诚的士兵正死命将他拖出着火了的坦克。浑身是血的团长带着兵们死命的逃,逃进一片树林里躲了起来,再清点一下自己的士兵,天,刚好够编一个步兵营。炎龙军团对这轮打击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不过巴军不满意,纷纷抱怨:“这样子整,显得我们很怕因陀罗的坦克似的!”搞得数字化火箭炮旅没好意思把这个战果正式上报。

330毫米火箭炮炮弹将乌里东南面的小梵天高地点成了一支火炬,直到钢珠和子

弹头将自己钉入地面,防守在那里的因陀罗山地师一个营才明白在现在战争中据守制高点意味着什么。暴露在工事外面的士兵顷刻之


状态提示:第九十章 鏖战西线北 (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