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疯狂的军团>第八十四章 谷地血战 (四)

一排炮弹砸在阵地上,黑红色火焰裹着硝烟弹片膨胀开来,空气变得炽热无比。t

“我操,这帮阿三真的不怕死么,都尸堆成山了还在冲!”狂风旅第八步兵营部署在阵地最前沿的一个班班长怒骂。他们连已经打退了因陀罗第29步兵师数次冲击,恒伽高地下尸骨如麻,被击毁的车辆扭曲成一团,正在熊熊燃烧。可是即便如此,第29步兵师也没有停止进攻,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怒便是成群的炮弹砸在他们中间,用灼热得几乎要燃烧起来的弹片将他们像割韭菜一样一丛丛的扫倒,他们也没有后退!信号弹把夜空映得亮如白昼,在这刺眼的光芒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因陀罗士兵高喊“罗摩”,朝他们冲来。因陀罗大部份的资源都砸在了军队身上,二十年的卧薪尝胆,成绩还是有的,虽然还不够格成为世界级军事强国,但是比起二十年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长,特别是长年与巴基斯坦对峙的部队,不容轻视。

副班长扣住高平两用重机枪的扳机不放,双联装十二点七毫米口径高平两用重机枪喷出两道一米多长的火蛇,两道炽热的弹流刮风一般卷向暴露在他眼前的因陀罗士兵。那些好不容易才冲破华军炮火拦截的因陀罗士兵还没有来得及透一口气,便突然发现自己身轻如燕,在空中打起了筋斗,在作着世界最优秀的跳水运动员也自叹不如的后空翻的同时,他们会吃惊的发现,哦,自己下半截身体还在地上呢!这种重机枪的极限射速为每分钟一千八百发,一般用于防空,现在改为平射,那绝对是步兵的噩梦。别扯什么防弹衣了,它连装甲车都能打穿,什么防弹衣在它面前,根本就是纸糊的!弹流扫过,正发起冲锋的因陀罗士兵中间溅起一片片血雨,天知道有多少人被扫腰斩断,有多少人被活生生的打成几十片碎肉!至少三挺高平两用重机枪形成稠密的交叉火力,再加上榴弹发射器、班用轻机枪、迫击炮以及数量众多精确度高的自动步枪,形成没有一丝空隙的弹幕。t/端着自动步枪高呼口号的批批冲上去的步兵在弹幕中血肉横飞,上去多少死多少,

一位浑身是血的因陀罗军官扑倒在团长面前,嘶声哭叫:“求求你下令停止进攻吧,我们根本就冲不上去啊,再这样打下去,我们团的人就要死光了!”

团长两眼蒙上了一层怵人的血红,一脚将这位军官踹开,怒吼:“你认为停止进攻就没事了吗?我们被困在谷地里,进退不得,巴基斯坦甚至用不着投入重兵歼灭我们,只要慢慢地耗光我们的物资,我们就得在谷里像野狗一样活活冷死,饿死!与其这样悲惨的

死去,还不如趁着弹药物资还充足,跟敌人拼个鱼死网破!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被我当逃兵一枪毙了,要么将我们的军旗插到恒伽高地上,你自己选吧!”

那名军官咬着牙站起来,血红的眼睛透出绝望与疯狂,嘶声说:“全营还能动的跟我上!”抄起步枪带着所剩无几的士兵冲了上去。只冲出不到五十步,他就被一排重机枪子弹拦腰斩成两截,上半截身体飞起三四米高,沥下一阵血雨。团长看得清清楚楚,眼睛几乎要喷出血来。一个主力营就这样打光了,却连对方一个连据守的高地都啃不下来,如此残酷的现实,叫他如何接受?

团长喉咙里发出的声音像一头受了伤的野兽的嘶吼:“继续进攻!用算是用尸体堆,也要给全军堆出一条生路来!”

参谋长突然冲了过来,叫:“师部命令,要求我们马上撤退,在谷口构筑防线展开防御!”

团长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你说什么?撤退?”

参谋长说:“是的,马上撤退!”

团长的吼声比那隆隆炮声还要大:“那我们团上千名士兵就这样白死了?”

参谋长说:“前指打算先消灭巴基斯坦第18山地师,打通补给线······”

团长呆了呆,突然发出一声狂吼:“帕塔尼亚你这个混蛋!”

全团军官面色都异常难看。他们和其他师的军官一样,不怎么看得起帕塔尼亚,认为这个证券经纪人的儿子纯粹就是一个市侩无比的商人,一身铜臭,他花费这么大的代价爬到中将这个位置并不是为了为国家效力,更不是为了给陆军增添荣光,而是为了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好为将来作打算。这个中将能力是有的,但是习惯了用生意人的目光去看待一切,他准是发现华军战斗力强悍,害怕了,想找软柿子捏,吃亏的事,中将大人从来不做。保存实力是对的,问题是在团长看来,中将的策略一点也不高明,怎么看都像是六神无主,胡乱指挥!他应该从一开始就把巴军第18山地师作为目标的,这么多人白死了,那个混蛋!

损失惨重的第29步兵师在所剩无几的第33装甲旅的掩护下狼狈地撤进谷里,华军只是冷冷的看着,没有追击。一场短暂且惨烈无比的血战结束了,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燃烧着的车辆残骸,车里的尸体同样在燃烧,发出令人作呕的焦臭,让每一名新兵面色发白,看到肉罐头就想吐。狂风旅统计一下自己的损失,被击毁战车三十三辆,官兵阵亡一百四

十余人————主要是装甲兵,这些技术兵种的损失让旅长一阵阵心痛。装甲兵的命运是很残酷的,即便是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一旦装甲被击穿,装甲兵幸存下来的几率也小得可怜,被金属射流撕碎


状态提示:第八十四章 谷地血战 (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