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疯狂的军团>第十八章 血火狂潮

在林芝机场,很多人在停机坪上焦急不已地等待着。因陀罗那边已经乱成一团了,高射机枪、高射炮、各种型号的防空导弹,不要钱似的朝天空猛砸,夜空中不时闪过一团团火光,看得他们心都揪了起来。好在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因陀罗空军起飞拦截,要不然他们真的要绝望了。共和国的特工在因陀罗空军基地做了手脚,割断了一个空军基地的高压电线,又在另一个机场的跑道上撒了不少陶瓷糠——别小看这点小东西,飞机发动机一旦吸入,发动机风扇叶会被打坏,飞机也就凶多吉少了——但是因陀罗还有好几个空军基地是特工无法渗透进去的,只要让他们起飞哪怕两架截击机,那三架轰炸机就算完了。那几位工程师更是坐卧不安,这次任务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命运,成了,可以回到科研所继续他们看得比生命还要重的学术研究;败了,恐怕只能回到农村去学牛了。别说他们,就连那位很有儒将风度的空军大校也急得团团转,一次次的唠叨:“狗日的,他们到底怎么样了?到底怎么样了?”

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军区和万里之外的总参部也在焦急地等着那三架轰炸机的消息。所有人如此关心,早已超出了对战机和飞行员的关心——这次行动的成败决定着空军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不急吗?一次小规模的轰炸行动牵动着如此多人的心,这是怎么回事?这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有一次柳维平跟军长争论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指出:精确制导技术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宰,炮火连天的壮观画面将被一剑封喉式的精确打击代替!政委把这段话记录了下来上报,引起了总参的注意。刚好不久后安南战场传来一个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消息:安南北部的交通枢纽杜梅大桥被花旗空军炸毁了!这倒是个新闻,围绕着这座重要的桥梁,安南北方人民军防空部队和花旗空军斗了好几年,花旗空军一次次出动最先进的轰炸机来袭,每一次都碰得头破血流,村梅大桥岿然不动。如今这座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的大桥竟然被炸毁了,共和国的将领深感意外。更令他们意外的是,这一次安南防空部队连人家飞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桥梁就被长了眼睛似的飞来的炸弹给炸成了几截!有一位将军看了这一战例后惊呼:“这就是那小子所说的精确打击!我明白了,他所说的精确打击就是在敌人的防区外发起精确到点的攻击,我打得到你你打不到我!”这一战例给共和国将领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强烈要求发展精确打击技术。在这种背景下,一大批电子工程师、数控技术专家、导弹专家被紧急召回,开始根据手头上极为有限的资料研制新一代精确制导武器。

只是当研究快速进入状态后,军方又有点傻眼了:这类武器太贵了!就他们那点底子,哪里玩得起啊!看样子,还得等。可是他们现在已经落后了,再不迎头赶上,真的要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了!

还好,柳中校出了个损主意:主动制导武器太贵,我们可以研制被动制导武器先对付着用嘛,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吧。他提出的被动制导武器就是那种由空军或者远程炮兵甚至二炮投放出去、在事先潜伏到打击目标附近的特种侦察兵手动制导的武器,殊途同归,虽然执行制导任务的侦察兵会很危险,但是武器的成本远比主动制导的低廉,而且更可靠,抗干扰能力更强——主动制导武器基本上都是一锤子买卖,打不中就是打不中,没有修正的机会了,而手动制导则可以及时修正。激光制导暂时只能是研究一下了,造出来你也没有钱买,好在还有代替的技术:光纤制导。共和国的光纤技术发展得还不错,在半导体技术的研究上也收获颇丰,于是这些专家通通召回,研制被动制导弹药。工程师们废寝忘食地工作,用了好几个月终于搞出了这些粗糙的样品,刚好赶上了高原风暴行动,在他们的强烈要求和柳维平的建议下,军方决定先拿那帮叛国者来试验一下将近一年来的研究成果,用九枚威力巨大的被动制导航空炸弹打击三个秘密营地,成功了当然是万事大吉,那些优秀的特种兵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工程师们除了获得荣誉外还能拿到更充足的经费,在更舒适的环境里继续他们前途无量的研究工作,而军方也可以拥有一件威力倍增而且物美价廉的武器,皆大欢喜;失败了,那只好从头来过了——特种兵按原计划进入因陀罗境内,在特工的协助下清除那些不开眼的叛军,工程师们肯定不会再像几个月来那么风光了。看似关系不大的一次轰炸,竟然牵扯到了军队和十几个学科专家的命运,他们能不急吗?

雷达兵突然大叫:“不好了,阿三的空军起飞了七、八、九······起飞了足足十四架战机!他们要拦截我们的轰炸机群!”

这个坏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大校那里,大校三步并作两步冲进雷达室,盯着屏幕。屏幕上,代表着因陀罗空军的光点还在不断的增多,速度还快得出奇。是米格21“鱼窝”!该死的,这种战机可是红色帝国的得意之作,轻巧、爬升快、高空高速,能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寥寥数语就足以说明这是一款什么样的战机了。北极熊除了自己大量装备名,还以每年六百架的速度向外国出口,这是一个何等惊人的数字!共和国历尽艰辛才研制出来的还被柳维平骂得狗血

淋头嚷嚷着要大改的歼七就是仿制它的!这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 血火狂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