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疯狂的军团>第四十七章 血雨腥风(二)

“轰!!!”

又一架c-130运输机被高射炮连连命中,最终凌空解体,没来得及跳出去的伞兵惨叫着和飞机残骸一起摔了下去。布鲁克斯准将红了眼,在指挥机里冲话筒狂吼:“马上给我调一架强击机过来,炸光这帮杂碎!妈的,老子的兵啊!!!”

别说准将了,整个第82空降师指挥部都红了眼,师长狠狠的喘了一口气,嘶声叫:“那帮狗杂种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空军前几轮轰炸都把炸弹丢到空地上了么!”

这确实是空军的不对。要知道空军可是拍胸口保证说加纳要塞上连一只活的蚂蚁都被炸光了的,要是没有空军的保证,他们说什么也不敢如此放松,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空军也是有苦难言,近三百吨炸弹丢了下去,连石头都炸成粉了,怎么还有那么多敌人能活蹦乱的的操纵着防空武器冲他们一个劲的狂扫?难道他们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

那些雇佣军士兵的确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早在几百年前,加纳要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围绕着这个小小的要塞展开过数次异常血腥的战役,杀得血流成河。为了躲避兵灾,当地人开始挖掘地道,好在战火席卷而来时有个藏身之地。很快,占领者也加入了修补地球的行列中,年复一年,地下工事越来越庞大,越挖越深,最后构成了一座地下城。而在华国军事顾问的指点下,贝兰国防军也高度重视这些地下工事,花了两年时间对其进行完善改进,最终构成了一座堪称世界之最的地下堡垒。在这个地下世界里,供水供电系统十分完善,里面储存的弹药物资足够一个团挥霍上两个月之久,众多的藏兵洞星棋罗布,最多可以藏下一个旅的兵力。四十多米厚的土层再加上一米五厚的混凝土层是他们最好的保护,除非敌军直接使用核武器,否则没有什么能摧毁这样一个地下要塞。一名叛逃到花旗国的贝兰军官就曾提醒过米斯墨上将:“加纳要塞的城墙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地下!”遗憾的是这名军官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加纳要塞不好啃,但是具体的部署他也不知道,不幸的被人当成了拿一些似是而非的情报来为自己邀功请赏、增加身价的骗子,因此他的情报的可信度被花旗国军情局大笔一挥,打了个c级。一份情报的可信度一旦被打上c级,基本上跟废纸没有区别了。双头鹰那过度自信、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臭毛病是出了名的,在三十年前,朝鲜半岛战云密布之际,众多情报就显示共和国极有可能会出兵支援北韩,这些情报都是有根有据的,可是被他们的局长大人丢进了废纸篓,合众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数万名士

兵躺在裹尸袋里回了老家。三十年来,在两国再次在第三国的土地上展开殊死较量之际,他们这个臭毛病又犯了!

将军所犯的错误,历来都是要士兵们用生命去弥补,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防守加纳要塞的是炎龙军团赫赫有名的廊尔喀步兵营,七百多名士兵,全部来自山国尼泊尔。这些沉默寡言的士兵的身影在每一个战场都很活跃,可以说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是廊尔喀雇佣兵。他们顽强,他们坚韧,他们漠视生命,他们嗜血,他们忠诚,他们的身上有着一名军人必备的所有特质,他们是天生的战士。本来炎龙军团是不会招外国士兵的,问题是这两年仗越打越大,而清一色华国士兵的炎龙军团已经引起很多国家的警觉,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炎龙军团不得不想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支佣兵团,开始招收一些剽悍善战的民族的青年作为新鲜血液。廊尔喀人,被苏联压得死死的哥萨克人,缅甸的克钦人,非洲的马赛人,甚至实在是活不下去了的安南人,都有一些,不过能独立编成一个营的也只有廊尔喀兵,其他国家的士兵都是混编的,这个编制也可以体现出炎龙军团对这些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的士兵的放心————只要能按照协议支付他们应得的报酬,他们就是最忠诚的部下,不存在什么叛变、出卖机密等等问题。当然,文化水平相对低下的廊尔喀兵现在都是轻步兵,缺少重型装备,但是对这些为战争而生的战士来说,单兵武器也足够他们给敌人几个难忘的教训了,要知道在一百多年前,英军入侵尼泊尔的时候,他们的祖先用弯刀长矛都杀得已经全副近代化配置的英军闻风丧胆,最后动用了大量火炮才征服尼泊尔呢。

跟英国军中的廊尔喀雇佣兵部队一样,炎龙军团廊尔喀步兵营的营长也是由华国军官担任。廊尔喀人是最优秀的军人,但决不是最优秀的军官,由于种种限制,他们在哪个国家的军队里都只能当低级军官,能晋升到中校就算是顶天了。他们的营长就是曾在贝兰国防军萨朗鹰步兵师中担任总顾问一职的王宁中校,一个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家伙。王宁早在空袭到来之前就得到了预警,并且及时将一批防空武器发放下去,全营进入地下躲避空袭,双头鹰爱炸就让他们炸个够好了,没有命令一枪都不能开!他那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部署使得全营成功地躲过了一次毁灭性空袭,在外面炸得天崩地裂时,数百名士兵除了少数观察哨外,都躲在安全的工事里整理自己的装备,甚至吃点东西,很是放松。世代从军的廊尔喀战士不知道死亡为何物,他们平静得让人害怕。

可是王

宁平静不下来。在轰炸最为猛烈的时候,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跟


状态提示:第四十七章 血雨腥风(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