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疯狂的军团>第一六零章 蠢蠢欲动的东瀛(上)

长春失守对于共和国而言,无疑是极其痛苦的,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一记重创。t/这座东北第二大城市的失守意味着大半个东北已经沦陷,阿穆尔方面军势不可挡,兵锋直指辽东半岛。虽然在华军的殊死反击之下,苏军的进攻的矛头已经开始变钝,“二十四小时内打到北京城下”的豪言壮语只能成为豪言壮语,但是在一个多月之内外蒙和黑龙江同时展开攻势,连陷哈尔滨、长春、吉林、呼伦贝尔、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众多大城市,叩关燕山,兵临辽东半岛,如此迅猛的攻势仍然让全世界不寒而栗。

但是苏军也不好受,从哈尔滨一直打到长春,阿穆尔方面军伤亡高达十二万————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而活动在苏军后方的华国游击队每时每刻都在用夜袭、地雷、冷枪刷新着苏军的伤亡名单。外蒙方面军的伤亡还没有统计出来,想必也不会轻。外蒙方面军虽然占尽了地形的便宜,在蒙古大草原上可以尽情发挥苏军大纵深突破的优势,气势如虹,但是接连跟136集团军、第54集团军、第27集团军、第64集团军这些强悍的王牌军正面硬撼,每一仗都是血流成河尸积成山,只怕外蒙方面军的伤亡只会比阿穆尔方面军更加惨重!

短短一个多月,二十多万苏联青年就倒在了这里,这场战争之残酷,远远超乎苏联统帅部的想象。

苏联军方发言人公布:在过去四十多天的血战中,英勇的苏联红军共计歼灭了七十四万华军,给予好战的北京政府沉重的打击!

这个数字虽然渗了些水份,但还算靠谱。然而这个三比一的战损比却让苏军笑不出来:他们花了一个多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消灭了七十多万华军————其中多数是二线部队和民兵————华国却利用这段时间动员起了整整两百万大军!他们冲垮了长春防线,气都还没有喘匀就发现一道更难啃的防线挡在了他们前面:四平-辽源-磐石一线已经变成了铜墙铁壁,纵深一百多公里陈列着华军五十多个师的作战部队,两千七百多辆坦克,近五千门大口径牵引式火炮和和一千二百辆自行火炮,想啃下这道防线,阿穆尔方面军怕是得蹦掉几颗大牙。想要拿下沈阳,不杀个尸山血海是不可能的,看着相关情报,罗索列夫斯基上将不由自主的倒抽一口凉气,半晌才自言自语:“我们到底还要击破华军多少个重兵集群才能取得胜利啊!?”华国那强大的动员能力、工业生产能力以及兵员储备让这位老将打心里生出一丝忧虑,以华国那倔强的性格,在工业生产能力和兵员储备拼光之前决不言

败,只是在华国的兵员储备耗光后,苏联还找得着一个十六至四十岁的男子吗?

阿穆尔方面军和外蒙方面军进攻的矛头都开始变钝,旷日持久的血战使这两个方面军都疲备不堪,必须休整至少两个星期才能恢复元气。但是罗索列夫斯基、图门索烈夫、博罗西洛夫乃至奥加尔科夫都知道,苏军没有休整的时间,自开战以来,时间从来就没有站在苏联这一边。苏联从欧洲调来一辆坦克,华军就有至少三辆坦克开出了工厂;苏联从国内动员起一个师,华国就有至少四个师走进了训练营!虽然华军输掉了所有的战役,但是苏联几十年来积攒下来的精锐以及最后一点财力也在飞速地消耗,如果不能在两三个月内结束这场战争,苏联非被耗死不可!

战役上不能打,战略上和政治上都必须打,而且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打赢,对,不惜一切代价!

奥加尔科夫元帅没有给阿穆尔方面军休整的时间,只是让一直冲杀在最前线的第15和第29集团军撤下来补充兵员,略事休整,同时让红旗第二集团军、第18合成集团军加入阿穆尔方面军的作战序列,要求阿穆尔方面军马上向四平-辽源发动攻势,强攻猛打,连续突破,速战速决。外蒙方面军也在叫苦,他们的战场铺得太大了,承受着来自兰州军区、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的巨大压力,还得沿着燕山逐个拔点,与燕山防线二十几万华军反复拉锯,兵力再雄厚也吃不消,图门索烈夫上将要求得到至少三个集团军的加强,否则很难再保持如此锐利的攻势。

三个集团军,奥加尔科夫还能拿出来,但是这是战略预备队,把这三个集团军拿上去,他这个元帅差不多要成光棍司令了。犹豫了几个小时,他最终没有答应图门索烈夫上将,只给了一个合成集团军,图门索烈夫做梦都想要的第三突击集团军硬是留在手里没有放出去。两天之后,从车臣、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成员国抽调过来的部队和新兵送到了,他从各集团军抽调一批骨干,用这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动员起来的兵员组建了三个不满员的突击集团军,悉数交给外蒙方面军。

突击集团军是卫国战争期间苏军为实施进攻战役、增强部队突击力而组建的,与其他合成集团军相比,配属了较多的火炮,并加强了机械化、坦克和骑兵部队,说白了就是打头阵的,每一仗他们给敌人造成的杀伤是最大的,而自身的伤亡也最惨重。现在让这些由多个加盟国和几十个民族组成的超级杂牌去承担最为艰巨的战略突击任务,简直就是让他们

去送死。奥加尔科夫元帅也很清楚“突击集团军”这个番号意味着什么,但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必须让这些加盟共和国来承担一


状态提示:第一六零章 蠢蠢欲动的东瀛(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