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寡妇村>第693章
究,先到舅家、后到姑家、姨家、姐家。屈礼仓已经二十岁,二十岁的小伙子期盼洞房花烛夜。虽然已经到了民国时期,当年大户人家的婚俗礼仪还很保守,屈礼仓听人说他的媳妇长得秀气,但是还没有真正见过媳妇,那种期待那种盼望不言而喻。路过老师十二能家时屈礼仓有些犹豫,按照爹爹的安排屈礼仓结婚时不打算通知十二能。虽然两家是世交,担心屈发祥老先生参加侄孙的婚礼身体吃不消,打算结婚后让儿子带上媳妇去给老先生磕头,反正只要礼数做到就行。可是屈礼仓却有另外一番考虑,他担心以后老先生怪罪。

屈礼仓最后还是走进屈老先生的书屋,跪在老先生的病榻前给老先生叩头,并且汇报了自己的婚期,有些遗憾地说:“家父担心老先生的身体,不打算给老先生下书,所以——”

十二能哈哈大笑:“小伙子你真是你爷爷的后人,说话实在,不会说谎!老夫不在意你带没带礼品,只要你能告诉我婚期,足够。你结婚那天我一定来!我还要祭祀你爷爷的坟茔。”

屈礼仓来到姐姐屈秀琴家里时已经到了晚上,他按照当地的习俗给李明秋下书,并且给李明秋下跪,叩头,李明秋问道:“你爹爹再有其他什么嘱托没有?”言下之意很明显,亲家的儿子结婚李明秋应该帮忙,那不叫帮忙,李明秋不愿放弃炫耀自己的机会。凤栖城大户人家的婚嫁丧娶都请李明秋去理事,李明秋穿着长袍戴着礼帽派头十足地往那里一站,就能为主家赚足风头。事实上只有大户人家才能请得动李明秋,在某种程度上李明秋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可是,屈礼仓终究年轻,还不懂人世间的明争暗斗,他只是老实回答:“家父只是恭请你们全家届时光临,并无什么嘱托。”

李明秋心中有些不悦,可是他不能在晚辈面前说什么。屈礼仓下完书就要走,他言道再晚了就出不去城,明天早晨还要下地干活,庄稼汉吃的是二月的土(方言,形容二月的时光金贵)。李明秋也不挽留,姐姐屈秀琴抱着孩子把弟弟礼仓一直送出巷口。

尽管屈福禄处事低调,儿子屈礼仓结婚那天依然客人如潮。大多数人都是慕名而来,一拨又一拨的人自发地来到屈克胜老先生的墓碑前,悼念这位刚直不阿的老人。这真让屈福禄措手不及,因为屈福禄根本就没有准备下那么多的酒席。好在全村的乡亲齐心协力,把前来给屈福禄恭喜的客人分流,每家都安排一拨客人,有的人家吃面条,有的人家吃糜子馍,还有的人家吃搅团,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入席。大家也不在意吃什么,好像所有的客人都没有意见,人们感受的就是这种气氛,高原民族以他们特殊的方式,缅怀一位作古的老人。


状态提示:第693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