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侠道至终>第七十二章 鲁妙子

小楼的正门上有刻着“安乐窝”的牌匾,对着入口处的两道梁柱上挂有写在木牌上的一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新雨初来。”字体飘逸出尘,苍劲有力。不论是牌匾还是对联,都表露这里乃是一处隐居之所,只是从听到的语气推断,住在这里的那个老人,他的心境却并非一个能和这优雅环境相匹配的隐士。/p

率先推开门步入一楼大堂,此堂是四面厅的建筑形式,通过四面花隔窗把后方植物披盖的危崖峭壁,周围的婆娑柔篁隐隐透入厅内,更显得其陈设的红木家具浑厚无华,闲适自然。在屋角处有道楠木造的楼梯通往上层。/p

建筑布局确实显得精妙而舒适,上方那道衰朽的气息为自己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居所,那人并非凡人,徐子陵倒是再次为自己找了个好老师。/p

徐子陵随后轻车熟路的走入大堂,在向着岳松眼神示意之后,自己便准备走上楼梯去第二层安抚一下鲁妙子大师,但还不等他上楼,就有苍老的声音从上方传下来道:“岳先生也一起上来吧,只是现在上面只有一个衰朽的老人罢了!”/p

双方眼神交流了一下,确信从刚才的声音中听到了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感情,而变化的产生就是很好的一个标志。/p

上层以屏风分作前后两间,一方摆了圆桌方椅,另一方该是主人寝卧之所。在两盏挂垂下来的宫灯映照下,除桌椅外只有几件必需的家具,均为酸枝木所制,气派古雅高贵。/p

而出声的那个老人则在站在窗前背对着来人,他峨冠博带,身量高大,兼之穿的是宽大的长袍,使他有种令人高山仰止的气势。/p

徐子陵恭恭敬敬的走上前去俯身问好,岳松则是站直身体,等待他转过来的那一刻。在听完徐子陵小声的解释之后,这位鲁妙子大师缓缓的叹了口气,转过身来,面向着岳松轻声说道:“先生坐吧,子陵,去把南山之茶取来,今日便不饮酒了。”/p

岳松此时探手施礼道:“乡野之人岳松,在此拜见鲁妙子大师。”/p

微微一愣,鲁妙子仍是伸手示意岳松先坐下,在两人面对坐好之后,审视对方的目光便堂堂正正的穿梭来往。/p

岳松眼中的鲁妙子面孔相当奇特,整体来看朴拙古奇,浓黑的长眉毛一直伸延至花斑的两鬓,另一端却在耳梁上连在一起,宛如一道划分面目的黑线与那深沉忧郁的鹰目形成鲜明的对比。嘴角和眼下的皱纹则使他看来有种不愿过问世事、只是沉浸于疲惫和伤感的神情。/p

他的鼻梁像他的腰板般笔挺而有势,加上自然流露出傲气的紧抿唇瓣、修长干净的脸庞,再搭配着他那宽松中又透着威严的宽袍大袖,看来就像曾享尽人世间富贵荣华,但现在已心如死灰的王侯贵族。/p

鲁妙子则在审视了岳松一番之后摇了摇头感慨道:“之前便从小陵口中听到过先生之名,我原先还以为是我那名故人有传人出世,今日一见,方知此乃大缪,岳松,哈,你和他,确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人。”/p

此时徐子陵的茶饮已上,却是和当下流行的煮茶之法并不相同,只是单纯的以山泉水烧开的热水浸泡茶叶,想来也是这位鲁妙子大师自己钻研出来的方法。/p

双方举杯一饮,清香沁入口鼻,此茶叶乃是鲁妙子在这数十年间花了大量精力去移植培育,除了那六果酿之外,这些占用了他无数精力的饮品极少有他人可以品尝。/p

鲁妙子先用赞赏的目光看了一眼徐子陵,然后面对着岳松正色说道:“岳先生此来,想必是受了小陵的请托,只是我这30年的陈年旧伤已非人力可以弥补,就连子陵他的长生诀真气也是枉然,老夫最多再有半年之命,纵有神佛之能,也无救也!”/p

话语中的苍凉意味分外明显,徐子陵连忙出声劝解道:“鲁师,老爹修炼的神照经真气在救人方面成效绝不下于我和寇仲的长生诀,我现在功力浅薄,无能去化解老师身上之伤,老爹他是一定可以办到的!”/p

岳松则是皱着眉头看着面前一脸哀伤模样的鲁妙子,先不论身体上的伤到底如何,这种心理状态就绝对不是一个想要求生的病人该有的,没有足够坚强的意志作为支撑,被这股颓丧之气影响到的周身上下可不是外来的内气可以挽救的,人,总是要先做好自救的准备。/p

不过孤寥一生数十年,终于有一名弟子可以传承自己衣钵,鲁妙子不好拂去徐子陵的好意,便伸出手腕让岳松把脉,只是面上神色中的死气依旧挥之不去。/p

内元入体,探经索脉,一缕细小的真气在巡游鲁妙子周身之后重新回返,鲁妙子在感应到周身上下有所变化的时候面现异色,而岳松则是皱着眉头看着老人一字一顿的说道:“你想不想活?”/p

鲁妙子淡然一笑,重新举起茶杯说道:“人生若梦,弹指即过,回首前尘,惟只悔恨交缠。到头来,一坯黄土会把所有成败埋葬。我这一生已经过得足够失败,现在有子陵传承我之所学,我也可以不用带着太多遗憾进入黄泉了!”/p

紧逼不舍,岳松继续问道:“所以你还是有所遗憾?而且,你居住在这里,就说明你并非真正孤独一人。”/p

“我生平做过两件后悔终生之事,一件让我沉伤累积,只能步入死途,另一件让我注定孤独终生,死后不得祭祀血食。”沉声低吟,鲁妙子昂首带着泪光感慨道:“悔恨在心,终至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鲁妙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