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我为唐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长安保卫战(6)

刘允章今天听了李立一席话,听的有点怀疑人生了。

当然,他更多的是怀疑眼前之人绝非新华李立,因为他印象中的新华李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面对胆敢阻拦自己的一切人、事、物,他更加喜欢的做法就是,简单粗暴野蛮的摧毁、铲除、湮灭。

今天他似乎见到了一个假大空的盗版新华李立,说话总是那么喜欢装腔作势。

什么悲天悯人啦,什么用爱去感化敌人啦,什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啦,什么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让之下的臣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工作繁衍不息啦,这真的是新华李立的做派吗?

虽然刘允章的疑虑重重,甚至有点怀疑人生,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在自己的心里留了一个疑点,有机会一定要揭露出他的真面目。

就在刘允章打算告辞的时候,李立再度叫住他。

“副总统大人,我打算跟你说一下的,就是咱们以前那个强制教育的问题,扫盲的问题。”

“主上请吩咐。”刘允章虽然很怀疑眼前这个新华李立的真假,但是暂时还只能顺从。起码在证明他是加的之前,起码在他没有下达祸国殃民的政策之前,他都会这么办的。

李立很温和地说:“以前,咱们有点太过粗放了,搞的是一刀切政策。所以以后,对于年纪大了一点的,咱们可以采取,相对灵活一点的政策。”

“主上打算如何改变。”

刘允章一直以来也是对于李立那个扫盲政策,很头疼。照做吧,太难了,很多老百姓,只有白白被罚款的分。年纪大了,想学习,那都很难。不照做吧,那就是不尊皇命了,抗旨不尊,事情可是很大条的。

李立又是温和,又是狠辣的说道:“这样吧,六十岁以上的,只要能够记住阿拉伯数字就行。如果年纪再大一点的,那还可以给一点更加宽松的政策。总之,咱们在不食言的前提之下,为那些记忆力严重衰退的老年人,减减负。

五十岁以上的,记忆力应该也不大好了,给他们一半阿拉伯数字来滥竽充数。

四十岁以上的,可以用三分之一的阿拉伯数字充数。

三十岁以上的,可以用四分之一的阿拉伯数字充数。

二十岁以上的,可以用五分之一的阿拉伯数字充数。

二十岁以下的,严格要求使用汉字,不得滥竽充数。

还有就是,但凡是滥竽充数的,颁发的证书为普教结业证书,正常考核过关的,颁发普教毕业证书。

有证书者,不再罚款,没证书者,给我狠狠地罚款,罚到人人都识字认字为止。没文化,很可怕,他们很大程度上,那就是睁眼瞎。

不但是如此,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一种极度恶劣的影响,让不少人影响到下一代人的畸形发展,误以为,什么读书没用之类。

既然他们认为,他们可以不读书也能好好的生活,认为读书没用,那就让他们狠狠地心痛心痛,知道不识字,那就是要面对灭亡,面对痛苦,面对无边无际的灾难。”

就在这个时候,刘允章忽然感觉,新华李立又回来了。是的,新华李立就是这么的霸道,这么的狠辣,这么的无情。

“主上,由于结业证书的出台,切实化解了很多的矛盾。但是问题还是很多的,就怕有人,就算是主上推出了结业证书政策,他们还是没能达到主上预期的要求。

那么如果还是像以前要求的罚款那样,强势强硬的要求罚款,会激发很多矛盾的。尤其是像现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那么就更加敏感了。主上,这个罚款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在通融一点,别搞得那么生硬。”刘允章虽然看到了因为新华李立对扫盲政策的微调,将难度减少了很多,但是依然还是心怀忐忑。

李立冷笑着说:“激化矛盾?没那么可怕!激化就激化吧!只要发现闹事的,那就借用他们的脑袋和他们的鲜血,告诉一些蠢蠢欲动的人,朝廷对于提升民众文化素质的决心和态度。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那是没有任何前途可言的。

我们的扫盲,并非苛求人人都能成为文化达人,但是我们需要这种氛围,这种思想倾向。

我们的扫盲工作,更多的是打破五族七望对于文化知识的垄断。

老夫子喜欢说什么劳心者食人,劳力者食于人。

如果五族七望一代代都成了食人者的代表,其他百姓都成了食于人的人。那么问题就会变得不可收拾,强者会慢慢的变弱,弱者会变得更加的弱。那么我们所谓曾经的璀璨文明,必将会慢慢的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虽然我们可以重用五族七望,但是我们不能让他们将文明给垄断了。任何的垄断,都会形成一家独大,缺少竞争,造成一种惰性,让我们的发展变得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

只有引进更多的良性竞争,造成更多的威胁和压力,才会人人自危,才会人人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唯有如此,国家民族才能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起来。

否则,那就会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个国家民族,也会慢慢地日落西山,奄奄一息,一代不如一代。

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不管我们以前已经取得了多少辉煌的文明成就,但是如果不能存在着强大的良性竞争机制、竞争体系,那么一定会是一副坐吃山空的局面。”

“啊?原来主上这是高屋建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一章 长安保卫战(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