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灶下婢>第75章 腊八

绿丫抱着小全哥逗了一会儿,就听到小柳条说张谆把人接回来了。绿丫忙抱着孩子迎出去,张谆和张大伯一行人先到厅上来,各自见过礼,绿丫又让小全哥见过了伯公公。

小全哥是个爱说话的,又乖巧,绿丫让他叫什么他就叫什么,张大伯急忙把小全哥拉起来,仔细瞧了瞧才对张谆道,“谆侄儿,要我说起来,这孩子和你小时候长的还真像,脾气也一样,都是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十分乖巧。”张谆笑着应了几句,绿丫又道:“上回您来的时候,我不晓得真假,况且这京城地面上,从来不少那些冒充的人,这才送您到客栈安置,您可千万别见怪。”

见绿丫要行礼,张大伯忙让张大娘拦住她,脸上就做出一个苦相:“千里来投奔,我们也觉得丢脸,可是族里的事,谆侄儿也是尽知道的,不然我也不会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背井离乡来京城。”张大娘听了,也在旁边滴两滴泪,这些话都说过,绿丫让厨下整治酒席,把张大娘和她侄女都请到里面说话。

这侄女绿丫已经知道本姓楚,是张大娘亲亲的姨侄女,嫁过去刚半年就守寡,婆家待她十分不好,娘家那边又是个继母,嫌她晦气,成日指桑骂槐,她存身不住,这才来投奔张大娘。

等进了绿丫的屋子,张大娘才抱歉地对绿丫道:“侄媳妇,你表妹命苦,三岁没了娘,那个后娘又跟要吃人一样。好容易长到十四,她后娘又贪图那家的彩礼钱把她嫁给那个痨病鬼。嫁过去没了半年就丈夫没了,婆家见人财两空,打算把她给卖到青楼里,若非那族里还有几个没丧天良的人,她后娘这才不情愿把她接回来,可接回来也没什么好脸,我这才把她接来,可谁也没想到,好容易过了两天安生日子,谁知又遇到地里遭了灾,你叔公那个人,你也是晓得的,族里就数他富,几句话就要把我们的田地典给他,我们没法才出来逃荒,幸好运气好,正好遇到朱大爷,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都认得,这才跟他一起上京。侄媳妇啊,我们但凡要再有些别的法子,也不会拖家带口地上来。”

说着张大娘眼里的泪就跟泉水一样落下来,她侄女也在旁边流泪,绿丫忙又安慰她们几句,笑着道:“我们在京城虽也不怎样,但也有口饭吃,只要认我们是一家人,就在这安生住着,等过些日子再另做打算。”

张大娘听绿丫说出这么一番话,急忙点头:“侄媳妇,你果然是个贤惠人,要不是……”绿丫忙道我晓得,楚氏又和绿丫重新见了礼,绿丫让辛婆子带她们去客院歇息,脸上满是歉意:“这宅子小,也只有客院能安置你们,虽说不在内院,但伯母和表妹要进来,也是方便的。”

张大娘连声应是:“哎哎,我晓得,京城比不得我们乡下地方,规矩大。还要分什么内外。”楚氏扶了张大娘离去,绿丫瞧着她们背影,眉头微微皱起,什么都没说。

客院虽小,也有五六间屋子,张大伯夫妇住了南边那间,楚氏住北边,中间做个堂屋,张大伯儿子叫个栓柱,就住在东厢,安置定了,张大娘又带楚氏进去和绿丫吃晚饭,张大伯带栓柱和张谆在外头吃了,

吃完饭张谆陪他们说会儿话,也就请他们各自安置。张大伯和栓柱回来见堂屋里亮着灯,晓得张大娘两人已经回来,也就进堂屋。

张大娘正在那和楚氏说什么,楚氏脸红红的,瞧见张大伯进来,张大娘就抱怨地说:“老头子,你来劝劝,这会儿菊儿又不肯了,说侄媳妇待我们这样好,怎能为了自己就去勾引她的丈夫?”

张大伯喝了两口酒,本已思睡,听了这话那睡意都有些消了,哎呀一声就道:“菊侄女,这男子家纳个妾不是天经地义的,什么叫勾引呢?再说你也说了,侄媳妇待我们好,正因为侄媳妇待我们好,我们才该帮衬着她,他们现在成婚不久,也就三四年吧,那正是蜜里调油,当然不会说到这件事上,可是等再过两年,侄媳妇年纪也渐渐大了,那不该纳个妾来给侄儿?你想,与其那时寻一个不知道底线的和侄媳妇吵,倒不如这会儿你嫁了侄儿,你是个软和性子,她也是个好人,你们妻妾相得,这不就是两好合一好?男人在外头也好安心赚钱。”

楚氏性子本就极其软和,况且自从丧母后,后娘待她没有好脸,骂都还是轻的,亏的张大娘还肯照顾她,这才让她活到长大,之后做了寡妇,也是张大娘收留,不然就流落烟花地或者被后娘再嫁到山里了。此时听到张大伯这样说,脸更红的不能瞧了:“姨父这话很有道理,可是姨父,先不说表哥看不上我,就算他肯了,这做妾也不是什么有脸面的事,就算在我们乡下地方,也没听说谁家乐意把女儿去做妾的,除非是那丧尽天良的后娘。”

张大娘叹气:“说来说去,菊丫头,你还是怪我没本事,也是,若我和你舅舅有本事,也不会让你嫁给一个痨病鬼,还险些让你被卖去青楼。做女人的,谁不想嫁个好人家,可是菊丫头,你今年虽然才十六岁,已做过一次寡妇,好人家的大老婆,轮得到你吗?若嫁到那样穷人家,可我也不愿意你再去吃苦。我们来投奔,靠的不过是那点族人间的情分罢了,可这情分可厚可薄。瞧着侄儿是个忠厚的,侄媳妇也待人好,可这家里你也瞧见了,先不说这屋子,伺候的人也不少,这人多口杂,我们又是寄居的穷亲戚,拿不出什么打赏的钱来,到时要有


状态提示:第75章 腊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