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极品冒牌驸马>第二百三十八章 征突厥
,便是放任许辰去办了。

而这针对突厥的草原骑兵,许辰也是下了大工夫研究的,唐军的轻骑迅捷勇猛,比那突厥骑兵自是强上许多,这也是哥舒翰的骄傲所在,他这一批骑兵战斗力的强悍程度无可匹敌,若是两军对垒。一旦开打,轻骑必会把敌方阵型冲散,而且大有直捣黄龙之势。

不过这次讨伐的突厥骑兵也没有那般不堪,这十几年他们连年吞并部落,甚至几次进攻回乞,上一次偷袭边境其迅捷程度实在不容小觑,若是和唐军打游击战,靠着游牧民族跑的快的优势,也很让人头疼,而且这突厥乃是两万骑兵。实打实的骑兵,一旦全军冲击,也是很难抵挡的。

许辰这几日便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各样的法子,好办法并没有多少,以前倒是看过一些军事书籍,抵挡骑兵的阵型有什么却月阵之类的,但在草原上并不适用,草原上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地形了,平原乃是骑兵的天下。到时候自见分晓了。

。。。。。。。。。。。。。。。。。。。。。。。。。。。。。。。。。。。。。。。。。。。。。。。。。。。。。。。。。。。。。。。。。

三天之后,全军集结在凉州城北的大营处,誓师出征。

这六万边镇将士加上许辰带来的龙武卫三千禁卫,总计六万五千人。向漠北草原进发。

这几日前方军探频频送来消息,已经锁定了这股突厥势力的老窝,哥舒翰便决定率大军挺近草原,将突厥连根拔起。回乞也做好了帮衬战事的准备,这次出击,显然势在必得。

哥舒翰令大斗军为先锋。龙武卫三千协同,共计九千八百人,于黎明时分率先开拔,出凉州,经西门关,直入草原腹地,而统帅这只先锋部队的正是许驸马。

哥舒翰之所以做这样的决定,却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朝中来的敕令,边令城带过来的,杨国忠几次在皇帝老儿面前说那突厥只是一残部,哥舒翰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灭掉,这正中了三哥的下怀,他派许辰出征,要的就是给他功名,于是在杨国忠的再三怂恿下,老皇帝这才做出这道敕令。

第二个原因便是觉察出这驸马有意要亲自领兵,加之先前发生的事,哥舒翰对这驸马倒是有隐隐的期待,朝中敕令是让哥舒翰对驸马委以重任,铲除突厥,这才让许辰做了先锋官。

这几日两人也是交谈甚多,哥舒翰对这位驸马印象自是特别,也并没有因为哥舒德英的事再多做追究,算是摒弃前嫌,两人谈话的军事重点主要是集中在吐蕃身上,这次出征突厥,若是吐蕃人大举进攻九曲,难免抵挡不住,而哥舒翰最近也在留意吐蕃的动态,九曲一带这几日却是有几批分散的吐蕃探子来回游走,显然是有所窥探等待时机。

不过许辰对天宝年间的历史还是有所理解的,哥舒翰自从占得九曲一带战略要害之后,吐蕃人便老实了许多,之后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若是这次果真是突厥和吐蕃联手的阴谋,那只能说明一点:历史的进程已经发生了些微的改变。

而许辰期待的正是如此,倘使历史真就发生了改变,哪怕些许一点,都是好事,证明自己对这个时代确实能做出影响,那依着历史的轨迹就有可能改变历史了。

这场战争是唐军对突厥的讨伐,而且由于李隆基派驸马出征,证明皇帝很看重这场战争,而且凉州半个月以前就已经开始集结集结军队,从各地抽调精兵良将,声势无疑是浩大的,讨伐多是如此,就是摆明了去打你,要的是个气势,哥舒翰号称出兵八万进入漠北的消息,也早就传了出去。

突厥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准备,讨伐突厥远没有想象的那般简单,前面许辰已经和哥舒翰分析过要害,虽然是以多打少,但突厥以骑兵为主,机动力很强,军队又深入腹地,一旦被利用地形分散开来打,唐军并没有多少优势,只要突厥人不傻,肯定不会跟唐军正面作战的。

许辰作为行军统帅,哥舒翰亲自委任的先锋官,于十月二十一号黎明时分率领大斗军,龙武军先锋部队开拔,而在往前两天许辰便与大斗军众军士喝了个稀烂,这一连三天都是酒肉管饱,犒饷士卒。

而许辰被委任为先锋官的消息,前两天哥舒翰就已经和他说过,边令城便是把敕令给带了过来,大致是朝中的意思。先锋官这的确是个技术活,冲在最前头定然要拿出唐军的气势,当然也是比较冒险的,显然老皇帝既然让他来得军功也不至于放到这么一个拼命的位置上,而哥舒翰也暗示过许辰,这里面有杨国忠的意思。

许辰不知道哥舒翰为什么要给他透露这样的信息,试探了几次边令城之后,杨国忠果然有重大嫌疑,若果真是杨国忠插手,将自己派为先锋官。这里面肯定别有猫腻,那危险性,不免加深了一些,不过许辰虽然过于优柔寡断行事顾忌思前想后,但对于这样一个机会,却是异常兴奋的,这次要打了胜仗这功劳肯定是应得的,日后也容不得旁人置喙。

因为行军打仗的事宜,许辰便和程守礼熟络不少。三天的相处下来,这程守礼也不再因为那一句失言而忌惮许辰,话匣子一打开,拦也拦不住。

这才中午的时候。先锋部队已经出了凉州地界,往北直奔西门关,因为这先锋部队乃是以轻骑为主,行动倒是迅捷。许辰先前操练的弓箭营却是带在了身边,主要是想试一试能起到多大的效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八章 征突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