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第二十四章 冀州6
只要他们决心赶到平乡,我们就能伏击他。”

张白骑也这么想,所以他暂时还忍得住心中的怒火。他花尽心思,费尽心血打这一战,却在最关键的诱敌上出现了失误,这是他根本没有想到的。他望着满头大汗的苦哂,真恨不得冲上去狠狠地踹他一脚。自己用错了人,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只要白波军继续前进,走进黄石山,一切都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雪越下越大,转眼之间,地上就渐渐地变白了。

张白骑望着斥候一路狂奔的身影越来越近,心脏突然剧烈地跳动起来。

他急切的盼望着斥候能够告诉他敌人前进了。

“张帅,敌人撤走了。”

张白骑顿时万念俱灰。

………………

胡才将大营扎在巨鹿城的北门,严禁部队进城。

夜里,许多百姓携家带口返回巨鹿城。胡才命令李肃带着五百汉族士兵进城,安置无家可归的流民,发放食物和御寒的衣物。

胡才一直在大营内巡视,直到看到所有的士兵和战马都得到妥当安置,他才回到中军大帐,这时已经是下半夜了。

大雪下下停停,一直下了三四天。浣水河全部结冰上冻了。

第五天,袁绍给他的安平国的粮草运到了。

胡才看到高览大步走进来,随手丢下手上的书简,笑着说道:“今天,你又把谁打下马了?”

高览赶忙说道:“今天就和俊乂练了一阵。”

这几天,高览他们这些军中大将无所事事,所以就比武。但张颌,高览,晏明等武艺差不多,谁也不服谁。

“有什么事吗?”胡才问道。这几天,他们这些人天天聚在一起,比武取乐,很少到大帐来。

“安平国的粮草运到了。”高览说道,“押粮的是安平国的李孚大人。”

胡才闻言立即站了起来。

“他一定带来了袁绍的消息,我们赶快去接一接吧。”

胡才走了两步随即发现高览站着没动,奇怪地问道:“怎么不走?”

“大人,李大人已经迎上去了。”

“那我们也要去啊。河北到处都是名士,得罪不起的。”胡才笑道。

“这位李大人是冀州名人,他是冀州魏郡的门阀望族子弟,不但学问高深,而且为人慷慨大度,忠烈正直。”高览答道,“不过听说他的行为有些浮躁。”

胡才很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

高览迟疑了一下,说道:“听说的。”

李孚可是名人是,兴平中,本郡人民饥困。孚为诸生,当种薤,yu以成计。有从索者,亦不与一茎,亦不自食,故时人谓能行意。后为吏。

建安中,袁尚领冀州,以孚为主簿。曹cao进攻袁谭,袁谭战死。孚还城,城中虽必降,尚扰乱未安。孚权宜yu得见曹cao,乃骑诣牙门,称冀州主簿李孚yu口白密事。太祖见之,孚叩头谢。曹cao问其所白,孚言“今城中强弱相陵,心皆不定,以为宜令新降为内所识信者宣传明教。”公谓孚曰:“卿便还宣之。”孚跪请教,公曰:“便以卿意宣也。”孚还入城,宣教“各安故业,不得相侵陵。”城中以安,乃还报命,公以孚为良足用也。会为所间,裁署冗散。出守解长,名为严能。

稍迁至司隶校尉,时年七十余矣,终於阳平太守。

白波军现在少的就是这种名士,他的军中只有李肃,但李肃根本不能和李孚相比。

胡才心里顿时对名士大感兴趣。

李孚三十多岁,身长八尺,腰悬长剑,衣着华丽。他的面容清秀,留三绺长须,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神态看上去平和稳重。大概因为连续赶路的原因,李孚显得非常疲倦,眉宇间愁云密布。

他对胡才的热情接待并没有表示出什么喜se,只是淡淡地躬躬手,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客气话,然后就跟着胡才进了大帐,李肃和李青随在胡才左右相陪。

看到大帐里的案几上,地上铺满了冀州地图,记录文字的竹片丢得到处都是,李孚的脸上显出一丝惊讶。

胡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乱了一点,让李大人见笑了。”随即示意站在大帐门口的高览,张郃过来收拾。

李孚立即摇手道:“不用,不用,马上我们就要用到,不用收拾了。大将军对冀州局势如此关注,实在令下官感激。”随即又说了几句废话,李孚立即转到了正题上。

“袁大人这次让我来,主要是想听听大将军对冀州战局的看法。”

胡才笑道:“李大人远道而来,路上又遇上下雪,一定十分劳累,还是先歇歇吧。”

“黑山军猖獗难定,前方军情紧急,哪有时间歇息。袁大人心悬战局,迫切想知道大将军可有什么破敌妙计。”李孚一边坐到客席上,一边问道。

胡才拿起身边的地图,一边走到李孚席前,一边说道:“既然李大人心急,那我就说说自己的想法,请李大人指点。”

李孚看到他拿着地图径直走到自己面前,吓了一跳。这人是不懂礼节还是礼贤下士,哪有官大的跑到官小的席前商讨事情的。

坐在陪席上的李肃和李青对着胡才连打眼se,可惜胡才没有看到。

李孚慌忙站起来,紧走两步迎上去道:“大将军,我们还是就着火盆说吧,天气实在太冷了。”

李肃和李青也先后站起来,随声附和。总不能当众让胡才出丑吧。胡才犹不自觉,连声招呼高览和张郃拿几张牛皮缛子来


状态提示:第二十四章 冀州6--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