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传奇1997>第二百三十六章 势在必得
一下收购策略。

“波总,你是想用易迅来收购新浪?”张奕听了他的想法后,眉头皱了起来。

“易迅是联交所上市公司,新浪又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这种跨境并购,操作起来会非常复杂。需要同时符合大陆、港交所、各地的并购法律,并获得审批……”

隋波这才反应过来。

对啊,这可不像当年的盛大收购案,两家都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只需要用现金+股票,换股并购的方式就可以了。

如果用易迅来收购的话,那就属于跨境并购了……

一般跨境并购的案例,为了便于操作,大多会对被收购方进行私有化,通过溢价的方式来回收公众股份,以保证并购能够顺利完成,也避免大量小股东和投资者的诉讼。

可隋波并不打算把新浪私有化啊!

上市公司私有化之后,除非另外选择交易所二次上市,否则无论是市场影响力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度,都会大幅下降。

以新浪在国内门户网站和网络媒体的门面地位,私有化会触及很大一批人的利益的!

“joe,那你有什么建议吗?”隋波问道。

专业的问题,还是让专业的人来解决吧。

张奕想了一阵,才道:

“我建议,还是由你个人,联合易迅、易趣,以入股的方式成为大股东,获得新浪的控股权,进而进入董事会,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这样的话,还是普通的投资行为,动静会小很多!”

隋波一听,

嗐!这不就是盛大的套路吗?

不过就是把换股收购,变成了现金收购呗……

也是,在前世,老陈那时候已经是首富了。

身边肯定也有一大堆投行的专业人士,给他筹谋划策。

这样操作起来,的确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

现在新浪的股权非常分散,从机构和基金处很容易就能买到大量的新浪股份。

只要不超过20,就不需要并表损益。

前世老陈悄悄买到19.5,然后对外宣布正式启动收购,可以说已经考虑非常周详了,进可攻退可守。

而且隋波如果动用易趣和易迅,并且加上自己的私人信托同时吸纳新浪股票的话,更不会触及到的披露线。

当然,为了避免新浪方面的抵触情绪。

前期的沟通和谈判是必须的。

在前世时,老陈为什么始终和老段、汪延等人没有谈妥,坊间并没有明确的消息,但大致的推断都是老陈不愿意出太高的价钱。

毕竟当时盛大的资金有限,只有4.42亿美元,而且其中还有1.667亿美元应预留用于支付而不能用于收购。

也就是说,当时盛大只有2.753亿美元的收购资金。而且前期为了先拿下19.5的股份,盛大现已投入2.3亿资金。这就表明了老陈后续的收购资金不足。

而且,当时盛大收购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其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未来还有一定的偿付压力。

所以面对老段的狮子大开口,老陈选择了“硬上”,也是没办法。

另外,老陈当时估计太自信了,并没有把新浪董事会的其他利益方和管理层“安抚”好。

隋波要想顺利拿下新浪,这些问题,都应该要提前解决掉!

从资金上看:

隋波手里现在还有8亿多美元;

易趣这次大促虽然花销很大,但销售回款也不错,属于小亏,现金储备也还有7、8亿美元的样子,自由现金流更是高达3亿美元;

易迅上市后,募资50亿港元,但是基本上没怎么花,毕竟易信和腾讯的盈利都非常好,今年的营收预计会超过20亿rmb。也就是说,拿出个5、6亿美元用于收购,问题不大。

这就比当年的老陈强太多了。

所以,收购新浪最大的障碍,就是新浪董事会和管理层。

董事会方面,随着姜丰年不断的减持,现在持股已经低于1,以他为首的ww派现在董事会中的话语权已经很小了。

也就是说,主要需要搞定的,是陈立武为首的北美投资派,和老段为首的四通派。

这也是为什么隋波第一个约谈的就是老段的原因。

和老段谈完,他会再去和陈立武谈谈。

对于风投机构,隋波有太多的筹码可以做交换了,比如在后续的投资项目中,带着华登一起玩……

最后就是管理层。

ceo汪延肯定是要谈的,毕竟他身兼董事、ceo两个身份。

无论是在董事会里的一票,还是管理层的话语权,他都是个重要人物。

但光汪延一个人,是不够的……

新浪目前系属弱势ceo格局,汪延位置虽高,却并不具备国际公司ceo所拥有的全部管理实权。

cfo兼联席coo曹国伟、联席coo林欣禾则属位高权重的实力派,其中曹国伟执掌财务、销售两大实权部门,“背后均有海外董事支持”。

此外,新浪还有一个“灵魂人物”,就是副总裁、新浪总编辑,陈彤。

陈彤可以说是成就了新浪网络媒体大鳄位置的主要推手,网络新闻甚至被称为是“陈彤”模式。

他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新浪的一个时代,被称为中国网络新闻第一人。

汪延、曹国伟、林欣禾、陈彤。

新浪管理层的这四个人如果搞定了,收购新浪后的整合,会容易很多。

毕竟收购是资本层面的运作,其实不难。

有钱,再有专业的投资银行来运作,规避风险,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六章 势在必得--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