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青衫无墨>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石之策

诸葛渊见赵谦见解不俗,暗道:“没想到其年级如此轻,已然胸怀锦绣,腹藏山河。”便道:“你所言不错,平城的重要性仅比一般县城高些。不过魏国选择定都平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崔浩,崔浩一直劝谏魏国定都平城,原因在于,若鲜卑拓跋深入中原,便会让中原汉人没有残喘之机,天下一统的时机也会向后推迟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你适才提到的周大人,此人名为周澹,乃是道教隐宗安排在朝中的一枚棋子,负责协助崔司徒和寇天师,不过此人后来被无涯观秘密除掉。”

赵谦道:“那么拓跋皇室为何会同意崔司徒的提议,定都平城?”

诸葛渊道:“鲜卑各部本是北方游牧民族,不习惯中原环境,当年鲜卑拓跋攻打河北的鲜卑慕容,过半士卒和牲畜水土不服,患病而死,因此,他们并不适合深入中原;还有,鲜卑拓跋设置六镇是为了保卫京畿、防备柔然,然成也六镇,败也六镇,六镇鲜卑手握重兵,一旦失控,必然露出獠牙,因此都城不能远离六镇;并且,魏国南有宋国,北有柔然,宋国对魏国的威胁并不大,自檀道济、高进之被杀之后,更是北伐无力,而柔然对魏国始终是一个悬顶利刃,不得不除,平城的优势,便在于北伐;最后,若平城遭到南方攻击,鲜卑拓跋可迅速退回北方草原。”

赵谦道:“那关中如何?”

诸葛渊道:“关中秦汉尚武之风尚存,豪强者纵横,家学传世的士族大家较少,而耕战合一的豪族却不少,这些豪族少奢靡之风,虽说现在实力弱小,微不足道,但由于崔浩的暗中布局,他们有了残喘之机,日后定会成为一统中原的中坚力量,不过那也是百余年后的事情了。”

赵谦道:“那现下如何?”

诸葛渊笑道:“至于现在,北方各族杂陈,企图谋反者的身份、族群分布、起兵原因以及朝廷的兵力分布对起兵地点都有影响,朝廷对各个族群的态度亦是复杂异常。卢水胡、山胡、匈奴、高车、丁零、氏、宪、鲜卑慕容、鲜卑秀发、鲜卑乙弗以及汉人,尽有叛乱之心,但却是散布在天下各处,因此起兵之处,也是难以定论。不过都是一群登不上台面的家伙,既看不到关中的重要性,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赵谦道:“那中原为何是百余年后统一,现在又为何不可?”

诸葛渊道:“其中缘由,若现在告诉你,只会让你心灰意懒,丧失斗志,待到时机成熟,我自会告诉你。”说罢,心中暗想:“临儿便是因此而丧失进取之心,一心营商,不问江湖,若我将其中缘由告诉赵谦,只怕他现在就归隐山林了。”

赵谦点头道:“前辈所言,晚辈谨记。”

诸葛渊道:“你去关中,可有其他打算?”

赵谦道:“世事无常,很多时候,太早计划等于计划两次。我对关中并不了解,现在做太多打算也是徒劳,其他的,等到了关中再说。”

诸葛渊道:“十年之后,崔司徒遇难,以你性格,定会前去相救,但你现在实力太弱,可曾对提升自己的实力做过打算?”

赵谦略做思索,道:“北方的江湖门派,以翰墨门、弱水山庄、丹青堂、武凌城最为著名,而武凌城就在关中,我想去那里看一下。”

诸葛渊道:“这些江湖表面上的门派并无什么高手,以你的悟性,就算自行修炼,十年之后,也能不弱于这些门派的任何一人,你去与不去,并无分别。不过,要想成为绝顶高手,还是太过困难,我倒知道一个去处,你去再合适不过。”

赵谦忙问道:“什么去处?”

诸葛渊道:“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山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台为最名。”

赵谦道:“楼观?”

诸葛渊道:“道教之中,天师最大,楼观最深,玄真最文。而楼观派正在关中。”

东汉末年,道教林立,但由于黄巾起义的失败而转入低潮。此时,干家道和李家道仅限于家庭之间,影响力甚小,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教派为天师道、楼观派、玄真派。天师道、楼观派属正一派,为道教显宗,玄真派为道教隐宗。其中,天师最大,楼观最深,玄真最文。

正一意为正以驱邪、以一统万。《崆峒问答》曰:“何谓正一?正者不邪,一者不杂。正一之心则万法归一,故曰正一。”

正一派以天师道为代表,天师道乃张陵所创,其孙子张鲁占据汉中,****,休养生息,得到百姓拥护。后归降曹操,曹操命令天师道北迁,导致道众散布天下,组织涣散,逐渐衰落。后赵王朝强迫人民皈依佛教,很多道民被迫南下,天师道更加支离破碎,科戒废弛,混乱不堪。很多道民各自为教,道风不振,诳诈万端,惑乱万民。后来寇谦之得成公兴真传,整顿天师道,提出了“佐国扶命”的政道观,派弟子收罗逋逃罪逆之人,天师道渐渐走向正统,此时声势日隆,教众达上千人,故曰最大。

楼观派又名文始派,源于老子,由老子弟子尹喜开派,秉持祖师教义,仅以法脉传承,其传人寥若晨星,但多是绝世高人,庄子、列子以及后世的陈抟、张三丰均属此派。此派功法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为道家最上乘武学。因天师道统领天下道教,成为万法宗坛,楼观派也被归入正一派中。北魏初期,楼观派有所发展,共四十余人。因功法最为高深,故曰最深。

道教隐宗即为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石之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