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混在抗战>第392章 看他怎么办

俄罗斯,还有现在的苏联,都有一个无比强大的盟友:寒冷!

曾经,拿破仑以六十万大军,俄国连战连败,最后沙皇不敢抵抗,一把火烧了莫斯科跑了。结果不久之后,无比寒冷的天气就让拿破仑知道了什么叫做地狱的阴风。六十万大军活着回到出发地的不过两万人。伟大的法兰西帝国就此衰败,拿破仑也再没能继续他的辉煌。 而继拿破仑之后,希特勒也遭受到了苏联那寒冷天气的侵袭……可以说,如果没有寒冷天气的帮助,苏联很有可能打不嬴那场护国战争。可战争没有如果。不管是叫俄罗斯还是叫苏联,他们都占据着两个巨大的优势,一是无比广阔的战略纵深,二就是无比骇人的寒冷。

外蒙不比西伯利亚暖和多少。

就像秦卫对周恩来说过的,他之前就想过派一支军队前往外蒙,趁着日苏交战的时机先把外蒙的归属权定下来再说。可就是因为距离和气候,以及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他的这个计划只能一再搁置。尤其是气候,更可谓是最大的难点。在西伯利亚的冬季跟苏联人交手是一场噩梦,可就算没有苏联人,那儿的寒冷同样也会成为无数人的噩梦。

如果中共考虑并通过了他的建议,那么,如何应对北方的冬季就是他们怎么也越不过去的一道难题。

秦卫对此也没有多少办法。这只能让中共自己去解决。而只要能撑得住那里的天气,中共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契机!

……

“大家都只看到了搬家去外蒙的难处和害处。却没有看到我们搬过去之后可能获得的一个巨大的好处!”

延安窑洞。

毛泽东听完一干中共中央领导的发言之后,也抱着大搪瓷缸子用自己那专属的湖南腔大声说了起来:

“钱!”

“只要我们能够合法合理的进入外蒙,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易地获得外蒙的大量资源……虽然因为距离和运输等原因。这些资源很能以我们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有一种资源即便是再远,环境再差,也极为有用的。”

“主席,你说是那儿的金矿?”任弼时是知道外蒙那份绝密情报的人物之一,稍一动脑就觉得自己想到了毛泽东所指的是什么。

“没错。就是金矿!”毛泽东笑了起来,“咱们共产党可是穷啊!用句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穷得叮当响’!恩来同志所领导的南方局在给中央的建议上不也说了吗?一旦我们决定大规模的进入外蒙,那么。外蒙的那几个大金矿就必须收入我们的手中。”

“如果能把金矿弄到手当然是好。这东西对咱们来说。可比什么油田、铜矿类的东西更实在。”朱德沉吟道,“可是润之啊,你想过没有。就算我们愿意去外蒙,那外蒙的乔巴山,还有苏联方面会怎么想?”

“苏联都被打到乌拉尔山以西去喽!”毛泽东笑着摆了摆手,颇有一点小得意。他之前还真对亚欧分界什么的不太清楚,对西伯利亚的地理情况更有些抓瞎。而且他也相信,在座的几乎每个人都跟他差不多。可现在他却发现自己的眼界更宽广了。不仅仅是地理,而且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东西。他知道这是因为什么……书!秦卫送来的那些书!从政治到地理,从历史到风俗,从经济到工业,几大箱子。几乎无所不包。而那本《大国崛起》更是让他爱不释手……他不含了后世那些专家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更不知道在21世纪初,中共中央政治局还集体学习过这本书上所讲述过的内容。他只知道,这本书给了他一种全新的,从没有过的体验。每看一次,他都觉得自己有新的收获,每看一次,他似乎都能对现在这个世界的脉络把握的更加清晰。甚至于,他还专门为此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对秦卫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虽然是败退了,可苏联的绝大部分力量都没有损失,乌拉尔山以西才是人家最重要的地盘儿啊。”朱德小小白了一眼毛泽东。就你知道的多,这段时间谁没念过两本书?“而且在西伯利亚,在伊尔库茨克,铁木辛哥也还在嘛!二十多万大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单以其装备来看,就足抵得过咱们中国的百万大军啊。”

“所以我们才更要去外蒙,我们跟苏联是天然的盟友嘛,曾经还受其领导,现在更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日本,”毛泽东笑道:“所以,支援一下我们的战友也是应该的。虽然我们的力量有些微薄,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他斯大林就算再霸道,再毒辣,也得承我们这个人情!”

“主席刚才说的金矿让我想起了一点儿东西。”陈云突然冒出来一句。

“想起了什么?”张闻天和王稼祥一直都在努力地思索着搬家的好处和坏处,可他们平时更加注重的是理论,比起毛泽东和朱德几个人来,在实事方面反应就慢了不少,也一直想不出什么大家还没有想到或者没有考虑到的东西。所以,听到陈云好像有新东西拿出来,立即就忍不住问了起来。

“工业,农业!”陈云咧了咧嘴,笑道:“主席刚刚说了,外蒙古资源丰富,而且还有巨大的金矿……这让我起了个心思:大家觉得,我们用金子去跟苏联换取一些工业和农业设施,然后把外蒙发展成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巨大的工农业后勤基地,如何?”

“这个主意有意思,有什么细节没有,再说说!”毛泽东眼前一亮,急忙说道。

“细节还没有


状态提示:第392章 看他怎么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