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初唐大农枭>第一百六十三章 谁在隔岸观虎斗?
储备的丝帛咱们可得加快出手,否则,只怕会比那些世家子亏的还惨。”

“这,只怕还是于秋的设计,看是,咱们不得不接招。”李世民苦着脸道。

他本以为自己是隔岸观虎斗,却不想,自己也被人拉下了场,于秋才是真正在隔岸看自己两兄弟斗的人。

“秦王殿下也不必自哀,您已经与我家公子合作经营,赚钱到的利润,又何止在丝帛上的一点损失呢!而且,只要在军政方面不断累积功劳,折出去些许小钱,又算的了什么呢!”董放微笑道。

李世民闻言,一脸愤恨之色道,“这哪里是一点小钱,秦王府和长孙氏手中的丝帛,价值至少五百万贯,就算折一成出去,也是五十万贯。”

“是么?这样的话,秦王殿下这次恐怕就要折出去一两百万贯了,因为,那些世家子们,已经在以低于市价一成的价格,与西域胡商们谈交易的事情了。

只是,这点钱对于我家公子来说,仍然是小钱。

作为朝廷的当权者,您应该避免所有百姓受损,这样省下来的才是大钱。

据我所知,您现在是朝廷的尚书令,有权对于全国的耕种规划作出决定,只有让百姓们合理的根据形势,种植经济作物,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世家子是亏是赚不要紧,百姓们赚钱,才是有利于朝廷财税的事情。

我家公子说,这叫做宏宽调控。

我们洺州,明年就会开始调控。

比如,境内的三百万亩上田,全部都会种上粮食,而将近五百万亩的中田,却根本不会种粮食,而是会种上金花菜马唐草等生长繁殖力极强,原本被大家当成野菜和野草的植物。

因为,三百万亩上田产出的粮食,足够所有洺州百姓一日三餐了,可明年我们的养殖规模会扩大好几倍,牲畜家禽需要大量饲料,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草料种植,解决不了问题。

你们李唐朝廷,缺什么,多什么,你这个尚书令,可要提前摸清楚,不摸清楚,明年像这次卖丝绸时的囧境就还会出现。”

闻言,端坐在案几前的李世民久久不语,最终,拱手朝董放施了一礼道,“我受教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三章 谁在隔岸观虎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