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弑汉>第675章 双喜临门

奈何这些心思目前宋扬也只能深深的掩埋在内心深处。↑頂點說,..原因很简单,先前明溯服韩遂时突然冒出来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本来韩遂还不以为意,可越想之下,便越是觉得当时拿眼睛瞥着自己的明溯这句话时可谓是别有深意。

或者,明溯那压根就是警告自己:我已经看出你的心思了,若是你还固执己见,想要分道扬镳,或者离心离德,那么就别我辣手摧命了。

明溯这是典型的敲山震虎。

宋扬不是傻蛋,多年的经历,长期的隐忍,让他过早的对这个社会产生了最为现实的看法。

而且,宋扬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得好听,那是从善如流,得难听一些就是识时务、知进退……能选择投降!

尽管这个投降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可宋扬心中清楚,汉人最爱吃的便是这以套。哪怕自己今天降了明天再反,对于汉人的官吏而言,至少也曾体现出过工作的成效。至于后面为甚么还会反,一般总会总结为客观理由。

主观上我压根就没有错误,你凭甚么处理我?或许,这就是汉人为官讲究双庸,也就是中庸和平庸的最根本原因。

正是宋扬的这个优,在凉州的时候救了他一命。

从表面上,宋扬是主动将手下羌骑交给典韦等人统领,实际上与人数众多的湟中义从胡闹翻之后,羌人士卒已经可以算得上是走投无路了。

若是明溯居中调停,朝廷大军与湟中义从胡暂停摩擦,那么三方腾出手来,第一个要对付的可能就是自己。

所以,当时实力剧减的宋扬一狠心,便索性将手下士卒尽数送了出去。这就是学之于汉人的以退为进。

事实上,似乎明溯直到现在还是极为信任自己的,不仅将自己带了一起上路,方才和韩遂谈论那么隐晦的事情时都没有避开自己的意思。

要知道,称王称霸那可是祸及九族的大罪。

之所以明溯会如此毫不避讳的表达出来,其心中考虑只有三个可能性:

其一,明溯压根就没把自己当个活人看待,无论是谁,都该从言语之中猜出自己想要自立为王的意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或许明溯早就准备去除自己这个凉州隐患了吧。

其二,同样也是准备灭口。无论宋扬是否准备自立,或者他还没这个想法,但是,请不要忘了……死者是最好的保密者。只有一个死去的人,才是令人放心的好人——如果换了自己处于明溯的立场上,恐怕此时已经喝令属下上来动手了。

其三,明溯是通过这种方式明白无疑的告诉自己,他要招揽自己,而且是不容拒绝的。白了,就是给你脸不要脸的话,那就别怪老子打你的脸了。

三个可能性不识相的结果都是一个死字,幸好,宋扬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够很快的适应环境的人。所以,还没等明溯继续发问,他亦是趋步上前,双手微拱,先道贺了一番韩遂之后,便正色对明溯言道:“侯爷这也太偏心了吧?”

“宗建这是怎么了?”明溯正准备将那涪县的要害之处好生的与韩遂讲解一番,顺带听听他有何新的主张,不曾想旁边却是突然插入了一个啰嗦鬼。

宋扬想得很多,甚至从心理学乃至人性的角度去好生分析了一番明溯的表现,然而明溯却是从来没有那样的想法。

或许,对于宋扬,明溯的态度介入亦敌亦友之间,但是在双方关系没有真正的明晰之前,他也不会去耗费那个脑子考虑该如何安置或者处置对方。

一句话:宋扬这是有些自作多情了。

明溯连梳理自己治下的势力现在还有些力有不逮,恨不能立马抓个超级大谋士过来为自己代劳,哪里有闲暇去思索宋扬的问题呢。

反正都是砧板上的一块肉,都被老子拐到这十万大山里来了,有种的你自己跑出去喂猛兽去撒。这个时代的偏僻山区可不比后世,寻常商贾路过都是前呼后拥,聚集了数十上百人方敢一起上路,若是宋扬一个人离开,恐怕无须半天,就已经被那暗中窥觑的山野猛兽给一拥而上,撕成了一片烂肉散骨了。

对于宋扬的插话,明溯是有些莫名其妙,所以随便问了一句之后,正在心中快速的组织词语的宋扬又一次被他选择了无视。

这种明显轻视的态度看得宋扬心中直打鼓:难不成对方连招揽自己得想法都免掉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要等明溯空了出来,那便是自己的死日到了。

宋扬这是越想心中越怕,越怕这额间的冷汗便如同那水流一般滚落直下,双腿更是像站在筛子上一样飒飒发抖。

当然了,他还有个选择,那便是趁明溯没有露出狰狞的獠牙之前选择悄悄离开。若是寻常之人,或许此时一想到便会去做了。可宋扬不同啊……作为一个长期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羌人,对于这种陌生环境之中的危险程度,宋扬的认识比谁都要深刻。

留下来固然是个死字,可若是私自逃进密林,恐怕便是比死还要恐怖的事情马上就要临头了。

其实,古代之人大多并不畏惧死亡,甚至于有些时候内心深处还有些暗暗的兴奋去渴求死亡的降临,免得自己一直在这个困惑艰难的环境中挣扎前行。可是,不畏惧死亡不代表他们可以接受所有的死亡方式,尤其是——死无全尸!

若是你要问我古人为何能够忍受住头部上期的酸臭味,无论男女老少,都选择留住


状态提示:第675章 双喜临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