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与庞太师的明争暗斗

天子仁宗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底下两班文武,山呼万岁。太监陈琳唱道

「今日圣上龙体欠安,诸位爱卿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穆桂英从武班出列,奏道「启禀陛下,臣妇有事启奏」

仁宗道「何事」

穆桂英道「臣妇奉圣命,治理黄河水患。近日已到大堤察看水情,但见水

势汹涌,今年或有泛滥迹象。臣妇忖度,黄河年年修筑大堤,恐非长久之计。不

如引水入淮,由淮入海,方是百年大计。因此臣妇连夜绘制引水图,请陛下过目」

陈琳替穆桂英将引水图传到仁宗手中。宋仁宗接过一看,点头道「此计甚

妙当速速征发民夫,开河掘道」

这时,庞太师从文班出列道「陛下,浑天侯乃是一妇人之见,切不可采用」

「哦为何不可你且到来朕听」仁宗问道。

庞太师道「引水入淮,想法虽是不错,却也凶险异常。那黄河之水,年年

高涨,即便挖好了河道,这河水已是高过汴梁数丈,若掘开堤坝,将水引入挖好

的河道里,那水势汹涌,恐怕一时之间难以控制,淹了两岸百姓不说,京城亦是

岌岌可危啊」

仁宗点点头,道「国丈说得也是在理」

穆桂英道「陛下,此事臣妇早已让人看过,只需用硫磺制成炸药,将大堤

炸出一个缺口来,断然不会伤及其余大坝。太师所言,不过是担忧他在河边的田

地遭臣妇征用,方才出言制止。」

庞太师道「陛下,吾儿之墓地,便是藏于河边。想当年吾儿横死,臣使钦

天监在河边勘出一块好地皮,能佑臣家与陛下。如今吾儿便是葬于那处,若是让

浑天侯动了风水,怕破了陛下的王气。」

仁宗左右为难,道「此事暂且搁下,容后再议」

穆桂英急着进言道「陛下,此事事不宜迟,若等到汛期一至,恐怕真要祸

及京城了」

庞太师道「浑天侯,你休要危言耸听」

穆桂英转头对庞集道「太师,莫不是你那地里,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方才万般阻挠皇上的决断」

「你」庞太师怒极,指着穆桂英道「休要血口喷人老夫为人光明磊落,

能有什么秘密」

穆桂英又对皇上道「既然太师光明磊落,就当以天下万民为虑,何以为一

己之私,阻挠黄河改流」

仁宗也莫衷一是,问包拯道「爱卿,你可有何良策」

包拯步出文班,道「依微臣之间,太师可于邙山寻一块聚集王气之地安葬

令郎。此事关乎民生,还请陛下以天下为重」

仁宗点点头,对庞太师道「国丈,既然包国相也这么说了,只能委屈你暂

时迁了令郎之坟。待朕大去之后,便让令郎入配皇陵,你看如何」

庞太师道「既然陛下这么说了,微臣自然谨遵圣命」

仁宗道「国丈为国所想,实乃天下楷模。既如此,朕便于你十日之限,将

庄园搬离」

当下事体议论已毕,朝中文武各自散去。

穆桂英刚刚出了朱雀门,却听身后有人在唤「浑天侯,请留步」

穆桂英回头一看,原来是庞太师,便道「太师还有何事指教」

只见庞集两眼通红,道「浑天侯,我庞家与你杨家前日无仇,近日无怨,

为何要让陛下拆了吾儿之坟」

穆桂英道「太师此言差矣,本侯并非有意要与太师结仇。只是此事事关天

下,不得已而为之,还请太师见谅。」

庞太师的眼中布满了血丝,这时穆桂英才发现,原来他并不是悲伤,而是恨

极。只听他道「穆桂英,你真的以为能斗得过老夫么」

穆桂英道「太师,你若以为能将对付呼家的那一套对付本侯,那便是错了。

呼家不过是一时大意,才落了你的圈套。今日桂英便是拼了这性命,也不会让你

的奸计得逞」

庞太师陡然一惊,问道「你都知道些什么」

穆桂英道「该知道的,本侯自然会知道的。不该知道的,自然也会知道。

本侯还是劝太师好自为之」

「好」庞太师一咬牙,道,「穆桂英,既然如此,那你我便走着瞧鹿死

谁手,犹未可知」说罢,便一甩袖子,扬长而去。

穆桂英再次到达河堤的时候,已是下午。由于昨日一夜未能合眼,中午便在

书桉上稍稍休息了片刻,马上又出府巡视水情来了。

穆桂英将各分段的治河官皆召集起来,道「今日本侯已向皇上奏明,皇上

应允另开河道,只是有十日之限,十日之内,切不可去动庞庄。」

「是谨遵穆侯之命」诸位治河官应答一声。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闹。

穆桂英问道「何事如此喧哗」

一名校尉急匆匆地进了大帐,禀道「穆侯,昨日夜里营地外来了一疯女子,

衣衫不整,净说些胡言乱语的话,喊不住地大喊救命。营里民夫见她可怜,便将

她收留下来。今日小的们一时没有留意,竟让她逃了出来,再营地里发疯呢」

穆桂英皱了皱眉,道「带本侯去瞧瞧」

一行人出了大帐,只见空地之上,几名民夫围着一名年轻女子,那女子却是

四处冲突,不停地哭喊。

穆桂英疾步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只听一民


状态提示:【】(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