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一枪爆头>1:御前奏对
然发生了这么多惊心动魄的事,实在令人意料不及。唉~就只是……就只是……可惜了颜太常。”

摇摇头,天子向颜老宰相慰问道:“老丞相,请节哀顺变。”

颜老宰相眉宇流露出几分悲戚之意,叹道:“能为陛下而死,是小儿的福气才对。但沧海月明楼向来为朝廷办事,这次居然展露出如此狼子野心,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也真让人意料不及。”

天子皱眉道:“沧海月明楼之所以能够替朝廷办事,是年大将军大力举荐的结果。现在竟然变成这样……太傅,你觉得年大将军是不是知情?”

诸葛太傅摇头道:“事关重大,臣不敢妄自猜测。陛下可以下诏,让年大将军上折自辩。到时候自有分晓。”

天子颌首道:“这样最好。那么老宰相,太傅。按你们看来,这件事现在该如何处置?”

颜老宰相凝声道:“琉璃宝刀事关重大,决不能任由它流落在外。万一被什么有心人得到,那便后患无穷。陛下不是为了这口刀,册封那个程立为百户侯,加赐锄奸玉吗?现在宝刀丢失,程百户当然责无旁贷。就着落在他身上,让他限期把宝刀找回。否则的话,哼,那就是欺君之罪!其罪当斩!”

天子道:“这样处置,也算妥当。那就请太傅传朕口谕给秋卿家,责令他督促程百户限期找回宝刀,否则以欺君之罪论处。太傅觉得呢?”

诸葛太傅拱手道:“陛下圣明。臣无异议。”

天子又犹豫片刻,道:“关于白蛇……又该怎么办呢?”

颜老宰相肃然道:“陛下,那是妖孽,只会为祸苍生!为百姓着想,必须尽快铲除。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天子苦笑道:“即使老宰相说得对。可这白蛇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招雷引电。凡人又怎能对付得了呢?”

颜老宰相凝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册封白沙书院、龙华寺、真武宫为天下儒、佛、道三家之源流。白沙书院为儒门正宗,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种事尚且可以说和他们无关。但佛道两家,天天喊着什么降魔伏妖,对此事绝对责无旁贷。就请陛下下旨,命令他们两家出手,去处理这蛇妖。相信定能得到圆满结果。”

天子连连点头:“老宰相说的是。那就这样办好了。”顿了顿,终于忍不住,道:“着令龙华寺与真武宫,务必尽量把蛇妖生擒,送回来白玉京让朕看看。除非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关头,否则千万别伤了白娘子的性命。”

颜老宰相眯了眯眼睛,道:“遵旨。那么陛下,假如没有其他吩咐的话,老臣便告退了。”

天子伸手在御案上一拍,道:“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那个什么金龙帮的。哼,直到今天,朕方才知道。原来世上居然还有个狂妄之徒,叫什么李焚舟。

这个狂徒,居然公然宣称什么‘皇帝只是个虚无尊号,全力仅限于皇城高墙之内。宫门外的世界,他才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皇帝’?!可恶,简直大逆不道!如此反贼,如此帮会,朕绝不能容!老宰相,太傅,立刻替朕传旨,发兵剿灭金龙帮。如有人能向朝廷献上李焚舟的人头,朕封他为万户侯!”

颜老宰相目光深沉,诸葛太傅则微露惋惜。两人同时站起,异口同声道:“臣遵旨。”

天子点点头,挥手示意结束这场会面。两人躬身行礼,分别退出了上书房。待得两人出门已远,天子面上神色陡然一凝,之前洋溢于眉宇间的几分轻佻急躁之意,登时尽数消失无踪。取而代之者,竟是一派喜怒不形于色的沉稳。

咳嗽两声,天子缓缓道:“原总管,你怎么看?”

屏风之后,悄无声息地走出来一名相貌英伟的中年汉子。正是御前侍卫大总管,原无限。此人武功之高,堪称深不可测。曾在泰山风云碑上留名,成为天下第一箭。

同样在风云碑上留名的天下第一枪,则正是诸葛太傅。他们两人,还有天逸居士,再加上一位久已不履红尘的大师兄,乃是同门四师兄弟。天逸居士排行第二,可惜由于天生体弱,学识虽然渊博。论武功却远不及两名师弟了。

年轻时,原无限曾经和诸葛太傅感情极好。但终于因为一名女子而反目成仇。几十年来恩怨纠缠,也说不清究竟谁是谁非。可是两师兄弟几次交手,原无限始终无法胜过诸葛太傅,因此一直耿耿于怀,心存怨忿。

这时候,听得天子询问。原无限当即微微冷笑,道:“诸葛小草向来心慈手软,又始终以半个江湖人自居。李焚舟虽然大逆不道,但就臣下看来,诸葛小草多半也不会赶尽杀绝。必然想方设法,手下留情,放过李焚舟一马。

还有那个程立。呵呵,没有他杀害了百里王爷,诸葛小草怎么可能当上绣春楼楼主?所以微臣怀疑。他们其实早就勾结在一起了。所以陛下要责令程立找回宝刀,以微臣看,多半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所谓“诸葛小草”,其实就是诸葛太傅的本名。诸葛正明这个名字,是他拜师之后,他的师父(也是天逸居士和原无限的师父)所起。时至今日,世上还坚持用“小草”两个字称呼诸葛太傅的,也就只有原无限一个人而已。

天子皱眉道:“那么以大总管看来,该怎么办才好?”

原无限双手抱拳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出宫去诛杀李焚舟,并督促程立早日找回宝刀。请陛下恩准。”

天子


状态提示:1:御前奏对--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