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御街宽二百米(有疑问看后面注解),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宽的大街,就这样两边还是挤满了人。终于马车驰过来,他们看到那个奇怪的事物。马车上放着一个巨大的摇蓝壮事物,摇蓝上面是几根粗大的绳子,再上面是一个牛皮做的气球,一个很大的气球。在天空随着还略有一点清冷的春风晃荡。
真宗和众大臣早站在皇宫前眼巴巴地张望,人能上天,这谁不好奇。见到这个球,真宗向石坚问道:“石爱聊,就靠它就能飞天?”
石坚点头称是。其实热气球原理很简单,只是和《伪尚书》一样,千百年来人民一直对天空存在着敬畏,我国古代早就明了孔明粉灯,可谁想过造出更大的物体将人载上天空?现在没有橡胶,石坚只好用牛皮代替,比起氢气球,热气相当安全多了。即使因为突因素,热气停止供应,由于气球的浮力加上空气的阻力,气球落下时度也很缓慢,不会对人造成生命伤害。最主要就是不可能有这样巨大的牛皮,造出这种气球需要许多牛皮镶拼,缝接时要牢固,否则热气膨胀时,气球爆裂那就不是开玩笑的事。事实历史上第一次气球升空还真遇到这情况。因此在造这个气球时石坚没有马虎,亲自监督。
小道姑仰起脖子说:“石学士,这个东西真的能让人飞上天吗?”
她早对这个气球盼望着呢。已经盼了大半年了。
赵祯在一旁替石坚答道:“能的,因为空气受热,密度轻,还有风力,所以能载动人往天上飞。”
他跟在石坚后面学了大半年物理,对这简单的道理早就懂了,但化学石坚还是不敢教,石坚害怕啊,这简直是对千百年人民所有对自然认识以及各物儒学的彻底颠覆。凭着他一个少年,可不敢面对天下悠悠众生的攻击。
小道姑又说:“石学士,你真是天上神仙下凡,来帮助父皇的?”
石坚头上冒汗,民间是有这样的传闻,可也不能对着皇上这样说,这个小道姑了不知从哪里听来的,居然当着这么大臣和皇帝皇后面前就直接说出来。
他说道:“公主殿下,这话千万不能说。小臣只不过多读了一点书。如果真是天上神仙下凡投胎的,也只是一个小神,陛下是一个大神,专门管着小神的。”
真宗呵呵一笑,这孩子,就是机灵。
石坚接好了管子。点燃了煤炉。一会儿功夫。气球里空气受热。开始随风飘摆变成了扶摇向上地趋势。绳子也受力拉得紧绷起来。石坚知道时候到了差不多了。可他犯起难来。问着真宗。说:“这个应当是谁先上呢?”
按照道理。应当由真宗先上。毕竟他是天子。上天嘛。说起来可大可小。可是如果有人拿起事做文章。石坚同样吃不消。但真宗第一个上去。同样也会有人拿出来做文章。
就如寇准一样。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亲征南下攻宋。宋真宗畏敌。听从王钦若、陈尧叟等大臣之计。欲迁都往金陵南逃。同平章事寇准力排众议。劝宋真宗至澶州督战。结果士气大振。订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王钦若挑拨宋真宗:“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后来寇准罢相。
应当来说现在王钦若对他不坏。也许在王钦若地潜意识里石坚在和州时他就一手保举。还同样是南人。可朝中对他妒忌地大臣也不少。万一有个小人或者是君子也有可能。在这事上做一个文章。自己还真有理讲不清。毕竟是人类第一次进入天空。当年寇准那么大功劳。可以说没有寇准宋朝早就成了南宋或者东晋。死守江南了。就被王钦若干下去。自己算什么?
这一年因为真宗没有死。许多事情没有生。特别是这一年寇准被罢相地事。可许多事依然生。如一代名臣翰林学士杨亿在这年十二月死亡。再如太子太保王钦若从杭州调回京城。资政殿大学士。资善堂侍皇太子讲读。同样是给皇太子上课。但地位远在石坚之上。但因为寇准仍在相位上。丁谓还没有和王钦若翻脸。王钦若也没有在十二月搞成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也就是被丁谓搞到西京洛阳当一个留守。两人地关系还是很紧密地。寇准还是和李迪吵。和冯拯吵。与王丁钱曹更是争吵不休。脾气一点也没有改变。
王钦若担任讲读后曾对石坚劝过:“格物算术是一门学问。但毕竟是工匠之学问。天子当学经义。治理天下。千万不可使帝王陷于格物不拨。”
对他这话石坚也是赞同,不可能以后叫赵祯去研究物理化学,他还是要以学习帝王之术为紧,千万不能成为明朝那个木匠皇帝,不去治理国家,反而一天到晚拿着斧头锯子做家具,把明朝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把一个破烂的江山交给弟弟,最后祟祯想治理都无从治理,先是内乱,后是清人入关,亡国了。
这时赵祯帮助石坚说话:“王太保,石学士也经常教孤学习治理天下之道。只是他不讲大道理。”
王钦若也听说石坚进宫第一天这个聪明的皇太子就给石坚出了几道难题的事,笑笑不语。
等到王钦若出去后,赵祯悄悄地问石坚:“孤常听人说小人君子,这个王是不是一个小人,或者说是一个奸臣?”
石坚差点想捂住他的嘴,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也不完全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