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历史大商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各地反应
没有改天换日的机会!

老朱家坐了二百多年的天下,也该换换人坐了。

面对来袭的左良玉大军,燕飞并没有主动出击而是将兵力集中在金陵城附近等着他过来。

攻占金陵城之后燕飞并没有急着将兵马四处派遣出去攻城略地。毕竟第一波送上岸的兵马数量甚至还不足三万人,这点人马洒在整个江南一带根本就没什么作用。所以燕飞除了让王德化派人去各处宣旨之外并没有大规模的举动。

愿意接受的,那就记录在案等以后再处置。不愿意接受的同样是记在小本子上面,等到后续兵马过来之后一起算账。

燕飞训练出来的新军撑死也就是十万人的规模。再多的话后勤补给的压力哪怕是他也感觉难以承受。别的不说,单单是饷银这一块。这些新军的饷银基本上都是每月十两银子起步,一年下来至少一千多万两银子的饷银支出。

崇祯年间的全年税收也不过才数百万两银子而已。没有燕飞的话大明的财政早就破产了。

要人卖命当然是要给好处,这个时代的人可没有什么崇高的觉悟,为了理想而献身什么的他们可没有。钱不给够好处不给足的话,之前大明军队是个什么样子就是最好的写照。

随着控制区域的不断扩大,燕飞也感觉到了兵力不足的麻烦。虽然他一直走的是精兵政策,可再精兵也得有最基础的数量才行。

所以燕飞在攻占金陵城之后就开始着手组建辅军部队。说是辅军,实际上同样是挑选的良家子弟,进行严格训练外加精良的装备。这些辅军虽然战斗力比不上新军,可至少维持治安镇压地方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些辅军的军饷极低,甚至还不足新军的十分之一。而之所以有人愿意加入其中,除了燕飞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招兵的时候燕飞就明确表示,辅军和新军一样实行积分制度。而这些积分可以用来换取土地!

以国人对土地的热情来说,这种条件没有人会拒绝。金陵城内的众多民壮们报名踊跃,短时间内就招募了数万壮丁。

这个时代可没有计划x育,各家各户那都是可着劲的生孩子。因为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面孩子越多越有福气。虽然因为医疗条件以及贫穷等原因导致夭折率很高,可绝对数量依旧很大。

许多人家里都有着好几个孩子。女的还好说,长到十几岁嫁人就是了。可男的就困难了,别说成家立业,就连吃口饱饭都是奢望。

现在有了吃饱饭拿饷银还有可能获得土地的机会,那真的是家家户户都在想尽办法把自己家的孩子送进辅军之中。至于燕飞能否兑现奖励土地的承诺,至少暂时还没有人去关注。

当然,这些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像是那些高门大户又或者书香人家甚至是家里有点钱能够供养孩子读书的人家是绝对不会让自家子弟们入伍的。

这些人家之中很多不但不准备为燕飞效力,甚至还在暗中串联勾结准备在左良玉的大军杀过来的时候里应外合的攻破金陵城!

吴守业的情报部门一直在北方活动,南边这里虽然有些布置可力量太弱。只是这些人的勾当和筹划却依旧是被送到了燕飞这里,甚至就连大致参与的人员和计划都了解的很清楚。

至于为什么燕飞会知道这些,完完全全是因为这些人和北边的那些读书人没什么区别,甚至还要更蠢一些。

燕飞在金陵城实行管制,不过城内的生活还是在继续。最初几天的慌乱过后,秦淮河上又开始了纸醉金迷。

这些想要谋划大事的人二两黄汤一下肚就不知道自己姓什名谁,什么话都敢和那些头牌花魁们说道。就连自己想要谋划大事的事情都敢说。

王德化麾下的东厂番子和锦衣卫们一直都想要在燕飞面前立功表现,这次算是抓住了机会悄然收集了这些蠢货们的资料然后送到了燕飞那边去。

心中毫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四章 各地反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