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铁血穿越>第七十九章 称帝

东北,胶东半岛和台湾的人民正在迎来自己的幸福生活,整个解放区到处都是朝阳一般欣欣向荣的景象,可身在北平的袁世凯的处境却是每况愈下。本已是风烛残年的他,今年以来又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惊喜一个没有却是惊吓连连。先是使他名声臭大街的“二十一条”,然后是一战各国对他的恐吓胁迫,紧接着的便是突然出世的救各种折腾各种大动作,使他的健康与精神状态每况愈下。等因为张平和救一夜之间拿下整个东北之后,他因大受刺激而突然昏倒,清醒以后不用询问医生他也自感时日无多,想想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他咬牙坚持着开始加快称帝的步伐。1915年9月12日,比历史上提前了三个月时间,袁世凯称帝了。

消息一经传出国内一片讨伐之声,世界也为之关注异常,可让人奇怪的是,此时已经是事实上的国内实力第一的救上下却是一片安静。其实袁世凯和其他军阀的所以举动张平是尽在掌控,之所以没有发动,一是等其他军阀公开立场群起攻之发起武装讨袁好给他创造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二是正在调配力量,不想因为贸然出兵而打乱整个解放区的建设规划。三是因为小日本得到美国的有力支援,突然加大了对朝鲜首尔防线的攻击力度,攻击力度之猛堪称变态。综合以上因素,张平决定一边充分做好以讨袁平乱的口号统一全国各地的准备工作,一边要万无一失的保证完全解放一地就同时开始建设一地,宁可慢点稳步推进也绝不因贪功冒进而留下后遗症。

在发动这一切之前,鉴于已经给小日本放血放得差不多了,在放就会让已经困兽犹斗的日本人彻底失去反抗的野心和动力,张平觉得是时候收网了,他准备先集中兵力部署完成全歼在朝日军的大行动。从七月初以来直至现在的两个多月时间内,救前前后后一共消灭日军不下八十五万人,而一根筋的日本人还在源源不断地往朝鲜输送兵力,尤其是近期得到大批美援之后,在朝日军总数更是达到了疯狂的四十万人!因为救一直以来克意不发起主动攻击,日本人已经放弃了防守,甚至就连本土的防御也已经忽视了,如果一下子干掉在朝的全部日军,那么日本就只能是一只据岛等死的癞皮狗了。

此时救的总兵力不算在训的十六万新兵就已达到了十七万人,其中野战部队达到了三个不满编的集团军七个师共十万五千人,边防部队五个师共四万五千人,武警部队两个总队共两万人。边防部队和武警部队负责守卫边疆保护地方张平没有动,七个野战师一个驻扎中俄边境线周围防止俄罗斯乘机再出幺蛾子,一个驻扎在承德至山海关一线以防万一,而余下五个野战师的七万五千名野战部队官兵,就是此次大行动的全部主力。

九月十五日晚上十一点整,救发起了全歼日军解放朝鲜半岛全境的大行动,万炮齐鸣的同时,三个师共四万五千人突然从首尔防线由北向南发现了全线反攻。四个全生化战士组成的野战师,被张平通过穿梭分别放在釜山日军大本营两个师木浦地区一个师蔚山地区一个师,突兀出现在日军大后方的他们迅速占领阵地清剿残敌,然后开始由南向北发现进攻。突然受到南北夹击的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混乱中他们失去了釜山大本营的指挥失去了冷静也失去了任何希望,迎接他们的只有灭亡!

陈二狗幸运的参加了南进反攻部队,他所在的连做为全军的开路前锋与先导部队,列兵军衔的他在班里担任突击手,他全副武装端着自己改进版的44突击步枪,背负着二十公斤的战斗装备,紧紧跟随着突前的付班长,在身后班长的指挥下,全班紧密配合行动迅速,如热刀切黄油一般直插敌阵。此时的血魔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冲动的新兵蛋子了,反复的训练让他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取得战斗胜利并不是端起刺刀猛冲向前就能获得的,必须经过从小到大各个团队如同机器般各司其职的严密运作才能获得!

陈二狗刚刚一个点射干掉一名露头的日军,听到前面的付班长和另外两个突击手战友喊了一声“换弹夹”,便马上就和身后的班长突前几步,接替了付班长他们的突击位置。射击的同时听到后边跟进上来的同班机枪手和付射手喊着“十一点方向大批日军、准备火力压制”,全班马上停止前行就地射击掩护,不到十秒时间之后机枪手手中的42机枪就发出了它特有的撕裂声,在极快的射速下把扑上来的日本鬼子扫倒一片。几乎与此同时,班里火力手的掷弹筒精准打出的一枚榴弹在日本鬼子密集的地方爆炸。伴随着爆炸后的光线,眼尖的陈二狗正在射击时发现另一侧一个受伤的日本鬼子正垂死挣扎着准备站起走扔手榴弹时,马上大喊“十点方向、手榴弹”,话音未落最后面班里的狙击手已经一枪准确击中了那个小鬼子手中高高举起的手榴弹,只听“轰”地一声被击中的手榴弹发生爆炸炸倒了临近的好几个日本鬼子,那个准备扔手榴弹的自不必说已经只剩下半截身子了。就这么不到三分钟时间,陈二狗他们一个班十个人便轻松干掉了突然涌出来的一大群三四十名日本鬼子,而自己一方却连个擦破皮的都没有,马上继续向纵深穿插。

陈二狗他们班作为最普通也是最基本的步兵班便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这也只是从侧面反映出强悍的救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 称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