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最后的枭雄>74,驰援赣南

李旭在袁州接到赣州府急报,知道石达开已经率部数万进入赣南。遂先命教导队赶赴赣州协助谢文财的绿营防守---保住赣州府城也就稳定了赣南局势,而且也封断了太平军从赣南北上江西腹地的要道。然后李旭传令旭营各部,准备出兵赣南,迎战石达开的太平军。

十二月初,李旭调集旭营一团、二团、四团一部和炮团、工兵营、警卫营、运输营等近五千人马浩浩荡荡驰援赣州。钱五坐镇袁州,余老三团防守赣西。李旭和吕明等人分析,目前太平军主要在赣南活动,对赣东威胁不大。而赣西有一个团驻防,加上新兵队正在训练的四千新兵和黄土军校学兵队三百多士官,完全可以临时组建部队应对突发情况。

旭营大军抵达赣州府城,谢文财、王德胜和赣州地方大小官员及乡绅百姓纷纷出城迎接或者看热闹。但见官道远处扬起尘头,一队快马飞奔而来,在城外盘绕一阵后,四散分开。很快官道尽头出现一面大旗,渐渐移近。紧随大旗的是黑压压的队伍,十人一排,队形严整,步伐隆隆。

随着部队走近,欢迎的人们渐渐看清,那些旭营官兵表情肃杀,目光坚定,荷枪实弹,刺刀闪亮。他们每个人都背着方正的背包,打着绑腿,戴着铁盔,穿着号衣,威武彪悍!没有人交头接耳,也没有大声喧哗,只有整齐的脚步踏出的有节奏的声响由远及近…这是一支赣州人民没有见过的军队,和平常见惯的绿营相比,这支军队威武雄壮,杀气冲天---人们在惊讶的同时也感到畏惧!

不过有些人对旭营只有数千兵马来到赣州府对战数万长毛颇感担心,这人数相差太大啊!他们习惯了人数相若方能对战的老观念,这种冷兵器时代的看法在许多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因为他们不知道近代化战斗火力输出的概念。根据参谋处比较保守的战力对比,旭营和太平军的战力起码一比五,而旭营和绿营则在一比八或十之间!

李旭在众人簇拥下进了赣州府。议事厅上,王德胜首先请罪。李旭笑道:“王将军丢失瑞金非战之罪!毕竟长毛势大,区区千余绿营岂能死守?不必挂怀,今后还望将军奋勇作战!”王德胜十分感激李旭的通情达理,表示一定听从将令,戴罪立功!

众人对李旭能够就事论事和酌情处置的管理方法非常高兴,都觉得李旭虽然年轻却晓事明理人情练达,是个不错的上司和同僚,纷纷谀辞如潮,夸得李旭如同佛祖降世圣人再现。

李旭笑道:“各位过誉了,本官蒙朝廷隆恩,忝为南赣镇总兵,自然要体贴下情,和衷共济,剿除匪乱,方能不负朝廷和百姓的期望!”众人纷纷点头,心想李旭还是好说话嘛,并非谣传那般凶神恶煞!

李旭又对谢文财说道:“谢将军临危不乱,集结兵马守保府城,为援兵到来赢得时间,可谓当机立断---本官甚慰!”

谢文财脸皮再厚可也不敢当众抢功啊,连忙说道:“大人,这可不是末将的功劳。”他就把陈富贵的事情说了,还说陈富贵等人斩杀长毛之事。谢文财笑道:“陈富贵之所以如此骁勇,立下大功,都是大人带兵有方教诲部下的结果啊!”一顶高帽不知不觉就送给了李旭。

李旭大喜,唤来陈富贵、文允泰二人详问事情经过,又大加表扬并奖赏参加侦察的官兵。李旭命陈富贵、文允泰战后进军校学习,多加培养。二人大喜,拜谢而去。谢文财看得眼热,小意儿地对李旭表示自己也希望能进军校学习,愿意为旭营效力!

李旭点点头,笑道:“文财兄,咱们兄弟不是外人,你有心上进,本官岂会阻拦?待消灭赣南长毛后安排吧。”谢文财感激不尽。

旭营到达赣州没几天,侦察兵报告太平军已经攻下南安府,并且石达开亲率三万大军前来攻打赣州府。李旭下令部队出发,迎战太平军。双方在一个叫四方山的地方相遇,旭营立下营寨,把住官道。太平军在十里外扎营,背山面水,连营十几里。李旭登高瞭望,石达开确是人才,军营部署环环相扣,没有丝毫破绽。

次日,两军交战,旭营炮团在前,火枪兵三排列队,刀牌长矛依次而列,最后是绿营。太平军也列阵而来,缓缓逼近官兵。傅忠信提醒石达开要小心旭营的火枪射击!太平军诸将纷纷嗤笑---哪有隔着近千步射击的火枪呢?傅忠信定是被清妖吓破了胆!傅忠信见石达开众人不信,一脸郁闷。

不料,当太平军逼近到距离旭营战阵还有千余米时,旭营阵前的火炮轰然作响,六门十二磅炮一起开火,呼啸的开花弹飞向太平军阵中,顿时巨响震天,烟雾弥漫,惨叫一片。紧跟着,十门六磅炮也一起开火,成群的开花弹飞来,太平军阵中哀嚎惨叫,残肢断臂乱飞…石达开和众将大惊,没想到旭营火炮竟然如此犀利!石达开脸色铁青,喝令部下快速前冲,迅速接敌。

万余太平军官兵呐喊着冒着炮火冲锋,火红的头巾汇成一片跳跃的海洋,他们高举盾牌,挥舞大刀长矛,保持着大致完整的阵形,疯狂地扑向旭营的战阵---上万人的冲锋真是惊天动地,气势逼人!

站在李旭身后不远处的谢文财腿肚子转筋,脸色苍白。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和如此壮观的战斗。王德胜小声问他旭营能顶住吗?应该挡得住吧…

李旭冷静地观察战斗情况,他不时举起望远镜,间或和身边的吕明等人交谈,旭


状态提示:74,驰援赣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