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重生之秦燕风云>第八十五章 辞别

作者:

精彩小说网,!

一场大规模战争并非一下子就能发动起来,需要做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从建元十八年的人事变动上,沐弘已经能窥见端倪。

原本秦国各州的刺史都由宗室王公或战功卓著的将军担任,这回却出现了文官出任的情况。天王颁诏,任命扶风郡太守王永为幽州刺史,苻朗为青州刺史,还把谏议大夫裴元略调到梁州,负责建造舟船。沐弘估计天王此举,是要把各州的将领调回,为攻打晋国做准备。但天王并没有表明他的意图,朝中官员私下里议论纷纷,胡乱猜测。

王永是王猛的长子,任职太守期间刚正清廉,官声很好。到幽州上任不久,就捅破了

窗户纸,如实呈报蝗虫成灾的情况,而之前各州上报的都是今秋喜获丰收,亩产千斤的好消息。天王派专员到全国核查,发现不仅幽州,另有并、冀、青三州都受灾严重,颗粒无收。地方官员为保全乌纱帽,不敢据实上报,编造数据,欺上瞒下。天王毕竟没有王猛精干,未能觉察谎言,还沉浸在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的假象中。

这时,新平郡挖出一只玉鼎,表面用篆文刻着天王、王后和三公诸侯的名字,上应天文,内外有序。这件宝器送到长安,天王见了,龙颜大悦,颁诏追赠王雕为光禄大夫。

王雕就是被王猛斩首的前前太史令。那时苻坚登基不久,他向苻坚解读图谶。其中有一段谶言“当有草付臣又土,灭东燕,破白虏,氐在中,华在表。”王雕对此的解说是苻坚当天子是天命所归,日后将会大破鲜卑,消灭燕国,带领氐族在中原崛起。

苻坚听了很兴奋,把这些话告诉王猛。但王猛是极其反对这种毫无根据的谶言,认为王雕是旁门左道,妖言蛊惑,请求将其诛杀。苻坚那时对王猛言听计从,当即下旨把王雕杀头。临刑时王雕请人向苻坚传话,说道新平是古代帝王颛顼的出生地,若干年后,那里将会出现玉器,名字叫做帝王宝鼎,请陛下等着看是否应验。

二十年后,这件宝鼎果然在新平出土,苻坚追忆起王雕的话,当真相信起谶言来。

沐弘听人说起这段故事,也觉吃惊。王雕提前十多年预言秦国灭燕,若不是误打误撞,就有可能是个穿越者,用所谓的谶言隐晦地透露未来。可惜他触犯到王猛,丢了脑袋,倘若他还活着的话,沐弘到可以和他聊聊前世今生。

沐弘在晋军舰船上偶遇申冶子,方才知道这个时代存在着和他一样的穿越者。然而世道险恶,他们这样的异类即使被人奉为神仙也难逃一死。他还有心爱的人要保护,不想早早掉脑袋。因此他只能深深隐藏起来,把自己掩盖在低微平庸的外壳下。

不过这个帝王宝鼎一定假是的,兴许是什么人听到王雕留下的话,故意伪造出来,目的当然是讨好天王,给自己捞好处。这种事情历史上多得是,不足为奇,奇怪的是天王居然信以为真。沐弘觉得天王是不是快要老糊涂了,连这种骗局都分辨不出来。但换个角度来看,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失去了李威王猛这些能够直言批评的老臣,身处高位,耳边都是歌功颂德,即使是圣人,也无法保持正确的判断力。

十月,天王在太极殿朝会上提出了攻打晋国的计划。

天王说:“朕即位将近三十年,四方平定,只有东南一隅,尚未沾上王化。朕大略统计全国兵马,可得九十七万,意欲亲自统率,讨伐晋国,众卿以为如何?”

立刻就有拍马屁的人用排比句极力吹捧:“陛下顺应天时,恭行天罚,啸咤则五岳摧覆,呼吸则江海绝流。如举百万雄兵,必将有征无战。晋主衔璧舆梓,跪拜军门,如若执迷不悟,必将逃死江湖……实乃千古未有之功业!”

天王听得心潮澎湃,说:“这正是朕的心愿啊!”

群臣回过神来,反对的声音渐渐响起。

尚书左仆射权翼劝道:“臣以为晋国不可伐。晋国虽微,未闻丧德,君臣和睦,上下同心。谢安、桓冲都是不世之材,有他们在,不可图也。”

天王一向看重权翼,对他的进言历来是采纳的,此时听他激烈反对,脸色沉了下来。但忠臣一般是不看君王脸色的,紧跟着太子左卫石越劝说道:“晋国有长江天险,朝中无昏庸之臣。臣服晋国,应当修德,不宜用兵。”

大臣们分成两派,展开激烈辩论,各有各的理,谁也说不服谁。天王只能押后再议。

消息很快传了出来。长安百姓承平日久,几十年未见刀兵,听说要去南征晋国,一统江山,群情激奋,爱国热情高涨。街头游荡的少年郎发现这个扬名立万的机会,纷纷要求当兵出战,兵营门口排起了长队。

沐弘起先感到奇怪,对外作战应该保密才对,怎么还没有定下来就闹得人所皆知,岂不是明令告知晋国那边早做防范?再一想,天下这块版图上只剩下秦晋两国,并吞是迟早的事。况且在悬殊的力量面前,再怎么防范也没多大用处。至于在淝水战场上,百万大军因何一败涂地,沐弘不清楚其中细节,但历史书上已经写明了结局,板上钉钉,无法改变。

这件事商议了两个月,一直没有确定。苻坚不是独裁者,有开言纳谏的胸怀,愿意听取各方意见。相比起民间的激昂气氛,朝中大臣偏向保守,反对的人比赞成的要多。

与此同时,另一支远征军即将出发。天王不仅要拿下晋国,


状态提示:第八十五章 辞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