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大唐做可汗>第72章科技兴农
至有可能会饿死人。所以为了保存土地的肥力,农人们只能够采用休耕、轮耕等极为简单而且原始的方式,或者是三年两季、或者是种一季麦栗再种一季豆子。

老杜他知道的就是这个情况,在关中,百姓们就广泛采用休耕、轮耕保持或者恢复土地的肥力,直到他跟着李路来到西域,才发现了粪肥这个能够保持甚至增加土地肥力的好东东。

李路带着老杜观瞧的这臭烘烘的粪肥,可不是李路的发明,这是华夏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琢磨出来的有效措施,当然它实际出现的年代要比现在要晚四百多年之后的南宋初年才会大规模被使用,明末清初之际的农学家张履祥所著的《补农书》就记述道:“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菽粟。”再后来流传在老百姓中的一句俗话更是说的明白“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所以粪肥这个东西,对于占据贫瘠之地的李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目前的他还折腾不出来三酸两碱,没法建立近代化学工业,就没办法生产化肥,也就只能靠这些土化肥了

当李路和老杜走到一片远离了楚河的田地的时候,老杜发现这么远的地方,竟然在方方正正的田间地头竟然有沟渠的存在,这些沟渠上面都覆盖了石板,“知远,灌溉这片田地的水是哪儿来的?”老杜走到田间地头,亲自查看了下沟渠中的河水然后说道。

“自然是从楚河里汲取来的”李路笑着说道,“这些沟渠都是粟特人之前修造的,只不过之前的突厥蛮子不会利用,才荒废了,我们占据了之后,重新加以修整,这才重新开垦了这些田地”

“要是地势高于楚河的田地,你们怎么处理?”老杜问道,他想知道这坚昆的农业设备究竟有多先进,“呵呵呵,杜相你瞧”李路闻言一乐,他拿手一指,老杜一看,咦,在一处与楚河连同的池塘边,一个跟中原的筒车完全不一样的水车正在池塘边不断的从池塘里汲水

“哗哗哗!”在水车的一边,两匹大青驴正在跟推磨一样推着齿轮,毛驴每转一圈,都会有大量的池水从池塘中汲出来。水车的出水口哗啦啦的淌个不停,奔腾的水流,淌进了高于池塘不少的沟渠之中,从这里楚河水源源不停的流向远方。

“好大的出水量!”杜如晦来到跟前看了之后忍不住惊叹。相比于中原那边传统的筒车,矗立在西域楚河河畔的水力翻车的出水量要大得多,那也意味着灌溉的效率要高得多,老杜看着水车,眼里冒出了火花。

曲辕犁,堆肥之法,水利翻车,这可都是能增加粮食产量的好东西啊!

看着老杜羡慕嫉妒恨的表情,李路乐了,老杜,你看这都是你们儒家眼中的奇技淫巧,可它们却能增加粮食产量,你说这算不算打脸呢?

“呵呵呵,杜相,这就是我曾经对你说过的科技的力量!民以食为天,食以五谷居首,五谷想要增产,就离不了孔老头和温老头嘴里的奇技淫巧之术”李路嗤笑了一声,“在我的坚昆国,就没有这个奇技淫巧的说法,你看,我把它们叫做科技兴农”

李路的话在杜如晦听来很是刺耳,但是老杜却也不得不承认,李路说的是实话

希望看官老爷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哇!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72章科技兴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