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大唐做可汗>第353章金色时代 上
言,贵金属有三大职能,记账手段、交易媒介和价值储备,黄金在漫长的五千年国史中,竟然只发挥了最后一项作用,这不由令后人万分诧异。

是华夏缺少黄金吗?这样说可不对,华夏翔实、可信而绵延的历史记载开始于西汉。查考此时史籍,我们会非常惊讶,首先惊讶的就是在西汉的时候,华夏老祖宗们曾大量使用黄金作为支付交易手段,而且价值明确;那个时候帝王赏赐大臣的黄金比较多,如果大臣犯了罪也能用黄金赎罪。

例如汉武帝时期,进攻匈奴的战斗中,名将李广运气不佳,遇到了匈奴主力,以少打多,无奈战败。最后卫青觉得自己的大胜跟李广也有关系,心里过意不去,就帮助李广交了百两黄金,替李广赎了罪。

可是到了东汉,官书记录的黄金流通大为减少,帝王赏赐的很少了,民间也少了,进而言之,黄金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自此永远退出了交易市场。

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些金融史专家猜测,可能是东汉佛教渐兴,大量黄金被用作涂饰佛像或抄写经书,也有人说有可能是此时海外贸易勃兴,使得黄金大量向西方流出,还有就是大量黄金被帝王贵族们带入地下世界当了陪葬,当然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但最直接的原因是,“帛”,也就是绸缎,已经稳定地成为了大额支付手段。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作《卖炭翁》最后写道:“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曾经有人认为,烧炭老人饥寒交迫,给他这些绫罗绸缎,既不能御寒更不能充饥,又有何用?

其实,根据从《汉书》到《魏书》乃至《唐六典》的记载,从汉至唐一千年间,绸缎都是货币,而并非单纯的商品。

所谓“金银之属谓之宝,钱帛之属谓之货”,此时黄金白银最重要的职能是价值储藏,即“宝”,铜钱绸缎最重要的职能则是币值流通,即“货”。


状态提示:第353章金色时代 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