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隋唐大猛士>第892章 请降求和

“陛下,榆林郭子和擒唐东受降城大将王孝基来降。”

云中城里,李君羡送上一道好消息。

突厥人被困白登山,日夜号哭。颉利三番五次派人下山来请降求和,但都被罗成拒绝了。秦军也不强攻,只是挖壕垒墙,深沟壁垒的围困颉利。

现在颉利军连尸体都弄不到了,于是最终还是只得杀马吃肉。

那些突厥人亲手宰杀自己的战马,边杀边哭。吃肉的时候,又捧着马肉哭。

山下的秦军可不为所动。

当年匈奴在此围困汉高祖刘邦,最后撤兵放走了刘邦,可以说这是一重大决策失误,罗成岂会再犯。

“真降假降?”罗成问。

“真降。”

郭子和本来是隋朝的左翊卫,后来犯罪被流放榆林郡。大业末年,郡中饥荒,于是郭和和便与流放充军的同伴十八人捉住郡丞,列举他不恤百姓的罪行,杀了他后开仓赈济贫民,然后招兵买马,自称永平王,还建立年号改元。

虽自称为王,但他却又封自己的弟弟郭子政为尚书令,郭子端、郭子华为左右仆射,其实就是自立朝廷了。

他一开始的时候,只有两千骑,于是便向梁师都称臣,不久又投唐,再后来又转而向突厥称臣。

颉利可汗开始册封他为平杨可汗,他不敢受,于是改授为屈利设。

但不久后,郭子和被梁师都大败,于是又向李渊称臣求援,被封为胜州总管。可这总管没做多久,唐朝的河套地区便尽被嗣业攻破,柴绍的十万大军也几乎尽没,只留了东受降城一军万余人在胜州黄河之北。

等郭子和听说河西李轨也降了秦,并联合嗣业攻打萧关,欲直逼长安。

而代北这边,颉利又接连兵败,最终被困白登山,秦军甚至已经占据了偏关,抵达了黄河东岸,与胜州隔河相望。

郭子和最终又决定降秦。

对他来说,榆林本就是一块不毛之地,这里地贫又偏,人口稀少,其兵马少弱,根本无力争夺天下。

现在眼看着大秦已经决胜出头,便干脆又转投罗成。

他也知道自己反复无常,于是干脆一狠心,以给王孝基送粮为由,派兵诈开东受降城,然后杀王孝基夺东受降城,然后向河对岸的偏关守将程咬金投降。

“这种乱世草头王,真是毫无礼仪廉耻!”玄霸骂道。

罗成倒是早习以为常了,郭子和与李轨差不多,乱世当中不缺英雄豪气,他们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才能,这才能割据一地。但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或者说是才能,于是便也只能割据一地。

等天下这股乱势渐渐消散,于是他们便也急着想投靠最后的赢家,但因为眼界有限,又经常会押错宝,于是便只能反复无常,东投西靠了。

这样的人,是不可信,但对如今的大秦来说,这样的人会很多,接受他们的投降,能免去很多事情。

当然,为了防止他们以后再次反复,罗成认为接受他们投降可以,也可以给他们官职爵位,但不可能再留他们在原处。

“封郭子河为金河县开国侯,封左骁卫将军,召他入朝随驾。榆林文武,则视其职位以及才能,授封爵位官职,量才授给新职。”

对于原郭子和部,其骨干心腹要全都调走。

“让程咬金带兵去接收榆林郡和东受降城,郭子和所部,择两成精锐者编入军中,余者全部遣散还乡,授田安置。”

郭子和是想要继续留在榆林郡的,甚至继续统领他的部下们,但罗成不可能答应他这样的请求。

他可以接受郭子和的请降,也可以授封他们官职爵位,却不会再让他们继续留在原地,继续拥有兵马。

这与岭南的情况不同,岭南的宁长真等人,可以在归附朝廷后暂时还担任着太守之职,继续统领着兵马,但在这里不行。

罗成可不会继续给这些军头们割据的机会。

要降就拿出诚意来降,否则,就等着被扫灭,罗成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份霸气。

他不是李渊,四处招降纳叛,然后大肆封官授爵,让那些人继续保留地盘,拥有兵马,李渊没有那个能力,但他罗成有。

程咬金率领着精锐的秦军,带着皇帝的旨意渡过黄河,抵达榆林宣诏后,郭子和不太满意,可又不敢拒绝,最终在程啼金的强硬要求下,只得交出兵马,然后与一众麾下骨干在秦军护卫下,往云中郡朝见天子,谢恩领封。

老程也不客气的把郭子和的那些乌合之众一通裁撤,最终只保留了两千人,将其打散编入麾下各营,其余的,全都发一笔钱粮遣散还乡。

而对于自关中来的东受降城王孝其及其部下的关中兵,老程只选用了一千,余者全都被划做东受降城的屯田百姓,给他们授田屯耕。

白登山之围还在继续。

但皇帝已经开始把大军调整部署,程咬金率军接收榆林郡和东受降城后,并进驻河套五原郡,他统管五原郡、榆林郡两郡兵马,并负责就地屯田。

而罗嗣业则进驻灵武郡和会宁郡,统领两郡兵马,并成为与李轨的十万联军的行军元帅。

薛万彻则负责定襄郡、武川一带的防御,并组织部下兵马就地屯田耕种。

赵贵负责涿郡和怀荒。

秦军已经不仅局限在云中一带,几十万人马,开始扩散开来,分驻北疆诸郡,虽各路府兵还没有开始解散返乡,但却已经开始一边防御的同时,一边就地军屯自给。

状态提示:第892章 请降求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