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二百二十六章 弹劾风暴
/p>

还有那个李纲,萧明等人,竟然一力主战,打的汴京城一片狼藉,城中百姓富户竟然迁走了四分之一还多,朝廷的钱粮赋税岂不是全都泡了汤了?看来自己不在朝中的百官也是各找势力,拉帮结派,真是要翻天了!

随后几天,徽宗收到了许多大臣弹劾的奏章,所弹劾的人员,遍布朝中各大臣,首先是几个大宦官被弹劾,梁师成、童贯、等,还有王黼,白时中、李邦彦、吴敏、唐恪、耿南仲、甚至李纲、何栗、孙傅等人也遭到弹劾!

其中措辞最激烈的是一名叫做秦桧的人,此人是今科的状元!现在太学院学正,他上疏声称:“文臣卖国,武将误国!圣天子当学先祖真宗皇帝亲征蛮夷女真,以示国威……”徽宗当然知道这是书生意气,但此子忠心可嘉。

随后的事态发展就超出了众人的意料之外了,弹劾案越来越多,御史台的言官和御史们发动更猛烈的弹劾,甚至蔡京父子三人也痛遭贬斥,朝中栋梁一无是处,没有一个不是误国毁民之徒,朝中重臣除了恐慌之外还十分的震怒。

但大宋设置言官之职就是干这个的,你还能不让人说吗?这显然是有人背后主使的,众人觉得有必要查找背后主使之人,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名叫做范公的御史上疏弹劾太子,声称太子行为适当,对敌软弱,临阵失惊!只是大宋国土沦丧,金兵围城,又背后有梁师成老贼支持吗,结党营私,联络各地节度使,实有叛乱谋反之心……!”

这个奏本简直就是一个重磅炸弹,顿时将大宋朝廷炸得一片大乱!众大臣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满意时间针对于太子赵桓的留言满天飞,朝廷上针对于太子废立问题上突然就成了焦点,当然这一切都要看作为皇帝的徽宗来做决断!

徽宗皇帝简直怒不可遏,他直接将郓王赵楷叫来,劈头盖脸的怒斥了一顿,让他做好本分事,不要再搞出这些动静出来,难道他的所作所为皇帝真的不清楚吗?

赵楷被骂的一声冷汗,战战兢兢,自己低估了自己老子的政治智慧,这样小儿科一般的行为肯定会被徽宗看穿,于是痛哭流涕,表示痛改前非,定然做好臣子之道。

徽宗最后还是免去了赵楷皇城司专使的职权,改由康王赵构担当,而赵构提出扩大皇城司的职权范围,给成为:行人司!也得到了徽宗的认可,此时的赵构才开始大范围的将薛炳昌的牙行帮纳入进行人司内。

这段时间赵构也是四处招揽人才,他的方式很平和,只是按照薛炳昌给他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的跟人家探讨学问,和国家大事,这个针对性非常重要,可不要小看薛炳昌提供的这些人才的特殊才能和爱好,那是迅速能够使人产生亲近感的东西。

赵构由此结交和得到了大儒汪伯彦,和翰林黄潜善等人,同时一些朝廷之上的中下级官员也与赵构交往甚密,但都是以朋友相称,这里面就有:吕颐浩、赵鼎、胡铨等人,除此之外,赵构还从军队招揽人才,包括刘世光。张俊等人也是他的座上客。

萧明从不上朝,并不是他有什么特权,而是他连三衙的具体职权全都搞不明白,只是每天在太尉府结识那些中下军官,禁军侍卫的个级军官,见到这位新任的太尉还算平易近人,也都去了战栗之心,以往每任太尉到任总要立官威打军棍的,而萧明却没有这样做。

萧明也注意从这里面搜寻年轻的将领,主要还是为自己的人才储备着想,不过还确实让他发现了一人,此人名叫吴玠,乃是陕西人氏,宣和八年武举出身,本身武功不错,但经史谋略却得了高分,乃是出名的谋略型人才。

京师四十万禁军教头名叫林龄之,武艺惊人善使钩镰枪,为人恃才傲物,与同僚的关系都不太好,对萧明也不感冒,这一日重装萧明,声称萧明乃是太子的裙带关系,萧明大怒,要处罚与他,众军官同属全都幸灾乐祸,唯独吴玠跪下为其求情,萧明于是注意到了吴玠。

他与吴玠深谈之后,很是赞赏,于是有心将他提拔,作为自己的网罗的人才。其实这一阵萧明也很苦恼,这一直就在汴京忙碌,苏彩儿几次想要和瓶儿偕儿子萧允吴北上都被他阻止了,现在北边不太平,他也是放心不下妻小,但现在分身乏术,不知何时能够回家探亲了。

这一日晚间,萧明正在房中给两位夫人写信,突然听得门外顾小六厉声喝道:“什么人?”于是一惊,于是他出门探视,发现墙角的阴影内站着一人,身影依稀很熟悉,那人见萧明出来,上前一步,萧明一惊,暗道:“原来是她!”

最新全本:、、、、、、、、、、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六章 弹劾风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