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一百六十七章 无双之喜
婚礼的仪式自不能少,也很繁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婚礼的程序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纳采,即送礼、议婚,请媒人去探探口风、虚实。问名,就是举行一个仪式,询问对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适。

北宋之时,六礼的程序已经不那么繁琐了,但大体上的形式还在仍然保留了保留了纳采、纳吉、纳征、亲迎四个程序。其他的程序基本上从简了,颇为麻烦的则是祭祀仪式和选择吉日,但好巧不巧的是三天之后就是吉日,这给大家准备的时间就很短了,好在日昌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很快就将婚礼之前的琐事准备完了。

三天之后良辰吉日,整个日昌隆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从日昌隆老号直到苏宅一路上都挂起了红灯笼,加上春末之时杭州城花团锦簇更是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按道理来讲,迎娶喜娘应该是男方家里,但说句实在话,萧明在杭州不是住在西城铁厂就是在顾氏炼坊,杭州城内还真没有他的家。

不但无家,就连亲戚也没有,新娘没地方去拜公婆,就连男方家的人也就只有萧明一个,萧明这算是入赘了!可他又不想这样,于是找来顾守贞为他证婚,安道全为他主婚,最后找到丁建鹏,作为男方家的长辈,就算是凑合了。

结婚之前,萧明与丁建鹏有过一次谈话,丁建鹏问他:“你确定要如此吗?”萧明点点头。

“你可知道,你与这个世界上的女子结婚那就是要真正融入到这个世界中了?将来有什么后果,连我也猜不到!”

萧明道:“我们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了,索性就再改变的彻底一些吧,不管在哪个世界上,男丈夫也不能辜负任何人,而我更不愿这样!丁大哥难道我们非要隔离与这个世界之外吗?”

丁建鹏笑道:“看来在思想观念上我不如你啊,你的想法我不勉强,不过已经快五年了,那个实验我要试一试,总要试一试我才甘心!”

五年之后的实验是两个人的约定,是决定是否能够穿过时间漩涡回去的关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丁建鹏对那九转玲珑塔的研究,他越来越觉得希望渺茫,如果通过爆炸能够造成时间漩涡不稳定,但谁也不敢说,另一面就一定通往自己熟悉的世界,但丁建鹏却愿意冒险试一下。

萧明决定融入到现在这个世界,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他太多不能割舍的东西,太多让他牵挂的人,他只能祝福丁建鹏,如果成功的话,那没准自己也会回去看看,不过这个就很难说了。

萧明娶亲二女同嫁一夫,这家事情现代人还接受不了吗,但在宋代却是件称颂的乐事,婚礼当天的繁文缛节就让萧明大感吃不消,后世的那种,双方父母见见面定下日子,双方到民政局领一个结婚证,然后选择饭店,布置新房,宴请宾朋,就够麻烦的,谁知道古代的婚礼更麻烦!

古人结婚被称为人生头等大事,民间俗称小登科,即便寻常人家的新郎在这一天也可以穿锦袍戴乌纱,表示自己的人生进了一大步,所以这一天一大早,萧明就披红挂彩,里穿大红色蟒袍,头戴金丝璞头,骑着一匹同样披红挂彩的纯种白马,(他自己的赤玉聪留在辽东没带过来,)一马当先走在前头,大队穿着崭新衣帽的虎卫抗着彩礼跟在后面,暂且充当婆家迎亲队,再后面是几百个吹鼓手,吹吹打打一路喧闹而来,大路两旁是熙熙攘攘看热闹的人群。

苏府门前摆满了礼物,就连新任杭州知府蔡鋆都差人送来了礼物,屋里屋外,门里门外高朋满座,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

萧明在这个世界的亲人朋友全部到齐,部下手下满脸红光,苏府正堂为正式的礼堂,这里将来自是萧家的产业,正堂之上上书一块匾额,乃是出自墨家巨子宋芜的手笔,四个大字:“无双之喜!”

宋朝之时流行一种歌咏方式,从一开始就要唱,如:新郎迎亲出门前献祭,跪拜以后,接受父亲的训导:“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则有常”新郎答:“诺。惟恐不堪。不敢忘命。”

新娘此时在家,父亲也在给她同样的告诫:“敬之戒之。夙夜无违舅姑之命。”新娘母亲整理新娘的凤冠和披肩,教导说:“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这些都要唱咏,但这些都是繁文缛节,况且也不合适新人的情况,所以一概取消。

直到婚礼的奏乐开始,这出婚礼的大戏才正式开场!

最新全本:、、、、、、、、、、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七章 无双之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