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狼行三国>第九百五十四章 斗智斗勇

汉中城攻防大战曹军用烟攻之法压制了燕军器械营的威力,因而得以登上城楼与燕云军血战竟日,带给了对方开战以来最大的杀伤。算定了天象之后继续有效的战略自然就成了他们下一步的当然之法,可这烟攻之策只用了一天便被张虎看出了破绽所在,柴草的堆积实在太过耗费时间,又恰恰在燕军轰天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也许火箭并无法点燃曹军堆积在汉中城下的引火之物,因其可以提前做出防备加以格挡,但轰天炮襄阳炮所发射而出的霹雳罐却是他们防不胜防的,是夜雄城之下的一场大火将汉中城与连绵数十里的曹营皆映照的清楚分明,若你是汉中百姓抬头而望,会发现南边的天空都是通红的。

不过燕军的这个举动只是让城下曹军的攻势暂缓了半日,待到第二日下午,攻城士卒又将更多的柴草堆放在轰天炮的射程之外点燃起来,由此可见对于燕军的反应速度曹营众人是有着一定心理准备的,且这烟攻之法他们也准备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虽说由于距离的问题飘向城头的烟雾并不似前日那般浓烈,可拥有宽阔作战空间的曹军却可以逐步加以逼近,这连续的东南风来之不易,不用太过可惜。

这般战局之下曹军的伤亡比之日前又开始增多,但与初始被全线压制的情况比较已经缓和了许多,且为了更大的发挥自己兵力上的优势,曹军已然在南,西、东三面对汉中城发起了冲击,当然其中还是以南城为主要攻击方向!燕军的器械的确精良,可这般精良的器械在数量上一定会受到限制,照顾了南城一面东西二处就会有所欠缺,且随着战局的加剧他们弹药的损耗也一定会直线上升,与此处曹操可说看的极为通透,执行起来更是没有半点的犹豫,他第一个要剪除的还是燕军器械营,这个威胁一旦消失战局就会回到常规途径上来。

经过一整日的苦战,燕云军士卒对于在烟雾之中作战也表现除了极强的适应性,一旦视线受阻他们根本不会花费精力在打击冲击之中的曹军身上,而是?而是将所有的战力集中起来对付敌军搭上城头的云梯,论起常规守城的战术燕云军亦是顶尖一流,烟雾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样的障碍,哪怕对燕军影响更大但张将军的那句话说的对,没有器械营你们就不会守城了?曹军来多少都只有一个办法,打回去!

攻方勇猛,守方坚强,这一战即是双方将帅之间战略的对抗亦是士卒战力的比拼,可说在汉中城下的攻防战中燕军曹军联手上演了一场足可以列入典范的攻守大战!之后整整三日战局都在拉锯之中僵持着,燕军器械营的威力固然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可燕云军士卒的强悍却是进一步显示出来,双方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伤亡数字的不断增大!

其间程昱献策让曹军趁夜发掘地道争取直通汉中城门以收奇兵之效,如此则可避开燕云军在城头居高临下的优势,且以此道攻城曹军之中还有着专门的人才!为了扩展军资为己用曹孟德可没少干盗挖先人墓穴求取殉葬品的事情,淡然此事在常人眼中看来有违天和,他可不会亲自动手,其麾下自有专门从事此行当的士卒,其首领还被贯以发丘校尉的官职,说白了就是盗墓贼!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自己的身后事上曹操可是讳莫如深,设置了多处疑冢。可如今连这样的方法都被运用在攻城之中,足见他对汉中城的渴求到了怎样一个程度。

初始这条奇计还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数百精锐曹军分成三个方向掘入汉中城中,让张虎张辽等人很是出了一身冷汗,燕云军也是花费了极大的精力才能将之尽数歼灭!毕竟在盗墓之时身为官方的军队曹军是无所顾忌的,可在汉中城下他们却要随时处在城头燕军的监视之下,不得不将入口挖的离城池越远越好且还要在上以营帐加以掩饰,虽然不知对方手中有着千里镜这般观察利器,可及其敏锐的战场嗅觉已然让曹营众人感觉出了不对,燕军定有什么自己不知的方法来侦测己方的行动,有器械营在前就算难以想象却也不可就此忽视!

正是因为距离过远才使得曹军地道的定位出现了问题,三条地道皆偏离了汉中城门所在,当然差之亦是不远,若非子才与文远的警觉性亦是极高,燕军在内城的防备也是森严之至,当真被曹军找准了方位能否快速的将之歼灭而保障城门的安全还在两难之间!第一次的定位不是那般精准却难保曹军没有第二次第三次,且他们更可以在大战进行的同时来为此事,倘若被其里应外合将是极为棘手的局面。

曹军剑走偏锋再出一招燕军自然要见招拆招,对于这地道之法提出的应对之策的却非是张虎或是张辽张绣等大将,也不是燕军士卒及汉中城中的军民!曹军那发丘校尉的设置是见不得光的,一切都要在隐秘中进行,隐秘到了刘毅都将之遗忘的程度!可在燕军之人也有一只特殊的队伍是精通此道的,当然他们的目的与曹军不同,有着燕地如此的繁荣燕王也不用去干这些有损阴德之事,这些潜藏行迹出其不意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暗杀对方重要人物,此一来这支队伍便呼之欲出了,天耳精锐“暗影”,给对方做出的回应的乃是暗二。

首先他得张虎与张辽的军令在城池司州设置了很多反向陷入地表的水缸,通过它收集声音放大之的功能来探听敌军在地下的动作,只要能够掌握先机加以应对,燕军便能以逸待


状态提示:第九百五十四章 斗智斗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