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狼行三国>第九百四十五章 思绪翻涌

臧霸的警戒乃是东西两侧以及大江之上,在飞虎军未到之前水军的优势便在扬州军一方,虽说刘备的主力此时皆在庐江建邺城中并未太过强大的敌军但有备无患绝不会错,一旦发现扬州军有大举渡江的行动臧霸第一个反应不会是予以打击而是收军后退,他不会在江边与敌军优势兵力纠缠,待其深入之后才是龙骧军用武之时!至于自己的后路警戒程度就要远逊于其他方向,就在他出兵不久之后,徐晃对此便会有妥善的安排,对于军中的这位同袍臧霸有着充足的信心,并不是只有普通士卒才会将后背交给信任的战友的,大将之间亦如是。

假使扬州军真的隐藏了一支燕军打探不出的奇兵在徐南之地,他们的目的就当会是待敌深入之后再做出打击,徐晃臧霸的这个安排亦不无反诱之意,前方的士卒随时保持警觉,一旦敌军来袭双方自有巧妙配合可对来犯之敌施亦夹击之法。在整体战局上自是庞统来控制整个节奏,可到了细微之处便要看这些统军大将发挥自己的所长了。

江边的龙骧军一分为二驻扎六合旧水寨与倭奴营施工之处,两寨之间相隔十里,一旦有变,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可以互相支援,紫钺所选的这处所在在水寨下游八里的地方,这里靠近江岸之处芦苇众生,高有丈余,密密麻麻的芦苇对倭奴营的施工有着天然的隐蔽作用。且在六合水寨的两侧,臧霸命人每隔百丈便设立高台为瞭望之用,亦不无向扬州军宣示燕军所在之意,避免对方以小舟上岸获取军情。

这样的高台除了瞭望与震慑之外对江山的战船并无实质性的威胁,更多的是一种燕军占领此地的象征,而当对方战船过于靠近岸边打探之时,龙骧军的轰天炮可就不仅仅只有象征意义了,一开始的几炮还就是震慑对方,但似乎扬州军对此并不畏惧,有几条小船已经来到了离岸四五十丈之处,这已经算得上是对燕军的一种挑衅了。

身为燕军主力王牌之一,龙骧军士卒的心气可是极高的,岂能容敌军在他们面前如??前如此猖狂,此行随来的器械营士卒虽然不多,可操纵轰天炮的却都是特级射手,倘若让他们在百步之外精准命中敌方士卒恐怕有些强人所难,但那些船只的目标便要大得多了!出于首发即中的考虑,十架轰天炮是对着同一目标展开齐射的,只是时间上有所差异以免互相干扰!于是乎已然在攻城守城之间展现出绝大的威力的轰天炮又将他的威名带到了长江北岸,十发石弹有五发精准的集中了目标,两发也在对方战船周边的两丈之处,这样精准的器械在汉末而言绝对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了!打偏两发命中五发,这个帐绝没有算错,五发石弹已经足够将那走柯击沉,后面的叁发显然可见节约了。

见到敌军的战船被同袍的轰天炮精准命中船身爆裂沉入江中,其上的扬州军士卒纷纷跳入水中,此时还是一月光景,就算南方也是颇为寒冷的,这样的天气落入水中,那份感受可想而知!北岸之上立刻就响起了一阵喝彩之声,更有金鼓擂起以壮威势,敌军敢在龙骧军面前挑衅,便定要将之彻底击溃,眼前的一幕让所有士卒大快于心。

对燕军士卒而言他们见识到了一场极为精彩的远程攻击,自然要为之欢呼雀跃,而站在扬州军的立场这般精准的远程打击武器却让他们胆战心惊,这个离岸的距离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地方的箭矢甚至是床弩也无法对战船构成威胁,上岸与燕军交战他们或许不敢,上面也没有这样的军令,但稍稍靠近打探敌情却是其职责所在,可很显然他们的这个意图已经失败了,剩下的船只更是立刻掉转船头而去,生怕会成为燕军轰天炮的下一个目标,搞不好就是船毁人亡之局。

对于扬州军的战力燕军并不知深浅,相对曹军而言对方要陌生的多,可这种陌生也是相对的,假如将此时床上的士卒换成乐平城中或是汉中城下的曹军,在见到燕军一字排开的轰天炮之后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如此接近,那与自取灭亡又有何不同?可显然扬州军士卒对于燕军的器械威力最多也只是有着一个模糊的印象,淬不及防之下狼狈而逃并不难解释。此时龙骧军的轰天炮并未再度出击,既然立威的目的已然达到他们也没有必要将对方水军这几条战船一网打尽,让其回去互相通传之后怕是再不会有此情形出现,亦是己方的目的所在。

士卒们可以将这个场面当做热闹来看,尽情的为自己同袍的威风欢呼喝彩,可身为大将,臧霸要看的就是门道了。高顺的辽东军做过步炮协同的训练,龙骧军又岂能不为此事?最多比起作为试点的同袍要在规模上略有减小罢了,在操练此战术之时,龙骧军一众将领亦体会到了二者配合之间的威力!而眼前的场面告诉宣高,器械营便是在大江之上也是有着巨大发挥空间的,方才的那几艘扬州军战船只是走柯,体积形状都要小了很多,轰天炮尚能精准命中,而如果换了体型更为巨大的艨艟斗舰或是楼船,岂不是要成了器械营的活靶子?

战船行进之间的速度并不慢,但在视觉感受上比之陆上行动就要缓慢不少了,这正利于器械营轰天炮襄阳炮的瞄准,且江道的宽阔更能为那些射手们提供优良的攻击视角。假使扬州军当真要大举登岸发动反击,一旦器械营全军在此甚至有朱雀营的加入,那些漫天飞舞的石弹定可与对方舰队以毁灭性的打击,就


状态提示:第九百四十五章 思绪翻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