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狼行三国>第八百六十七章 速战速决

曹军进击汉中,燕军压进青州,前一次的兖州之战刘毅出兵只是为了策应徐州刘备让其不止被袁曹二人联手所灭以破其合力之势,亦是在司隶大战之后强行出兵,因此并算不得是二人之间的决胜之战!而此次刘毅养精蓄锐达两年之久,其间甚至坐看曹操拿下荆州益州隐忍不动,等得就是曹军久战之后的机会!如此局面曹孟德亦然看得通透,但却是不得不为,兵行险招总好过坐以待毙,此后得法正之谋放弃青州以图汉中用得胜之兵而连续作战也是贯彻了自己出奇制胜的意图,毕竟此时若论综合实力他和刘毅之间还是有着差距的。

从大局上来看,燕军显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无论兵力还是民力朗生都要在曹操之上,可在战阵之中总有着种种难以预测的因素,绝没有人能在战前就能算清所有的变化,特别是面对曹操这般的兵法大家,稍有疏忽被他反击得手一举翻盘亦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因此对于此次大战刘毅有着前所未见的谨慎,在他而言战局越是四平八稳对他越为有利,因为平稳的局势之中变化最少,对于实力占优的一方是最容易把握而不会出现疏漏的,反言之在曹操而言就定要求奇求变,力争造出极为复杂的形势,可说双方的心理已然定下了大战的格调!

汉中初战,曹军在夏侯惇及曹洪的统领之下经过两日一夜不间断的狂攻终于拿下张绣长安营的大寨,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容小视的,典韦在与马超的一战之中身负重伤,曹洪亦在攻击之中伤在庞德的刀下,加之将近两万士卒的伤亡,曹操平生大小战役无数却还从未在一战之中遭受过如此巨大的打击!燕军的强悍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但这两年之间对方军队的发展与战法的革新还是让他颇为震撼,无论是器械营的墨方神弩还是张绣施展的步炮协同短促突击,这在以往的战史上都是从未出现过的,两年未曾出手此番却是一鸣惊人!

当然这些只会被曹孟德深深隐藏在心间,至少从表面上看曹军还是攻下了燕军大寨,在这汉中首战上并没有失败,一众谋士与大将们都可以看出张绣并不是力尽而退,肯定又是张虎的谋划,从其退兵之中的井井有条以及司州营骑军恰到好处的配合就可见一斑,想来张子才就是在用此法来消耗曹军益州大胜的锐气。而有了张鲁汉中军的相助,此战的地形之利亦是操纵在对方手中的,拿下长安营大寨之后曹军当面就是两处险阻,米仓山与定军山,这又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刘毅麾下的天耳早在多年之前就在不遗余力的打探着曹操属领之中的详情,孟德手中的暗箭亦毫不例外,对于燕军在长安与司州一带的军力分布曹军是知之甚详的,黄衫军、燕云军、长安营、司州营这四路人马就是刘毅在此处全部的兵力,按此人近来的用兵风格分析,最多会有三军用于汉中之战,若在黄衫燕云二军之中做出选择,曹操可以肯定来的一定是燕军大将张文远率领的燕云军!

徐晃的龙骧军与张合的虎卫军向来被称为燕军的两大王牌,可近年以来在张辽的统帅与精心打造之下,燕云军亦渐渐有后来居上之势,说起传统与战功此军可绝不在前二者之下,当年在兴霸扫平辽东及高句丽靠的就是这支百战精锐,只是后来幽州军扩编,燕云营也有很多士卒被打散补充进各军之中,甘宁被刘毅派去组建水战雄狮飞虎军,代其领军之责的正是张文远,司州一战其人的将才显露无疑,可说没有张辽就不会有后来刘毅全歼韩张联军的壮举,曹操对其亦是极为喜爱!当然他肯定不会知道,倘若没有刘毅的前来,这三员大将都将会名列他帐下五子之中,可现在却依然是势不两立的劲敌!

原本在曹操心中燕军虽然精锐可长安营与司州营毕竟是最近新编之师,与龙骧虎卫等老牌劲旅之间还是会有着经验上的差距的,可就在这场攻防战之中,张绣所部所表现出的那种战力又何尝像是一支新军?他也不得不将在战前对燕军战力做出的估计再度太高,如此一来一旦张辽的燕云军再开入汉中战场,自己的取胜难度便又要增加,况且在收到他进攻此处的消息之后刘毅是绝对不会坐视的,说不得时日一久幽州各处还有援军不断而来,因此眼前之战他只能速战速决,现在的局势是刘毅拖得起他却拖不起,必须尽快在汉中之战中取得突破才能牵制青兖之处燕军的精力,以达到其围魏救赵的目的!

就在拿下长安营大寨的当夜,曹操与一众麾下商议之后便立刻做出了决断,夏侯惇统领五万大军进击米仓山,曹洪则率军攻击定军山,他的伤势还不足以影响其指挥军队,这样的攻防战更不用其身先士卒!而曹操自己马不停蹄的先于二将出动,他要牢牢贴上张虎所领的燕军主力与其决战,至少也要将之牵制使得其无力分心他顾,以便二将能够顺利拿下两处险要之地。此时能令孟德与众人感到庆幸的便是镇守此两处的乃是汉中士卒而非燕军,否则就看张绣守寨之时的表现加上更为险要的地形,还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达成目的!

身为兵法大家,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无比,这样的战场形势曹操是不会看错的,得到军师军令之后,张辽留下穆顺领一万士卒坐镇虎牢便率领剩余的主力日夜兼程赶往汉中,他甚至没有等待张燕前来换防!此次大战,曹军出动的精锐足有三十余万,而此时军师手中所有的兵力加在一处


状态提示:第八百六十七章 速战速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