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狼行三国>第八百一十一章 两军相对

(感谢“滚动的大山”书友的宝贵月票。

夏侯惇诈城得手顺利拿下葭萌关,从守城士卒的口中得到了张绣长安营即将前来的消息,在曹操与一众谋士最初的构思之中是没有这场伏兵之计的,倘若能够顺利得手,曹孟德的下一步行动就是尽力修复与汉中张鲁的关系,虽说这看起来比较困难,可在乱世之中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不过他利用刘璋之举出乎了刘毅的意料,张虎如此顺利的劝降张鲁拿下汉中也让曹操心中凛然,在派夏侯惇与司马懿前来旺苍之前便给了其临机决断之权,对燕军可能的行动加以防备。

此时距离夏侯惇兵至葭萌关不足日半,张绣肯定不会得到关城陷落的消息,再加上关前的地形,倘若不以此为凭安排一场伏击战给燕军以突然打击夏侯惇恐怕也就称不上领军之才了!在其中他是有着信息与兵力的双重优势的,唯一的弱点就是休整稍稍不足,二人稍作权衡便定下了此策,司马懿看得很准,张虎方刚劝降张鲁,燕军是不可能有太多的精锐调来汉中的,否则只会引起张公祺的猜疑,倘若他们可以一鼓作气给张绣沉重的打击,对兖州青州亦是一种支援!

如果此次前来关前的是徐晃的龙骧军或是张合的虎卫军,夏侯惇与司马懿心中都不会对伏兵之计报太大的希望,对于这些老对手他们有着全面的衡量,而张绣的长安营却是刚刚成军不久,与龙骧虎卫这样的强军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且张绣本人此时的声名也远不能与张合徐晃这样的燕军大将相比。伏兵之计能够成功最好,即使不成夏侯惇也可凭借自己处于优势地位的兵力对这支燕军新军施加打击!

虽说声名未必就能决定武将的实力,但还是有着及其重要的参考意义的,便在刘毅心中张绣虽不失为一个可看造就的将才但与张和徐晃这样的良将相比也的确存在着一些差距,不过这是建立在全面比较之上的。论起综合素质徐张二人绝对可列三国武将前六,对此朗生丝毫不加怀疑,在他心中手下诸将还有一人不在此二人之下,那便是燕云营统领张辽张文远,此人能攻善守,沉稳老练,司州一战铸就不世威名绝非虚至,便在另一个时空之中三人亦是同列五子良将之中!

与赵云的枪法一般,张辽用兵最突出的特点就在稳字,当然这绝非说文远不够进取,当日面对联军数十万大军,以区区三万之众就敢施加突击,其观察形势之准,出手之烈实是让人钦佩,较之逍遥津一战亦不遑多让!如此良将在战阵之上是最让刘毅放心的!身为一军统领,文远的风格是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到他的下属的,而张绣在燕云营统领之位上可一任便是六年,但就谨慎而言已经不下与当世良将!再加操演纲要的精炼以及新式兵种的使用,看破伏兵实不足为奇!

不过虽然是提前预防了对方的伏兵,可夏侯惇全力齐出之下曹军的声势是相当惊人的,益州一战及之前的伏击战的胜利使得他们的军心士气到达了顶点,这样的一支曹军是极难对付的!但张绣身后长安营士卒的面上不仅没有畏惧之色,反而是一派兴奋之意,此次随公行前来的这万五士卒可大半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其中多有燕云黄衫二营的相助,这些士卒何种场面没有见过?司州大战之后两年多未上战阵如今遭逢强敌,他们心中压抑已久的战意立刻便爆发了出来!

盾牌手迅速上前在长安营军阵最前方筑起了两道坚固的盾阵,在他们身后则是严阵以待的三千弓弩手,其余士卒布成战斗队形两翼排开随时准备投入大战,而马岱的一千司州营铁骑便列在了所有军阵的最中,双方的布阵都是极为迅捷,只是聊聊数眼张绣便看出了对方的伏兵之中并没有多少的骑军,这个发现让他心中更加沉稳了几分,虽说敌军还是占据优势兵力可少了强劲的骑军冲击,在自己坚固的阵型面前这个优势是可以接受的,而马岱的骑军也将成为他的杀手锏!

“某乃车骑将军帐下横江将军夏侯惇是也!张公行你可敢上前答话。”看着对面阵容齐整丝毫不见慌乱之态的长安营,夏侯惇与司马懿的面上都是一派严正之色,但就看这个反应,张绣的应变之能与长安营士卒的精炼便可想而知,前几日张任严颜麾下那支蜀军已经是益州军之中最为善战的一支,可与眼前的燕军相比还是差了不少,同样对此有所感应的还有兖州营与飞熊军的那些精兵悍将,虽是相隔数百步之遥,可敌军沉静之中的那一股战意已然扑面而来!夏侯惇一催胯下战马缓缓来到两阵阵前,三棱乌金枪点指敌阵朗声道!

“哈哈哈哈,车骑将军?夏侯元让你莫不是糊涂了吧,你主曹孟德不敬天子,私自攻伐大汉宗亲,早被朝中视作我大汉乱臣,如今还在这里以汉臣自居,实为可笑矣!”如今的刘毅与曹操之间已经是彻底撕破了脸皮,早在那一场遍及大汉的论战之中,曹孟德就在一众文人士子的笔下被斥为乱臣贼子,此时张绣上前自然丝毫不会相让!

“哼!休要信口雌黄,你主刘朗生暗害天子,意欲取而代之,如今不过徒恃武力weixie一干群臣为其张目,实乃狼子野心也,其名为燕王,实则燕贼,尔等又何必为其效死,某劝你早日迷途知返,如若不然今日便让尔等尸横遍野!”夏侯惇闻言冷哼一声,又再高声道。

“尝闻那曹孟德自幼便多有奸诈诡辩之处,强词夺理亦是其之所长,如


状态提示:第八百一十一章 两军相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