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狼行三国>第四百五十五章 亲临一线

更新时间:2013-05-05

袁军的攻势依旧猛烈,半山之上的刘毅一时处于被动,自是心情不佳,可在半山之下,通火通明的袁军帅帐之中,传令兵来来往往的不断汇报着前线的最新动向,虽是颇有进展,可堂中正坐的袁绍脸上依旧一片寒霜,高柔的两万人马被甘宁伏击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接连的失利岂能让他此时还有好心情。

“枉我与军师临行前多番叮嘱,一定要谨慎用兵,他却还。。似此等人为将,累死三军,吾亦有用人不当之过,传令下去,将那高柔枭首示众,若有再违军令者,定斩不饶。”袁绍一掌排在案几之上,怒声言道,便算是老弱居多,可一战尽损他也承受不起。

“主公不可,此番甘兴霸这伏兵之计极为巧妙,高将军也是立功心切,值此大战之时,正是用人之计,主公当抑制怒火,责令其稳守渤海,若再有范,两罪并罚!现刘毅就在这廉山之上,还需小心谋划,刘郎生善攻,守御却非其所长,如今我军已经占据主动,只要击破当面之敌,战局便能扭转。”袁绍盛怒之下,一干人等皆是噤若寒蝉,此时也只有田丰敢于出言,他保高柔一是因战况紧要,斩杀大将影响士气,二来得知此战经过之后也不得不赞叹甘宁设计之巧妙,那等情形下换做旁人怕也要中计,倒不能全怪高柔无能,眼前袁军攻势强大,已经连破刘毅两道防线,当面的战局才是关键所在。

“既是元皓为他求情,便饶其一命,元皓所言不差,观刘郎生过往战例,几乎无守御之局,如今我军兵力大占优势,必要击溃敌军,各位还有何妙计,尽管言之。”袁绍此时倒还是从善如流,闻听田丰之语强自将怒火压下,又对众人言道,此时虽有优势但还谈不上胜势,攻击不可有丝毫间断,一旦被刘毅喘息过来怕要生变。

“主公,刘毅在此阻挡主公大军不外乎怕我军加入黎阳战场,其实黎阳会战虽然关键却还及不上刘毅本人,可让南皮大公子趁夜出兵与我军合而击之,若能生擒刘毅则丢失此城也在所不惜!”许攸出言道,此时他虽然为幽州提供了不少讯息但心中却还并未坚定,冀州大战的走向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似乎眼前便是个绝好时机。

“嗯?子远此计虽险却未尝不能出奇制胜,元皓你看如何?”袁绍闻言略加思索心中一动,生擒刘毅?若真能如此此战可谓全胜,一个南皮城当然比不上对方主脑的分量,当下又对田丰问道。却不知他不问倒还罢了,这一问之下许攸心中更是不忿,这人一旦起了妒忌之心,便为为其所蒙蔽,与其智谋的高低没有任何的关系。

田丰闻言先是看了许攸一眼,这段时日他的表现颇为奇怪,很少在主公面前与自己作对,他当然不知许子远如今已经在和刘毅暗通款曲,只当他顾全大局,心中倒颇欢喜,此人论智谋才学并不在自己之下,就是气量狭小了一些,如今能识得大局,主公之幸也!如今闻听他这条计策确有可行之处,不过以眼前局势看来,还不到行险之时,无论廉山还是黎阳,冀州军并未处于下风,当下便也言道:

“子远此计颇高,不过也很有风险,刘郎生既然敢前来与主公一战,必定会对南皮有所防备,况且城下尚有高顺的辽东营,我军现今处于有利不宜行险,待得高敬方有异动之后再行此计不迟。”说完田丰也对许攸微微一笑,表示了对他这条计策的欣赏。

“嗯,田军师此言为正论,待敌之变我军再变也可。”这个善意的微笑看在许攸眼中却变成了一种炫耀,他心头火起面上却是不现,还对田丰回以一笑之后言道,此时内心的天平已经完全倾斜了。

“主公,前方的攻势还需加强,待到天明,主公可亲自前往督战。”田丰闻言微微颔首,又对袁绍言道,此时心中隐隐有着一种疑虑,许攸的表现的确反常,可随即便是自责,平素他几乎未和自己意见一致过,而今别人以大局为重,自己反而疑神疑鬼,殊为不当。

袁绍听了欣然从之,天明则亲往前方督战,袁军见主公亲临士气大震,攻势愈发的猛烈起来,若非洪彪率领的亲卫营士卒及时加入稳住阵脚,防线恐怕危矣,便是如此,情况也并不乐观。

“军师,我一定要下去迎战,袁本初到了前方,敌军士气大振,再如此下去,必定难以坚守。”半山之上的刘毅面沉如水,断然言道,此时北平营中新招募士卒过多的弱点显现出来,虽然经过极为刻苦的训练,但操练毕竟难比实战,较之对面经验丰富的袁军士卒,新兵们就显得极为吃力了,前番刘毅军一直处于攻势之中,这个隐患被最大程度上的压制了,可一旦进入阵地防御处于被动,它便显露无疑。

“好,子平,需得率人寸步不离主公左右。”此时的战况使得戏志才也不再坚持,他和刘毅一样看出了问题所在,眼下的情况也只有主公亲往方可改变局势,身为谋臣当然决断,甘宁的奇袭乃是刘毅军策划良久的隐藏手段,给予冀州极大的打击,而袁绍暗藏的这两万精兵亦是他们所料未及,此时就是对方显示威力的时候了。

刘毅不再多言,便披挂下山,到得后营正值新一轮轮换的士卒即将上阵,统军的乃是营中校尉王明,刘毅到后便带着这支生力军杀了上去,这一轮上阵的士卒有五千之众,见主公与他们一道并肩作战,无不奋勇争先,刘毅在普通士卒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五章 亲临一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