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大秦之万世基业>第三十九章 大勺

太子自然不可能跟另外三人坐在一起,听韩非讲课。

不比后世那些自认高人一等的骄傲之辈,注重规矩已然成了人们的习惯,这些人只是很自然的按照阶级制度之下产生的规矩,各行其道。

韩非上午跟三个少年讲课,下午则要去到太子居住的别院,单独给他讲课。

所讲的也不再是国语,而是法家之言!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扶苏呢喃着着念道。

“大秦如今强大,或许是因为父王强大,但吾为何觉得这种强大会跟夏虫一样,不得持久?”

看着扶苏忧虑的样子,王离笑了笑。

“所以,你就跑去跟秦王谏言,肉刑残害百姓,与国无益?”

“吾亲眼看到一群因为天灾耽误了收成,又交付不起赎钱的良家子被砍掉手脚……当时的情景,吾至今难忘。”扶苏摇了摇头:“错在他们吗?天灾人祸不可控,吾不认为他们有过错,之所以遭受肉刑,乃是秦法之错!”

“这话可不敢对秦王说!”王离沉吟着说道。

“你说,大秦奉法理,有无错否?”

“治世之道,谈不上对与错。”王离对扶苏的提问感到有些无奈,只能说道:“古往今来,治世之道只有利与弊之说,没有对与错之分。

大秦因法理而强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光是这一点,就可证明,法理的确有其作用,太子不应该排斥法家之言,至于其弊端,秦王看到,丞相看到,所有人都看到,只是没有多少人在意罢了。

荀子曰: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身为法家之砥柱,亦看到其弊端,太子之担心不无道理,只是,该如何平衡法理,消除其弊端,太子如有完整腹略,然后再说与秦王,或可得到秦王认可。

一味地苛责秦法之弊,却无改善腹略,如此谏言与人无益,与国亦无益。

取消肉刑,百姓无惧秦王,税粮之事被轻蔑,大秦国力必衰,此乃秦王之难,太子可知否?”

扶苏涨红了脸:“公子……可有腹略?”

王离摇了摇头:“治世之道不可一撮而就,需慢慢摸索前行,来日方长,太子不可心急,吾愿与太子砥砺共勉之,只是,像之前那样的进言,太子不可再行!”

“父王虽不看重于我,但身为人父,哪会忌恨于亲生骨肉,公子是否担心太过?”

王离叹了口气……“太子无恙,皆因秦王庇护,对秦王之厚爱,太子当珍稀才是!”

和扶苏交谈了一阵,王离感到心力憔悴。

扶苏虽然不是史书中那个热血耿直的形象,但如今来说,他还是偏单纯了些,对某些事情有些想当然了。

骨肉亲情在秦王政心中或许占据了一些地位,但在亲情与国诈传承之间做选择的话,王离不怀疑秦王政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抛却亲情。

这种话王离不好直接告诉扶苏,只能委婉的劝诫。

“也不知道扶苏将来会不会被再次发配边关……”王离有些无奈的想道。

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进程,无异于蚍蜉撼树。

几句话就能改变人们的想法?

一套理论的出现,立刻就能得到当政者认可?

这世道可没那么简单,人也不可能那么听话,想要改变历史进程,光凭一个人一张嘴是做不到的。

王离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的团体,而且,因为先知先觉的缘故,为了稳妥起见,他还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根据地,以保万无一失。

根据地不需要太大,频阳一地,足矣!

秦王政将频阳的水利工程交给他,正随了他的意。

……

兵役对于大秦人来说,是个发财的机会,没有人会抵制。

徭役却不同,这是低回报的苦役。

大秦男子每年需要服六十天的徭役,一年之中,在农闲时抽出六十天来,虽然辛苦,但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频阳一地尚没有参加兵役的男子,大多选择在秋收之后服徭役,整个频阳的成年男子不多,只有八千,这些人如今都归于王离统管。

秦王政二十二年,第一场霜降来临的时候,内史府衙和水渠工程一同开工。

王离在这些工程中,作用仍只限于画图纸和传达命令。

“两尺宽,且没有接纳水源之地的水渠,有何作用?”李钰好奇,暂时放下了造纸府衙的工作,跑来王离这里凑热闹。

“你想知道?”王离笑了笑。

李钰点头。

“跟我来。”王离说。

书房中,一个由木片做成的模型摆放在地上。

模型形状如蛛网,弯弯扭扭,底下则是一张地图,根据地势,李钰判断,这应该是频阳的地图!

“这些水渠将覆盖整个频阳。”王离指了指下方的地图,说道:“频阳附近水源不多,为了节省水力,水渠自然不能太宽、太深。”

王离抱来一个水桶,用舀子舀水,注入模型水渠之中,水流顺着渠道缓缓而行,到了关节处的储水之地,停下,逐渐将储水之地注满。

“依靠山川湖泊中的水源,想要灌溉整个频阳,工程太大,亦太麻烦,这些储水之地,亦可储存雨水,这样一来,所需要的水源将大大减少。”

王离又用一个小勺,将关节处储水之地的水舀出来,注入下方的水渠之中,水流顺着水渠继续前行……

“你看,有了这些储水之地,灌


状态提示:第三十九章 大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