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杂烩饭摊>第五十五章 甜脆香酥的馓子
寒食节的人不多了,人们也不再称它为寒具,但是依旧戒不了对这种食物的喜欢。就像你桀灵叔,经常会到我这里买馓子吃。不过也有不少人还记得这个习俗,特地在寒食节多买一些。现在的馓子已经没什么手工做的了,即使是这样,我仍然觉得馓子做的最好吃的地方依旧是陕西。今天你买的这一批馓子就是我特地从陕西西安进来的。”大叔絮絮叨叨地和我说开了。

不过这样正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有什么区别么?”

大叔竖起了大拇指夸道:“无论是机器还是手工,陕西人的馓子最好吃。这馓子最考验揉面和抻面的功夫,揉面的时候力气要大,抻面的时候力气要小,面越细说明手艺越好。我在西安的朋友抻面功夫了得,不仅细,还均匀。活出来的面也特别有弹性,他不习惯用搓,喜欢用抻,把面条拉得老长,放到锅里炸的时候,因为是鸡蛋和面的缘故,所以能出来苏东坡说的碧油煎出绿黄深。”说到这里大叔冲我憨厚一笑,“我认识的那个陕西人是个文化人,这些话都是他告诉我的,我没有那种文化造诣,只能说他炸出来的一把馓子盘成圆圈圈像金灿灿的太括寒食节吃寒具,纪念介子推的故事也是他讲给我听的。现在他不怎么做面食了,我也许久没吃到他手工做的馓子了,卖给你的这些馓子是最接近他做出来的味道。”卖面食的大叔帮我把车推出了格子,又多加了一袋放在了我的推车上,“这个是送给你和桀灵的。不过虽说他做的好吃,但是和我老婆做的比还是差了点味道。”

“这个多不好意思。”我赶快谢过了面食店的老板,“不过大叔的老婆也会做馓子么?”

面食店的老板笑了起来:“有啥子不好意思的。而且我老婆当然会做馓子了,在我家乡所有人都会做馓子,我们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最常给人做的点心。尤其是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这两个对我们特别重要的节日。当然也是我家里最忙的时候,我们会好好打扫房子,同时在节日到来之前我老婆和我娘就忙着准备做馓子用的材料。我们那里做馓子很讲究,连和面的红糖水都要亲自熬。我老婆熬的红糖水最对胃口,里面除了红糖,熬的时候也会加上浓浓的蜂蜜和很多的红葱皮。和你们蘸酱吃的小葱不一样,红葱可是药材的,我老婆煮红糖水最爱放红葱皮说是可以活血化瘀。除了这些,红糖水还要撒上花椒提味儿。熬好满满一大锅红糖水之后,我老婆才会让我和儿子和面,我们不用白水和面,我们用我们自己熬的红糖水,只有这样,我们的馓子炸出来才会比别人家的甜。当然我们还会在面里面加上很多的鸡蛋,和清油。这样炸出来的馓子才会口感香脆颜色鲜艳。我家里做饭的时候分工特别明确,我和儿子劲儿大,我们两个和面,我老婆和我娘手艺好,负责把面擀成条条状,我女儿负责把馓子炸熟。尤其是现在我们都在外面赚钱,能和家人团聚的就是这几个为数不多的节日,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准备餐食的日子显得格外珍贵。大家都聚在厨房里面,一边做点心一边说说自己在外面的经历,无论是在外面吃了多少苦,看到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准备过节的样子也让我觉得比手上的馓子还要甜。过两年,我孩子长大了,就带过来让他和我一起干活,等他干熟练了,我就可以退休了。”说到这里,面食店的大叔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色,害怕我不相信,拍着胸脯和我打包票,“小姑娘,我可没有吹牛,我家孩子做面食的手艺也是第一的。我们村里所有的人都擅长做饭的。如果你有机会和戒灵去我的家乡,你就知道我们村子里的人,尤其是我家人做饭有多好吃。有机会来我家,我给你吃我老婆做的馓子,然后我亲自给你烤羊吃。我家乡还有很多其他好吃的点心,你和桀灵来我家都是贵客,我带你们吃遍我们那里的好吃的。我家乡特别好客,无论客人从哪里来,哪怕是只是碰巧路过来我家讨口水喝的行人,我们都会热情款待,在给你吃我们家最好吃的炸馓子的时候,我们还要很郑重地和你说谢谢,谢谢你来到我家做客,和我们分享快乐。所以,禾智啊,未来的某一天你一定要和桀灵来我家做客,让我有机会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照顾我的生意。”大叔热情地和我说着让我也感染上了和他一样的好心情。

买完米回来的时候,大叔已经把做芥菜饭的材料都处理好了,看着我满满一车的馓子,露出惊喜又诧异的表情。

“怎么买了这么多?钱够不够?”大叔帮我卸下了馓子和大米。

“老板送了很多,说是炸馓子是待客的点心,要多给咱们一些才行。聊天的时候还邀请咱们两个以后一起去他家乡做客,说开斋节的时候他的家乡很热闹。”我把面食店老板的话说给了大叔听,大叔的亲故也高涨起来。

卸好车之后,我掰了一块馓子尝了尝味道,果然如同那位卖面食的老板所说,红糖的味道很浓,入口即碎,脆如碎雪,但是又甜而不腻,酥松香脆。我又掰了一块递到大叔手里:“老板说你经常买着吃,真的超级好吃。虽然以前买早点的时候也见过这种食物,但是因为以前没有吃过,所以也不敢多做尝试。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想要吃到好吃的,还是要多尝试才行。”

大叔接过馓子,冲我挑了挑眉毛。

吃完馓子之后,我和大叔开始一起在后厨忙活今天


状态提示:第五十五章 甜脆香酥的馓子--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