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22章 水泥和钢铁厂

刘烨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打造属于自己的火器。但是李福去广州购买生铁还未回来,只得让梁小明先行烧制水泥。

烧制水泥的立窑建在李家村附近,按梁小明的要求,这是一种类似于烧制石灰的立窑,但体积要大一些。

烧制水泥基本的材料是石灰石和粘土,这两样东西到处都有。按照回忆,梁小明指挥村民将石灰石和粘土放进立窑煅烧,烧成熟料后,再磨细成粉,至于比例,记不太清楚了,暂时以四比一的比例调配。

不知道是不是比例不对的原因,烧制出来的东西怎么看都不像水泥,阴干之后倒像是掺了泥巴的石灰浆。刘烨颇为失望,对梁小明说:“明子,这不像水泥啊?”

梁小明没空计较他对自己的称呼,想了想,回答道:“不急,应该是比例不对,粘土太多就不会硬化,太少就缺乏粘性,再试试。”

他又试验了几种配比比例,石灰和粘土三比二、五比三、三比一都尝试了一下,最后得出结论,三比一的比例最佳。接下来就是阴干,待其阴干后,掺水调制成泥状。等待硬化后,与常见的建房筑桥的石头颜色类似,而且硬度颇高。

在现场观摩的刘烨高呼:“划时代的水泥诞生了!”

“这个已经接近于低标号的水泥了,但是硬度好像还不够,真正的波特兰水泥硬化后应该和岩石一样坚硬啊,是不是少了什么添加剂?”梁小明百思不得其解。

刘烨拿着一根铁棍敲打了几下,硬度感觉还不错。他无所谓地说道:“这样很不错了,用来造港口绰绰有余,修城墙也是可以滴。”

“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是要添加炼铁产生的矿渣。这种水泥暂时先用着应急吧,等到开发铁矿自己炼铁之后,加入矿渣试试。”梁小明没有泄气,反倒是攻克技术难关的精神头上来了。

“很好,我们小步快跑,边用边完善。这种半成品就先用在码头建设上。”刘烨想了想,“抽调李二狗过来帮你把水泥作坊的架子搭起来,就让他做这个作坊的管事。”

水泥初见成效,刘烨开溜回了家。最近工作压力很大,需要唐钰的安慰。最近越来越喜欢她了。

第二天,李二狗急匆匆跑过来:“老爷,我正找你呢,李福回来了,好几艘大船,听说你要的人和东西都装运回来了!”

这是个好消息,刘烨精神一振。

赶到博辅码头,远远就看到停泊着四艘排水量将近百吨的货船,正在卸载货物。李福看见刘烨,一溜小跑过来。

“老爷,小人不辱使命,把您要的东西和人都带回来了。”

刘烨打量了一下李福,晒黑了不少,人也憔悴了些,看得出这段时间在广州奔波吃了些苦头。他鼓励道:“你辛苦了,这次功劳很大,老爷记着你的好呢!”

李福连说这是该做的。他为刘烨介绍了此行的成果:生铁两万斤、黄铜两千斤、硝石五百斤、硫磺两百斤、炼铁工匠五十二人、学徒四十五人、铁匠四十一人、学徒六十三人。

购买这批物资加上先行发给工匠们的安家银子,唐家庄的缴获耗费大半,这还是李福托了官府的关系,否则有钱都办不到——生铁和黄铜、硝石和硫磺都是官府禁止私下买卖的。

有了这些物资和匠人,钢铁厂和兵工厂的架子可以搭起来了。现在银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赚的多花的更多,刘烨计算着几大工厂所需资金,必须在收支失去平衡前想办法增加新的盈利点,改变目前支出大于收入的局面——船厂就算建设好,也不可能马上就建立海上贸易线,面临的困难和对手还有很多。

梁小明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钢铁厂的建设。至于兵工厂,得在钢铁厂投产之后才能正式运营了。

造船厂、码头、钢铁厂三大项目同时上马,刘烨现在像个陀螺一样转了起来。

根据刘烨当初的计划,首先进行的是低碳钢的项目、在炼出合格的低碳钢之后,启动兵工厂的燧发枪生产线,至于铸造大炮所需的灰口铸铁,则纳入钢铁厂二期规划,如果需要小口径火炮,就用退火处理工艺先对付。

今年七月,百仞滩钢铁厂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完成,一座接近于建国时期的高炉、一座类似于近代平炉的炼钢炉和一座大型焖烧炉在文澜河边矗立起来了。

考虑到利用水力,梁小明选择了一个靠近百仞滩——这在后世是临高本地著名的景点——的地方,这也是钢铁厂名字的由来。第一期工程的高炉,是为了将来炼化铁矿石得到生铁而准备的,目前直接以买来的生铁用炼钢炉炼熟铁,也就是低碳钢,而焖烧炉是为了将来退火处理铸造小炮准备的。

因为没有焦炭,炼钢炉采用的是普德林法——中世纪大规模生产熟铁的冶炼方法,和中国古代的炒钢法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又称搅炼法。

普德林炉的构造和炼钢平炉相近,只是没有下部的蓄热室。燃料燃烧后形成的长火焰送入炉内,靠炉顶的反射作用加热生铁,由于火焰中的过剩氧和炉底中大量的氧使生铁中的碳和磷经氧化去除。

但用木炭做燃料的炉温不够,金属无法融化成液体,呈半凝固状态,要靠人力用钢棒搅拌才能使冶炼继续进行,通过搅拌,使全炉的溶液都能接触空气,从而使脱碳更加彻底,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

普德林法是现代炼钢法出现之前的主要生产方法,曾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


状态提示:第22章 水泥和钢铁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