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折枝花满衣>560、国计民生
就再次进入了工作角色。

笑笑这一次才算见识到了真正的工作狂。

“设立银行的确是大事,需要提前做出周密的计划,民女觉得,这些大大小小的元龙银行总得有一个专管部门才行,我们暂且称之为总银行,总银行需要对全国的货币,甚至全国的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笑笑大胆地提出了中央银行的概念。

银行需要统一的管理,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或是美国的美联储,这一部门的存在,犹如全国金融业的定海神针。

皇上不动声色地思考了许久:“掌握了全国的货币,的确能够调节全国的经济平衡,如此一来,朕日后只要面对总银行说事就足够了。”

说实话,笑笑也没有认真研究过这些银行知识,实在算不上专业人士,如今只能把自己前世看到的听到的积累起来:“其实不仅仅是本国的银钱,也包括外汇,陛下的第一桶金不就是通过海运赚得了海外的真金白银么,这些钱也应该算在银行里。”

皇上也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能挖掘得如此之深:“这么算下来,银行要管理的不仅仅是百姓的现银,还包括了海外过来的银子,又包括国库券这类债券,甚至还包括区别于普通银子的黄金。”

笑笑闻言,不觉感慨:“还是陛下想的周全!”

“如此一来,仅仅成立某一种银行是远远不够的,总银行下面的银行最好能够分门别类,就像你方才提到的外汇,应该有专门的银行来管理,甚至还要将外国人的银子进行识别和兑换。”皇上不愧是一国之君,很快就能举一反三想到很多层面。

笑笑也跟着道:“除了外汇银行之外,我们也要根据地理位置和各行各业的区别考虑银行的设立,比如专门针对村子里的农民设立的银行,这样的银行就不仅仅是对银子进行调控,还包括农民手里可以替代银钱的粮食,掌握这些钱粮之间的兑换不仅可以保持货币稳定,也可以防止通货膨胀。”

明确钱粮数目,防止通货膨胀——一个小小的银行,居然以一敌十,解决了朝廷几十年来的遗留问题。

皇上许久没有如此畅快了。

两人就银行的问题谈了许多,不知不觉就又过去了一个多时辰,把主思路基本理清了之后,皇上才问一问大殿里负责记录的官员:“都记清了?”

官员的手腕子都快写断了:“回陛下,都记下来了。”

“再换个人来记。”

“多谢陛下体恤。”

皇上又问笑笑:“方才说到哪里了?”

“允许其他私人钱庄与银行并存,只要加强监管力度,便能实现百花齐放的效果。”笑笑答道。

“嗯,总银行管不了这么多,这些详细制度的调控管理,应该再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管部门,暂且称之为……”

银监会?

“御币寺,如何?”

“陛下圣明。”

“好,银行的事情暂且告一段落,”皇上喝了口茶润嗓子,“你方才提到的惠民政策,可有什么新的想法?”

这就开始漫谈国事了?自己的正事还没说呢。

笑笑想了想道:“国家有了自己的产业才能更加富强,当国库里的钱填满了之后,就可以将这些钱想办法用之于民、还之于民。其实,国家展本国的产业本身就是一件惠民之策。”

提到所谓的产业,皇上有些微微的惭愧,如今皇宫的确有这些织造局和造办处之类的地方,但这里生产的东西都是为皇宫自己所用的,并没有想过用这些东西来创造财富用于惠民:“愿闻其详。”

“举个例子来说,之前罪商唐家负责的饰造办就可以算作国家的产业,皇商仅仅占据一部分股份;

“再比如,朝廷可以把邸报做大做强,而非像当下这样,仅仅个重要通知那么简单,如果将邸报做得内容丰富,不仅能代表国家的形象,报纸本身也可以作为陛下的喉舌,一些重大的事情,陛下是可以通过报纸来声的;

“当然,还有一些必须要由国家掌控的大产业,比如矿藏开采,比如冶炼业,比如军工业。这些产业的扬光大,不仅仅能富国强民,带来利益财富,仅仅在这些产业的开展过程中,就能够解决很多老百姓的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皇上抓住了一个敏感字眼。

“是的,其实为国家朝廷所雇佣的那些人,并不全都是吃官饭的,也有很多人可以为国家的企业做事——比如军工业,国家就可以开设专门的军工厂被服厂之类,然后招聘一些工人前来做事,通过合同来决定工作年限。那些做帐篷做被褥做衣裳鞋袜的活计,甚至可以招聘女工来做,这就为很多家庭解决了生计问题。”

笑笑抬头看了看皇上,见对方并未因此产生反感,便鼓足勇气继续说道:“如果这些国家产业和银行挂钩,就可以将这些工人的钱,以银行存款的形式体现出来——比如给每个工人一张银行存款的折子,每个月的工钱都写在折子上,如果想用现银的话,就直接拿折子去银行兑换,这么一来,既省了事,又给银行带来了许多客户。”

皇上的声音里有几分赞许:“如此一来,也减少了国家白银的支出。”

的确是这样,银行的设立,让很多百姓把家里的现银都存进了银行,只有需要货币流通的时候才会用到银子,大部分的银子就此存入了国库——古代不比现代,所用的货币乃是真金白银


状态提示:560、国计民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