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盛唐风华路>第693章 太子摄政

“老臣,老臣本是牢囚待死之人,陛下厚恩臣方能有一番作为,臣,臣必定为大唐肝脑涂地!”魏征这样的铁汉子此刻也红着眼跪在地上砰砰的磕头立誓。

“眼下朕已经是油尽灯枯,便是想主持朝政也无能为力,好在太子长大了,又有你们一班老臣相护,便由太子摄政吧!诸位臣工从旁协助。一来朕可以静心养病,二来就当让太子提前熟悉下如何统理朝政。”

李世民也舍不得将权利交出去,可是他知道自己如今便是坐在龙椅上也没那个精力去处理政务,最重要的是,他怕自己被一些令人愤怒的奏折刺激到。

要是那样的话,他可能等不到昆仑的长生不老药,那样岂不是亏大了?

“如今文武百官咸至太极殿,臣请陛下移驾太极殿颁发圣旨,以安臣民之心。”

魏征恭敬的说着,至于长孙无忌早就泣不成声了。

“也好,摆驾太极殿!”

李世民点点头的说着,之前说让太子摄政,只需要和几个重臣说一说,再颁发圣旨就可以了。

可眼下不一样,他若是不出现群臣恐怕会猜疑太子是不是幽禁了皇帝,这样的话必然会引起骚乱,说不定会有藩王借着勤王的名头造反。

太极殿上立满了大臣,李承乾站在最前头用漠然的眼神看着殿上惴惴不安的大臣。

曾经许多他尊敬的大臣,一夜间变得面目可憎,连多说一句话都觉得丢人。

“朝中发生这般谋逆,为何仍不见陛下临朝?莫非昨夜真的出了什么事,难道谋逆是假,勤王是真?”

有人告诉的叫着,李治失败就失败了,但他们若是能占据道德高地,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孤昨夜连发数道信号,而后更是敲响景阳种,为何昨夜无人来援?河间郡王也在京中,为何对一切视而不见?”

李承乾对周围的议论之声视若无睹,而是冷着声质问李孝恭。旁人也就罢了,可你李孝恭是皇亲贵胄中,爵位最高,权利最大的人,若是连他都忤逆犯上,那叫皇室如何面对?

“老臣昨夜不适,因在梦中被陇右亲族逼问,同为宗亲为何老臣位极人臣,而他们要魂归九泉,为何姻亲尚可封公逍遥天下,而身为宗亲的他们却要死于刀戈之下。

老臣被质问的哑口无言,在噩梦中挣扎不醒,直到天色放亮以后,老臣这才悠悠醒来,耽误了大事,老臣请告老还乡。”

李孝恭不喜不悲的说着,李承乾顿时就说不出话来了。这那是李孝恭哑口无言,这是他李承乾哑口无言。

你们大肆杀戮宗亲的时候,怎么不念着同宗同脉?如今家里乱起来了,方才想着要找亲戚,这亲戚也得搭理你们才行啊!

“王叔既然这么说,那孤便准许你告老还乡,也好颐养天年!”

李承乾冷笑的说着,留着他掌控兵权,李承乾还怕他跟李治搅和到一块了。

“太子殿下怎可如此,王爷乃是国之庭柱,怎么可以说归养就归养,难道宫中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不忍之事,所以太子才记着收拢兵权?”

有大臣跳出来为李孝恭摇旗呐喊,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说着,言语之中已经将李承乾当成杀父杀君的奸逆小人了。

李承乾和一干拥护他的大臣气的脸色发青,这些人简直是在往李承乾身上泼脏水。

“你们胡说八道,太子本就是储君,陛下病重招太子回京摄政,此事诸多大臣都在场听到的。尤侍郎,当时你也在场,为何此刻却信口胡说?”

有拥护李承乾的大臣站出来质问,对方却满不在乎的说道:“大宝之位何等珍贵,谁能说太子就不想早日克承大统?本官也不过是为大唐心忧罢了。”

“既然是心忧,为何昨夜你在府上高坐垂堂,而且逆贼居然过你府们而不入,本官看你与逆贼早有勾结。”

尤侍郎的话刚落就迎来了更为严厉的斥责,直指他的不臣之心。

“本官向来清廉,在长安颇有一些好名声,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才没人对鄙府下手吧!”

“他们不对你出手,你就不对他们出手?这些逆贼霍乱长安,你就这么坐视不理?”

这尤侍郎的名声确实是好,可坐视不理就是原罪,抓着这一点就足够让他说不出话了。

“够了!我等此刻说的是出了这等大事,应该请陛下出来主持大局,应该确实陛下是否安全,而不是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

这时候有大臣站出来搅局,不但偷换概念还将矛头直指李承乾。

“父皇在养病,此前便已经下旨由孤摄政。”李承乾说着看了大臣们一眼,才不疾不徐的说道:“孤说这些不是要跟你们说明父皇为何不到太极殿来。而是要告诉你们,孤既然监国摄影,那这大唐便是孤做主。”

“李君羡何在?”

李承乾大喝一声,突如其来的爆喝声令群臣大吃一惊。

“末将在此!”

只见李君羡大步冲殿外走进来,腰间佩刀身披盔甲好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命你依照名册拿人,交由杜楚客审问。”

“末将领命!”李君羡急忙领命,对着身后挥挥手说道:“统统拿下。”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殿外涌进来大批士兵拿着图纸按头像拿人。

“房玄龄何在?”

就在群臣挣扎反抗的时候,李承乾突然又是一声大喝。所有人都停止了动作,静静的看着房玄龄,想知道他会怎么做。


状态提示:第693章 太子摄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