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明鹿鼎记>0899全方位比拼
要很多年,很难培训出来,所以觉得骑兵团珍贵。

韦总裁并不是这么看的。

当然,作为宝军最为机动性高的力量,韦总裁也不会丝毫不重视骑兵,但也仅仅只是比步兵看的更重一点而已。

如果是一个骑兵团和一个炮兵连,两者只能保留一个,韦宝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保留炮兵连。

大明边军被建奴完虐,完全是政治和经济因素,绝对不是技术上的缺陷。

明军的技术水平当时别说对付建奴,就是放眼全世界,也一定是数一数二的。

就算是“很垃圾”的火绳枪,实际上也比弓箭强。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面说:鸟铳远射极准,临阵第一依赖。操练不精临阵乱放的,斩。不听号令单独先放的,斩。

射程有百步,约160米,但应该在50步内齐射。

其实弓箭实战也就这个射程,再远既无伤害也无准头,鸟铳骑马也可以用。

宝军骑兵团现在的制式武器是手榴弹,左轮手枪,还有马刀,其实并不比戚继光时代的骑兵强大多少,但是单兵作战,压制建奴毫无问题。

弓矢远不如火器,命中不如鸟铳,而敌以坚甲当之,每每射不能入,亦明知而不肯变其习者,缘上司抄阅偏于此耳。火器不精,不如无,今知以火器当敌而不知精,亦无埒也。

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夫何各军兵不思倚赖之重,其在操内并临阵,人众齐发,烟火障蔽,非一目可视。一手可措,俱不平执铳身,贴腮面对照星放打,却垂手抵执,与快枪一同,此则何贵于鸟铳。

况名为鸟铳,谓其能击飞鸟,以其着准多中也。

如此打去,势不由人,不知所向,安得中贼,况求之可中乌乎?

查得各队长只管四铳,又分两层,每层二铳,举目可见,稍有差谬,举手可指,相应责成。以后凡放鸟铳、快铳,队总即随铳手监看,若仍前垂手放鸟铳,不贴腮面对照者,及鸟、快等铳,或不点放,或火门火线,朝天放,向地放者,许队长平时或摘牌,或取药筒,或取帽,务获随军轻便什物一件为证,随操毕送处。如遇真操临阵,或割耳或割须发,即送本营,斩首示众。该队长免其连坐。如互相容隐,阅操查出,定将队长一体连坐。临阵,队长与军同斩。

诸器之中,鸟铳第一,火箭次之。南方则大炮、火箭、鸟铳,皆为利器。

夫刀铳者,鸟枪长刀也,鸟铳远射极准,长刀近用先及,枪棒者,枪亦铳,北方呼为快枪。痼不可变,今加长柄,远则用火药、铅子举放,近则以柄代棒击之。

火发而铳不动者,为其一手把于铳前,手在火药之前,铳不动则发必中。铳腹长则子去必直,后手不点火,而以指发机,则手常执铳而临发稳正,此鸟铳之所以为利器也;此鸟铳之所以较中,虽弓矢弗如也;此鸟铳之所以洞重铠而无坚可御也。马上步下,惟鸟铳为利器。

及临敌之际用之,则如在场叮咛,听中军何令,方才打放。先者有诛,凡力可及百步者,只用于五十步之外,势险节短,无有不中者矣。

夫今强敌之技,远惟弓矢,近惟腰刀,别有铁钩枪,乃乘吾阵乱而用之者。弓矢射不能及远,近可五十步,使我兵敢于趋前拥斗,敌矢不过三发,则短兵相接,弓矢无用矣,此无足畏也。

所以,明军再弱,技术层面也是压制建奴的。

在机枪铁丝网出现之前短兵相接依然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两项科级都需要很高的工业水平,一战开始后,各国都迅速打光了弹药储备。

在这种环境下想脱离工业谈战术是不现实的自己有什么样的工业能力就去设计什么样的战场,然后迫使敌人在这个对我方有利的战场上作战,这是制定战略的基本原则

在韦总裁看来,只要阵型合理,优秀的后勤,优秀的阵地,就算不是热武器,就已经能让古代军队变得弱势,步兵对骑兵也不会有太大劣势。

就像现在这样,宝军三万多步军,对付五万多建奴和蒙古人组成的混合铁骑,居然是宝军偏向攻势多一点,建奴和蒙古人铁骑出兵谨慎,偏向防御多一点。

当然,也不能完全看纸面文章,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建奴屡次在宝军手上吃亏了,虽然韦总裁已经承诺,不会用枪炮支援明军边军,并且不会从宝军直接调军队充实到大明边军当中。

可努尔哈赤和建奴上下,蒙古人上下,又岂能轻易相信韦宝这个狡猾的汉人?

所以,宝军虽然只有三万多纸面军队,但是在努尔哈赤眼里,还得随时防备忽然冒出来的,有可能的十几万宝军,甚至这些宝军会人手厉害的长枪,背后跟着火力凶猛的大炮。

这就是典型的威慑力,仿佛一把巨剑悬在头顶,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落下。

当然,如果不是骑兵有着自己的天然优势,努尔哈赤和蒙古人也不会有继续和宝军耗下去的勇气。

在正常的历史中,就算是到了二战时期,骑兵依然很重要,这就说明问题了。

二战时期的热武器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了、

依然难以掩盖骑兵的威力。

当然,对付骑兵的方法也很多。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一直占据相当大的优势,够快,能打,易逃跑。

所以骑兵一直是比较强势的存在,从匈奴、突厥,再到蒙古骑兵,再到建奴,甚至能横扫世界。

无数


状态提示:0899全方位比拼--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