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海风云>294 好消息

崇祯二十五年开春之际,大元岛基隆县中,迎来了一个大好消息。

“不容易啊,这京师在吴杰他们战斗三个多月之后,终于落到了咱们手中。”

洪承畴作为留守参机处处长,此时心情颇为复杂。

好歹他也是在大明为官多年,更是饱受皇恩,虽然之前已经对皇室失望,可是真当看到洪堂军队拿下了大明京师之时,他还是会为大明感到几分伤心,其中滋味也是旁人不能体会的。

“这大明朝也还是没有完全失去民心嘛,一个京师就阻拦住我洪堂脚步数月之久,真要攻略中原,所需时间还是无法估量啊!”

李天养颇为感慨,她对洪堂军队的实力充满了信心,但是现在京师一战看来,他们都军队也不是真的所向披靡啊。

“京师毕竟是大明重地,虽然如今大明皇室迁都南下,可是据守京师的文臣武将,无一不是大明朝廷当中的精英。”

“加上京师历经多朝经营,其中工事完善坚固,我洪堂军队能以损失三万人都代价,拿下京师,已经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虽然心情复杂,可是当听到李天养有些意味深长的语气时,洪承畴还是忍不住为前线奋战的洪堂将士们赞许两句。

“一个京师就损失了将近三万人手,我怕咱们再经历几场硬仗,这辽东军区的军队就被打垮了!”

李天养摇了摇头,有些悲观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虽然咱们损失不小,但是同样的,咱们缴获俘虏的大明军民数量同样不少啊!”

洪承畴为李天养指点迷津说道:“天津卫一战,除去当地生活的百姓以外,咱们就俘获了近两万明朝军队。”

“而京师拿下之后,咱们俘获的、主动投降的明朝军队数量,也是超过了三万之数。”

“这些俘获的士兵,稍加整合训练之后,便能补充道咱们的军队当中去,虽然不免会削弱咱们军队的实力,不过以数量换取质量,未必就不能发挥出巨大作用来。”

洪承畴侃侃而谈,抛去对大明的忠心不谈,他此番言辞却也是极为中肯,更是如今洪门想要立足北方大陆,并窥视中原的重要手段。

只是,习惯了精兵制度的李天养,其实并看不起明朝军队当中那些军户的,也不希望这些家伙混入到洪堂军队之中来,反而会让作风优良的洪堂军队,因此染上不少恶习。

不过,李天养此时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虽不甘心,可在百般思索之后也只能听从洪承畴的建议:“其他的不管,军纪方面,你得发文給吴杰,让他加紧加重处置这群降兵,不能让他们坏了咱们洪堂军队的制度!”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李天养叮嘱完这一切之后,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被孚的那几个明朝官员,吴杰他们准备怎么使用?”

“除了大明兵部左侍郎堵胤锡和京师手背指挥使此两人依旧坚持效忠大明之外,其余的几个明朝武将都已经对咱们的劝说,有了几分想法,再加把力便能够为我所用。”

吴杰所送情报,事无巨细,倒是将他们所面对的一切都给汇报了上来。

对于这些能够坚守京师三四个月之久的大明武将,李天养倒也不像看待大明军户那般轻视,而是多了几分敬佩,但是在敬佩之余,他更加重视这些人的指挥才干。

“还是让吴杰他们,将这些大明高层将领和文官都给送回大元岛来,重新深造一番最好。”

李天养想了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是这样做的话,会不会对咱们收拾整合降兵,有一定影响啊?”

洪承畴却是有些不以为然,古代军事体系其实并不完善,对于中高层降将一般只要愿意为己所用,便会给予他们归降之时相当的地位,便是有所贬斥,也不会太过。

但是洪门却是不同,早在洪堂军队尚未出动,踏足华夏大陆之时,他们就已经未雨绸缪,洪门一手建立起来的笨港学堂,到如今陆陆续续培养了各类优秀毕业生,超过十万人次。

而在民间,通过夜校、军校、自学等方式获得知识的人才,更是数不胜数,洪门每两三年举办一次的公务员考试,每次都有数万名的报名者,这些都是洪门累积在民间的人才。

故而,像大顺、大西这种农民起义军,每每攻占一块地盘,还需要忧愁没有管理人才之时,洪堂只需要通过一次公考,便能招收到有着专业能力、又螚吃苦耐劳的大好人才。

一如之前在辽东战区,洪门两三年时间便已经搭建起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班子,而其中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洪门公考之人才,当地的有识之士只占极少数而已。

故而,洪门政府从来不会担心当地民政人才的缺乏,倒也不像其他历史改朝换代时,多仰仗招降之人才,至少现在为之洪门并不担心。

“没什么不可以的,至少咱们认命的当地政府官员,必须更正一下他们对于民间百姓的观点,如此我们用起来才会放心。”

李天养一言断决京师一战中所俘获的数十名本地官员武将命运,洪承畴有心想要再说两句,但是看看李天养的神色,他便放弃了。

不过很快洪承畴也自己想通了道理,洪门对于中低基层政府机构的职权要求,确实跟历朝历代有着太多区别,这也是他洪承畴很是佩服李天养的一点。

大明官府的职能,更多是在维护当地稳定,以及重大灾害的应对上,平


状态提示:294 好消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